早期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照顾者压力分析与护理干预

2015-12-21 07:35何锡珍刘欣彤丁福吕洋朱跃平龚淼钟静知刘墩秀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家属护士病人

何锡珍 刘欣彤 丁福 吕洋 朱跃平 龚淼 钟静知 刘墩秀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

痴呆是因脑功能障碍产生的全面性、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综合征[1]。除了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外,还伴有异常行为精神症状。照顾痴呆患者引发的家庭和社会负担成为老龄化社会的新问题。常年的照顾压力,使照顾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2]。而早期老年痴呆病人,记忆力进行性下降,性格行为发生改变,生活全部自理,否认痴呆,忘事、走失、情绪失控等安全隐患多。住院期间,照顾该类老年病人的照顾者因身份不同,存在的压力不同。为了减轻不同照顾者的压力,促进照顾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照护质量,笔者运用 “Zarit照顾者负担量表”,对不同身份早期老年痴呆住院病人的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以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符合CCMD-3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诊断标准的早期老年痴呆住院病人的不同身份照顾者100例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1)愿意配合该调查,并能理解该调查表内容者。(2)年龄低于60岁。(3)没有躯体疾病和饮酒嗜好者。(4)照顾住院病人2周以上;其中,男性15例,占15.0%;女性85例,占85.0%。病人家属40例,占40.0%,职业陪护60例,占60.0%;家属年龄段42~75岁,职业陪护年龄段39~60岁。文化程度:小学48例,占48.0%(其中家属15例);初中36例,占36.0%(其中家属15例);高中12例,占12.0%(全是家属);大专及以上4例,占4.0%(全是家属)。

1.2 调查用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地、与患者关系及感情,患者住院费用支付方式、家庭经济状况、对照顾病人的角色理解、对照顾知识的需求等。

1.2.2 量表 运用 “Zarit护理负担量表”,对早期老年痴呆住院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本量表共有22个条目,每道题分值0~4分,总分为21~40分,表示无负担或轻度负担;41~60分,表示有中到重度负担;>60分,表示极重度负担。

1.3 调查方法 通过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运用“Zarit护理负担量表”和自制照顾者知识能力量表进行调查。

1.3.1 护士直接与照顾者交谈 对识字能力较差的人群,护士充分讲解问卷内容及要求、调查的目的,照顾者完全理解后再作答,护士代笔填写。

1.3.2 照顾者自行填写问卷 对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视力较好、理解能力较强者,护士充分讲解调查的目的及要求,照顾者理解调查内容后,由照顾者自行填答问卷。

1.4 统计学方法 将问卷内容答案录入Excel表,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照顾者面临的压力差异采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照顾者面临的压力差异调查 采用百分率统计方法,将不同身份照顾者面临的压力结果录入表格。见表1。

表1 照顾者面临的压力差异调查

表1示: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因身份角色不同,面临的压力程度不同。

2.2 照顾者有关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护理知识需求调查结果 采用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的统计方法,照顾者有关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护理知识需求调查结果。见表2。

表2 照顾者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护理知识能力调查结果 例(%)

表2示,家属和职业陪护对早期老年痴呆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和侧重点需求不同。

3 讨论

3.1 照顾者压力分析

3.1.1 表1调查结果示,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照顾者均面临着身心方面的压力,但因身份角色不同,面临的压力强度有所不同。家属照顾者面临的身心压力(77.5%)大于职业陪护者(66.7%)。

3.1.2 压力原因分析

3.1.2.1 家属照顾者,尤其是子女照顾者,压力主要在于担心老人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担心病情变化和意外,自己的小家庭没法照顾,自己的经济来源不足,其他家属的不理解和不支持;尤其是有兄弟姐妹的照顾者,因工作或个人原因不愿到医院照顾老人,陪伴老人的子女认为没人替代自己,无法得到休息,无法处理自己的婚姻家庭而难以接受。

3.1.2.2 职业陪护认为照顾早期老年痴呆老人,风险更高,担心安全意外发生,自己无法得到休息,稍不注意,痴呆老人就有可能走失或自伤,责任重大。如果家属不理解,自己的心情更不愉快;女性的陪伴压力还来自于家人对自己的期望高,没法尽到妻子的责任等。

3.2 照顾者早期老年痴呆疾病相关知识和照顾能力原因分析

3.2.1 家属和职业陪护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护理来自生活经验和本能,都认为环境安全很重要,如何确保病人安全,均需要医护人员给予补充安全相关知识(90.0%~95.0%)。

3.2.2 家属照顾者和职业陪护照顾者在护理早期老年痴呆老人方面的知识理解和需求不同。

3.2.2.1 发现安全隐患方面有区别 75.5%的家属能发现安全隐患,如刀具摆放、用物位置、行动快慢与协调等;63.3%的照顾者能发现明显的安全隐患,如病人主动要刀具或不爱说话,有过走失后才会引起警惕,且在主动防范走失方面没有家属照顾者用心。

3.2.2.2 进行情绪稳定和沟通交流娱乐方面,家属照顾者均比职业陪护所占比例高,这与责任感有关。职业陪护的目的是挣钱,文化程度不高,对早期老年痴呆老人的心理需求不能评估,不懂沟通技巧。能做心理护理的家属占65.5%,职业陪护占32.7%,这与照顾者和病人之间的相应关系有关。

3.2.2.3 在知识需求方面不同 家属照顾者对照顾知识和疾病理论知识有着同样高的需求,家属认为不仅要照顾好老人,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照顾好老人;职业陪护认为医护人员能教会自己照顾技巧、安全照顾病人更重要,疾病理论知识不是自己应该掌握的内容,这与文化层次和意识观念有关。

3.3 护士对照顾者的干预

3.3.1 对职业陪护的护理干预 护士应评估职业照顾者每日工作量,进行护理协助;教会日常生活照顾技巧,学会省力;指导安全照护,讲解安全照护的重要性,教会安全照护技巧;关心职业陪护身心健康,指导照顾病人过程中如何做好自身健康的维护,并强调职业道德,用心照顾早期老年痴呆病人,要学会和家属沟通,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支持。

3.3.2 对子女照顾者的护理干预 对子女照顾者,护士应加强照顾技巧指导,讲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如何配合护士科学照顾病人,安全照顾老人,并教会安全照顾的技巧和发现安全隐患的能力,正确面对疾病的发展变化,同时加强和其他家属与照顾者小家庭沟通,建议轮换照顾和给予照顾者各方面的支持,减轻压力,保持身体健康。

3.4 评估早期老年痴呆照顾者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早期老年痴呆病人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自理能力逐渐下降,有走失和自伤风险,所以对早期老年痴呆照顾者的责任意识评估很重要,尤其是职业陪护。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陪护投入到照顾老人的工作中,随时进行责任心检查和照顾质量检查及指导,提高陪护安全照护的能力,提高老人的生存质量。

3.4.1 对有自理能力的早期痴呆病人,照顾者应尽量维护老人自尊,维持老人自我照顾能力,起到适当提醒和观察老人自护能力和自护质量,及时和医护人员沟通,调整护理计划。

3.4.2 对可能出现走失或自伤等安全风险的早期痴呆老人,要有意识去关注,并收藏好危险生活用具如:水果刀、牙签、叉子等,防范老人自伤;给老人戴上安全身份识别的腕带或吊带卡片,以防走失时能及时得到帮助。

3.5 护士加强对照顾者的技巧培训和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的重要性 AD病人照顾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照顾者专科护理知识更丰富,临床技能更娴熟,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2]。早期老年痴呆病人,自理能力、认知功能逐渐下降,性格发生改变,走失和自伤风险增加,照顾此类病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照顾技巧,让自己健康、安全、科学照护好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对提高早期老年痴呆老人的生存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6 区别指导效果更好 家属照顾者和职业陪护照顾者的护理指导工作应区别对待,更体现个性化,效果更好。

3.6.1 在家属看来,医务人员有较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学术权威性[3]。针对家属照顾者,护士多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让家属理解早期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预防及安全照护等,使早期老年痴呆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但家有痴呆老人,亲属身心憔悴。因此,我们特别要关注亲属的心理健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心理卫生干预,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卫生知识宣传,心理疏导,提高应对技巧及精神疾病知识水平,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4]。让家属既知晓如何配合照顾,同时也提高自身健康维护的能力。

3.6.2 职业陪护,护士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让陪护投入到照顾老人工作中,随时进行责任心检查和照顾质量检查及指导,提高陪护安全照护能力,提高老人生存质量。

3.7 护士真诚关心、指导,事半功倍 老年痴呆是一种慢性疾病,治疗时间长,治愈难度大,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护理占据了重要位置[5]。照顾早期老年痴呆老人,护士专业指导,真诚关心,协助照顾者进行早期老年痴呆病人日常起居及健康、安全照护,护理上相互协同,共同促进老年病人及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照护质量,提高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生存质量。

4 小结

住院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属及其照顾者面临着不同的压力。本研究对提高早期老年痴呆病人生存质量和提高照顾者照护质量能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是本研究只针对照顾者进行了身心压力调查和简单照护早期老年痴呆病人需要了解的知识调查,在早期老年痴呆病人和其照顾者的具体健康教育方式、内容及延伸护理的具体操作方法方面都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1]盛树立.老年性痴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3-9.

[2]凌彩萍.老年性痴呆患者陪护人员知识和技能培训探讨[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3):235-238.

[3]张月华,卢少萍,符霞,等.老年痴呆病人家属健康教育需求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3,18(7):542-543.

[4]赵徐萍,季莉,蒋幸衍,等.住院老年痴呆患者亲属应对方式、心理状况及健康教育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7,13(4):326-328.

[5]丁箐,范文云.记忆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08,7(11):807.

猜你喜欢
家属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