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015-12-22 08:28武占云单菁菁耿亚男设计王静
中国西部 2015年1期
关键词:亚健康水平发展

文/武占云 单菁菁 耿亚男 设计/王静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文/武占云 单菁菁 耿亚男 设计/王静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水平远低于东部城市,西部城市在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方面较具优势,但社会和民生问题依旧是最突出的短板,推动城市由亚健康向健康发展转型的任务艰巨。

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8.73%提升至2013年的45.98%,年均提高1.51个百分点,远高于东部地区年均1.08个百分点增幅。然而,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规模扩张,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城市化亚健康问题,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等问题不断涌现并日益严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积极引导和推动城市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健康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健康城市”的理念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基于城市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的。WHO将“健康城市”定义为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的整体,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欧洲推行健康城市项目。

中国的健康城市计划始于1994年。目前,包括北京、上海、长春、苏州、义乌等在内的多个城市纷纷开展“健康城市”行动,其关注的重点集中于健康人群、健康服务和健康环境等层面,而没有将城市视为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健康发展的有机整体。我们认为,城市健康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由各个子系统结合的有机系统,其目标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形成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环境友好、文化繁荣和宜居安全的城市健康发展新格局,其具体构成包括健康经济、健康文化、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表一 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比较

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现状与格局

基于以上这五个方面,本文构建了包括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的城市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2013年除拉萨市、三沙市以外的287座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城市),并着重探讨西部地区城市的健康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体来看,我国西部城市健康发展总体格局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全国层面来看,西部城市健康发展水平普遍较低,亚健康城市占比较高。

综合来看,东部地区的城市在健康发展水平上表现最佳,综合指数为45.54;其次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综合指数分别为40.29和39.52,而西部地区居于末位,综合指数为38.38(见表一)。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的城市中,西部地区无一城市入围。综合指数排名前50位的城市中,西部地区仅有8座城市入围(鄂尔多斯、克拉玛依、嘉峪关、包头、成都、柳州、南宁和西安),远低于东部地区的32座,略高于中部和东北地区的6座和4座。其中,鄂尔多斯市位居西部地区健康城市首位,位居全国城市排名14位。鄂尔多斯作为矿产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重污染企业,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以化工、电力、燃气、冶金、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为重点的多元产业体系。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达27488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3%,健康环境指数位居全国前列。但相比经济建设、民生建设和环境保护,鄂尔多斯市在文化建设和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短板。

为进一步测度和检查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健康水平和状况,我们综合考虑五项指标得分及分布,按指标得分将城市划分为两类——健康城市和亚健康城市。在我们考察的西部地区88座城市中,仅有克拉玛依进入健康城市发展序列,其余西部城市均处于亚健康发展状态,亚健康城市所占比重高达98.9%。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推动城市由亚健康向健康发展转型的任务艰巨。

2. 从省域角度观察,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内部差异较大。

从省域角度观察,全国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进入前10位的西部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而在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后10位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中,西部省市区占了7位(见图一)。

从具体发展指数来看,西部不同地区的城市健康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省际之间的差距明显。通常情况下,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其城市健康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换句话说,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如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靠前的新疆、内蒙古、重庆等省市区,均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末位的青海,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第一的新疆低4.45万元/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第一,良好的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第二,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包括生态环境、民生福利等要素在内的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从而会促使地方政府加强城市的健康发展;第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使城市政府更有能力从事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有利于推动城市健康发展的综合性建设。

3. 从指数结构来看,西部地区的社会和民生问题依旧是最突出的短板。

从指数内部结构来看,西部地区城市内部发展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健康社会和健康文化指数远低于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指数,社会和民生问题是最突出的短板,城市健康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从健康环境来看,西部地区空气质量达到和优于二级的天数明显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但由于以资源型产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造成资源和能源消耗强度过高,西部地区的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例如,2013年,西部地区单位GDP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为0.86吨/万元,分别是全国及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1.65倍和2.87倍。

图一 省域城市健康发展指数比较

从健康社会来看,中央不断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西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以及社会保障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全国其他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例如,2013年,西部地区每千人中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分别只有全国和东部地区的94.1%和83.97%。

从健康文化来看,西部地区除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4省(自治区)之外,其他各省的城市每万人中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均在全国水平以下。在我们考察的88座西部城市中,嘉峪关市的健康文化指数位居西部之首。嘉峪关市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近年来确立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思路,突出文化生产增值链、文化资源供应链、文化消费品牌链三大链条,2013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33亿元,同比增长25.3%,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文化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2013年,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238662册,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9.39 %和99.29%。

西部地区城市健康发展的趋势与建议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高幅度均已超过了东部地区,处于城镇化加速时期的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将促使西部地区在不远的未来成为中国加快城镇化的主战场。同时,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向西开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举措的深入推进,西部地区在全国区域经济社会中的位置将更加突出,也对西部地区城市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来,西部地区应从培育城市健康发展的内生机制、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有效促进城市由亚健康向健康发展转型。一是充分利用中央给予西部大开发的“优先地位”,将外部援助融入到当地发展之中,形成城市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改变西部地区城市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不足。二是加大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深入推进民生领域的改革创新,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深入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西部地区城市从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过渡到可持续、能循环、高效率的绿色发展模式。四是巩固和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及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坚守城市健康发展的生态底线,加强空间管控,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亚健康水平发展
张水平作品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跟踪导练(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医疗设备“亚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