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系数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评估应用研究

2015-12-21 07:35王晓娟芦鸿雁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工作量科室基础

王晓娟 芦鸿雁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理部,宁夏 银川750004)

医院以科室收支结余发放奖金的分配方式,因各科室护理工作量多少不同,导致护士劳动强度与奖金不成比例,有时出现危重病人多、护理风险大的科室的护士奖金反而低的现象,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不稳定。如何使奖金分配向脏、累、苦的科室和岗位倾斜,科学统计护理工作量,并对病区进行分类分级,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对74项基础护理技术的分析,引入“负荷权重法”进行“量”的测量,从操作强度、风险等方面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客观准确地反映科室的真实工作量,为奖金分配、人力资源配置、技能操作考核等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确定评价的基础护理操作项目 在参考《宁夏回族自治区医疗服务价格手册》、医院HIS系统护理项目基础上,对临床护理骨干进行半结构访谈,确定74项基础护理操作项目。

1.2 方法

1.2.1 设计调查问卷 参考马晶晶等[1]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表”设计调查问卷,其Cronbach’sα系数为0.773 9~0.860 1,评分者信度系数为0.874 5。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护理骨干所在的科室、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学历、调查说明、评价体系说明、74项基础护理操作项目一览表;第二部分包括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操作技能复杂程度(2个二级指标,操作步骤的复杂程度和易学程度),操作者的要求(2个二级指标,操作者的知识要素、决策能力),操作条件(3个二级指标,操作器具使用复杂程度、患者病理生理状况的影响程度、患者配合要求),操作强度(2个二级指标,操作时间、操作者体力消耗),操作风险(2个二级指标,患者风险、操作者风险)。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各项指标赋值,5分表示“高”,4分表示“较高”,3分表示“一般”,2分表示“较低”,1分表示“低”。根据被调查者的经验在操作技术的各项指标对应等级上打“√”。

1.2.2 加权线性和法 应用加权线性和法计算各项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计算公式为:X=∑ni=1WiXi(X为被评价事物得到的综合评价值,Wi为各评价指标的权数,Xi为单个指标的评价值,n为评价指标个数)[1]。为方便临床应用及与其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本研究将得出的难度评分值进行处理。假设所有护理骨干对某项护理操作技术全部评价因素的等级评价均为“一般”,即取“3分”,则认为该项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系数β标=1。依此计算,74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系数为β=X/3。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回收情况 共发放问卷99份,回收99份,回收率100%,均为有效问卷。

2.2 调查人员基本情况 99名调查者为某三甲医院各科室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正、副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见表1。

表1 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 (n=99)

2.3 74项基础护理技术难度系数 难度系数的分值经Shapiro-Wilk检验,P=0.250,服从正态分布。见表2。

表2 74项基础护理技术难度系数表

3 讨论

3.1 确立基础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的意义 护士岗位管理是深化医院收入分配与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基础。护理工作量的科学统计是岗位管理中病区分类分级的前提,测量过程是一个繁琐而复杂的过程,且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简单的计数统计方法已不适用于精细化的病房分类管理。本研究在马晶晶等[1]人制订的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充分考虑各项护理技术中对操作者的知识、决策、体力各方面的要求、患者因素、操作风险等各维度要素,进行基础护理操作的横向、纵向比较,评定出74项基础护理操作的难度系数,体现了难度系数测算的公平、全面量化原则。我院以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调取的各科室操作项目数量为基础,引入负荷权重的概念,用操作项目数量乘以每项技术的难度系数,综合基础与专科的工作量,建立病区分类评价体系,使病区的分类分级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可比性。为开展护士岗位管理、制订绩效分配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科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士考核等提供了依据[2]。

3.2 研究方法的选择及研究结果 加权线性和法因其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3]。本研究选择了加权线性和法计算74项基础护理操作的难度系数,将11项二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与其对应的指标评价值相乘,再求和,从5个一级指标的不同方面得到护理操作技术的一个整体性评价。

本研究74项基础护理操作中的静脉采血、心电监测、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等的难度系数与杨丽娜[4]等人进行的50项常见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基本一致,差别为0.1~0.2。因为2项研究采用同样研究方法,说明不同地区三甲医院护理专家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评价趋于一致。本研究中心内注射、静脉输血、静脉留置针穿刺等项目的原始系数均比刘莉燕等[5]研究中的项目高0.39~0.89,分析原因为:刘莉燕的174项临床护理技术难度系数研究中,专家将基础操作与专科操作比较时,基础操作的难度系数相对偏低。而本研究将基础和专科操作分开评定,护理骨干在基础操作内部评价上述几项操作时,普遍认为其难度与风险较高。

4 小结

当前我国各医院正在大力推行护士岗位管理,统计护理工作量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内容。本研究通过加权线性和法计算74项基础护理操作难度系数,并与操作频次相乘,来计算科室基础护理工作量。此方法避免了计数法中由于护理操作负荷强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公平性与不合理性以及计时法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为岗位管理中病区分类分级时计算护理工作量提供了客观、简便的评价方法,值得推广借鉴。

[1]马晶晶,宋锦平,冯先琼.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7):625-628.

[2]蒋蓉,温贤秀,谢彩霞.临床护理岗位管理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19-422.

[3]马晶晶,宋锦平,冯先琼.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测检验[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3B):1-4.

[4]杨丽娜,宋锦平,向代群,等.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评价及应用探索[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06-307.

[5]刘莉燕,吴晓娟,杜巧,等.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30-33.

猜你喜欢
工作量科室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整式”基础巩固
爱紧张的猫大夫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一个兼顾教学科研的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模型及其应用
思科发布云计算市场发展报告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网上互动教学工作量管理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