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2015-12-22 01:55郜亮亮刘玉满潘春玲
猪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总成本养猪场规模化

郜亮亮,刘玉满, 潘春玲

(1.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29;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3.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866)

中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

郜亮亮1,2,刘玉满2*, 潘春玲3

(1.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 100029;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3.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沈阳 110866)

利用统计数据对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做了详细分析。发现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取得了较快发展;进一步发现,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每头猪的生产总成本、头均利润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优势,但在某些方面也伴随着规模不经济。所以,政府应避免依据养殖规模大小进行直接补贴,应让市场决定养殖主体的类别和养殖规模,以使生猪产业走上一条适度规模、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规模不经济;适度规模

0 引言

生猪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理论和各国发展经验看,农业现代化是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转变的过程。那么生猪产业是否也遵循同样的发展规律,当前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如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回答这些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学界对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一般利用宏观统计或微观调研数据对规模化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然后定量分析规模化养殖的影响,最后再定量考察规模化养殖发展的决定因素。例如,有些学者[1][2]利用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2009年前规模化养殖发展情况及变化趋势,有些学者[3]利用养殖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对四川省三台县的2009-2011年间的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建立计量模型探讨了规模化养殖的效率和决定因素。沈银书(2012)[2]对我国2000-2010年间不同养殖规模的成本收益、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详细分析。乔颖丽、吉晓光(2012)[4]对我国1991-2009年间规模养殖户与散养户之间的生产成本和利润进行比较分析。而有些研究[5]认为养殖规模越大,越有利于保障生猪生产的稳定性和猪肉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些学者聚焦于规模化养殖的决定因素分析,有研究[6]认为技术进步、规模经济效益、饲料加工业发育程度、城乡猪肉消费、交通通达性、劳动力非农化、劳动力文化素质和生产扶持政策对规模化水平具有显著影响;有研究[7]则在从多个角度对市场化程度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定量发现市场化程度对生猪养殖规模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宏观统计数据对我国当前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及其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生猪产业更好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本文在分析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基础上,利用最新数据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4种养殖模式的成本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研究出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1 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

根据历年的《中国畜牧业年鉴》,将生猪养殖主体按照年出栏量分成以下几组规模养殖猪场(户),1~49头、50~99头、100~2 999头、3000头以上。总体看,2002年以来生猪养殖方式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1.1 大规模养猪场(户)越来越多。

从表1可以发现,2002-2011年期间,1~49头这种养殖规模的猪场或户数占所有养殖主体的百分比持续下降,由2002年的99.02%持续下降到2011年的95.26%。而同期,50~99头的养殖规模的主体比例快速增加,由2002年的0.75%一直增加到2011年的2.98%,约增加了3倍。而100~2 999头的养殖场或户也呈现更加快速的增加态势,由2002年的0.23%增加到2011年的1.72%,增加了6.5倍。3 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户)占比在2002年时几乎没有,只占了0.0039%,到2003年略增加到0.004%,在2007年翻了1倍多,增加到0.01%,到2011年该比重增加到0.04%,比2007年增加了3倍。

1.2 规模大的养猪场(户)的出栏“效率”高,且增速快

总体来看(表1和表2),小规模养殖主体的出栏量占同期总出栏量的比重不及其主体数量占比高。例如,2002年时,1~49头的养殖场(户)数占比为99.02%,但其出栏量占比只有72.79%,即单位养殖主体的出栏量约0.74;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2010年时,1~49头的养殖场(户)数占比为95.71%,但其出栏量占比进一步缩减为38.67%,即单位养殖主体出栏量进一步下降到0.4。2002-2010年间,50~99头这种规模的养猪场(户)的出栏量占比变化不大,由2002年的8.79%增加到2010年的12.74%。而100~2 999头规模的养猪场(户)的出栏量占比增长较快,由2002年的13.28%增加到了2010年的36.36%,占全国总出栏量1/3还多。3 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养猪场(户)的出栏量占比增长也很快,由2002年的5.14%增加到了2010年的15.4%。

表1 全国2002-2011年不同规模养猪场(户)数的结构 %

表2 全国2002-2011年不同规模养猪场(户)的出栏量的结构 %

2 规模化养殖的影响

为了考察养殖方式向规模化转变所产生的影响,我们利用2012-2014年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对散养、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4种规模类型的成本收益、投入费用和用工情况作了比较分析。这里的饲养规模指所调查产品的设计最大饲养数量Q:散养:Q≤30头;小规模:30<Q≤100头;中规模:100<Q≤1000头;大规模:Q>1000头。从表3和表4可以发现:

2.1 养殖规模与生产总成本的关系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每头猪的生产总成本逐渐下降,且随着时间推移下降幅度增大(表3) 。

第一,规模养殖比散养模式的总成本低。2011年30头以下散养户养1头猪的总成本平均为1 576.27元,同年,小规模(30<Q≤100头)养殖户该成本下降为1 491.68元,中规模(100<Q≤1 000头)进一步下降为1 465.30元,1 000头以上的大规模则仅为1 452.9元,比散户每头节省123.37元。2012和2013年也有同样的规律。例如2012年小规模养殖户比散养户成本每头低159元,中规模比其低195元,大规模低226元;2013年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户每头总成本分别比散养户低191.93元、234.90元和281.68元。

第二,同是规模养殖模式条件下,每头猪的生产总成本随养殖规模增加而下降。例如,2011年时,中规模养殖比小规模养殖的每头总成本低26.38元,大规模比中规模低12.4元;2012年时,中比小、大比中规模养殖的每头总成本分别低35.44元和30.15元;2013年时,2个差值分别是42.97元和46.78元。

第三,总体来讲,每种养殖模式的每头总成本随着时间而增加。例如,2011年时散养模式每头猪的总成本为1 576.30元,然后2012年增加到1 778.15元,再增加到2013年的1 853.02元。各种规模化养殖的总成本变化也呈同样特点。

第四,规模养殖与散养模式间、不同规模养殖间的总成本差距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大。以大规模养殖户与散养户的总成本比较为例,其差距由2011年的123.37元,扩大到2012年的226元,最后进一步扩大到2013年的281.68元。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生猪规模化养殖方式比散养模式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突出。

2.2 散户与规模养殖在每头猪的成本结构方面的差异(表4)

第一,随着规模扩大,物质与服务费用 逐渐增加。即,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一头猪所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费用、购买各项服务的支出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实物或现金支出是逐渐增加的。例如,2011年时,散养户头均直接费用为1 264.91元,而同期小规模该项费用增加到了1 324.88元,高出48元;中规模和大规模要分别高出74和76元;到了2012年时,规模养殖的直接费用劣势更加明显,小、中和大规模比散户头均直接费用分别高出60元、75元和79元,这或许是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缘故。

而12项直接费用中,仔畜费、税费、电费、医疗防疫费、死亡损失费、技术服务费和修理维护费都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而增加,这些费用都是与养殖规模呈线性关系。例如,约占直接费用36%的仔畜费肯定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且我们发现,相比散户来说,规模化养殖场的仔猪重量要高。随着规模扩大,疫病防疫和技术服务变得更加必要,支出费用也随之增加。而青粗饲料费、饲料加工费、工具材料费和其他直接费用是下降的。特别是直接费用中排第3的青粗饲料费下降最剧烈,几乎从有到无。与之相应的是,规模养殖要比散户的精饲料费用支出显著增加,但规模过大时,例如超过1 000头的大规模的精饲料支出要比中规模(100<Q≤1000头)的相应支出少。

(未完待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确权对农地流转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兼论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成本及其变化”(项目编号:7120323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养殖模式和饲养效率变化对我国饲料粮增长及粮食安全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17320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中国农产品安全战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郜亮亮(1981-),男,山西高平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土地制度、畜牧业经济研究。

刘玉满,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畜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奶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E-mail: liuym@cass.org.cn。

猜你喜欢
总成本养猪场规模化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探索走出规模化效益化地热发展之路
枣规模化控制杂交育种技术体系
2020年中国棉花种植成本调查
规模养猪场必备防疫条件及操作规程分析
基于1500以太网养猪场的智能饲喂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驱动下的库存优化模型研究
养猪场的提升离不开智能饲喂系统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