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间的“杏福”时光

2015-12-22 08:28谢达波冯永乐设计张籍匀
中国西部 2015年1期
关键词:牛心灵台县红杏

文/谢达波 冯永乐 设计/张籍匀

唇齿间的“杏福”时光

文/谢达波 冯永乐 设计/张籍匀

灵台杏,以其个大、色鲜、皮薄、肉厚、汁多、味酸、食甜而闻名遐迩。因其形状仿佛牛心,故有『牛心杏』之称。

图·Microfotos/laohuz6920

美食是中国历史上最丰富的文化载体之一,中国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中积淀起来的食文化,既有地域性,也有普适性,跟地理、气候、农耕、习俗、移民等自然环境与人文积淀相关,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的美轮美奂,既是一种欲望的张扬,也是一些欲望的转注和慰藉。当你踏入甘肃灵台就会被其深厚的美食文化所吸引,它以独特方式来诠释中国食文化的精髓,同时夹杂着淡淡的乡土气息。

朋友,当你喝一杯醇香扑鼻的杏仁乳,含一颗酸中带甜的甘草杏,吃一块晶亮柔软的杏肉糕点……你一定会感叹:这颇有防癌强身和延年益寿的杏食品,比杏花村的美酒更诱人。此时此刻,你便自然而然地想起那闻名遐迩的“红杏之乡”——灵台。

▲朋友,当你喝一杯醇香扑鼻的杏仁乳,含一颗酸中带甜的甘草杏,吃一块晶亮柔软的杏肉糕点……你一定会感叹:这颇有防癌强身和延年益寿的杏食品,比杏花村的美酒更诱人。此时此刻,你便自然而然地想起那闻名遐迩的『红杏之乡』——灵台。

杏花香味随风来

“麦儿熟,杏儿黄,‘算黄算割’叫得忙。”每年一到五六月,我就想起儿时的这首歌谣。这时,当你来到素有“关陇屏障”的灵台县,行进在广袤无垠的什字塬上,漫步在风光旖旎的达溪河畔,驱车在富有美妙传说的古密须国故土,但见一片片杏林星罗棋布,那缀满枝头的杏儿仿佛是一颗颗金黄的珍珠、火红的玛瑙,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杏香。

灵台杏,以其个大、色鲜、皮薄、肉厚、汁多、味酸、食甜而闻名遐迩。因其形状仿佛牛心,故有“牛心杏”之称。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刚才天空还飘着几朵白云,不一会突然转阴,下起了雨雪。雨雪悠悠地落,沟坡浓浓的绿,满山郁郁的翠,青山绿树、农庄村舍顷刻间都被笼罩在雨雾中,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好像进入了浓墨重彩的山水画中。那杏花的香味此时也随风送来,沁人肺腑,勾人魂魄。真是未见杏花红,先闻杏花香了。

由于杏花艳丽,果实可口,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喜爱,不少文人墨客在诗中赞颂它,如“一枝红杏出墙来”“依然十里杏花红”和“牧童遥指杏花村”等佳句。就连描写美女的眼睛亦称“杏子眼”。古代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的服饰也都喜欢用杏的颜色。可见,殷红素雅,淡红光洁的杏花和色香味俱佳的杏子,是多么讨人喜欢!

红杏与医学之缘

昔日皇室贡品,今朝大众口福。为了使这一珍品“红杏”鲜亮上市,打出品牌,灵台县进行推广宣传,成立“大杏专业合作社”,组织货源,联系客商,其被群众誉为“客商的好朋友”“农民的经济人”“致富的二传手”。

一代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晚年回到故乡灵台,替人看病晚年回到故乡灵台,替人看病不收分文,对治愈的病人,只要求其种植几株杏树。从此,灵台的杏林就发展起来了,而『牛心杏』又成了最美味且可药用的杏,名扬千里。

关于灵台杏,还有一段历史传说。汉光武帝刘秀当年被王莽大军追赶,逃难于灵台,以酸杏充饥。后来他当了皇帝,仍念念不忘灵台杏。一代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晚年回到故乡灵台,替人看病不收分文,对治愈的病人,只要求其种植几株杏树。从此,灵台的杏林就发展起来了,而“牛心杏”又成了最美味且可药用的杏,名扬千里。

灵台牛心杏,营养极为丰富,含糖量高达15%,每市斤含蛋白质4.1克、钙117毫克、磷108毫克、铁3.6毫克等营养元素。杏除鲜食外,还可制成蜜饯、杏脯、果酱、果酒以及杏仁茶、杏仁露、杏仁酪、杏仁霜、杏仁粉、杏仁饼等珍馐佳品。杏榨出的油,可食用、做糕点、入药,也可作为仪器的高级润滑油和生发油等,经济价值颇高。

牛心杏与古代医学文化有着不解之缘。远在古代,郎中们就以杏做药济世。杏的果实、杏仁、杏叶和树皮、树根,均可入药。杏仁有止咳、平喘、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据史料记载,三国名医董奉,酷爱杏树。他为人敦厚、善良,给人治病不收医药费,只让求医者病愈后栽种几棵杏树。经数年,蔚然成林,号称“董仙杏林”。经他治愈过的病人,送来“杏林春暖”的匾牌,以表心意。所以,后人便以“杏林”来称颂医术高明的郎中。时至今日,不少药店也争相以“杏”字招牌招徕生意,什么“杏林堂”“杏春堂”一类的药店多了起来。

杏,谐音“兴”,取兴旺、兴盛之意。灵台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村头院落,引得喜鹊唧唧喳喳,常年报喜。据史志记载,远在商周时期,横贯灵台中南部的达溪河两岸,就已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杏乡了。那梁峁沟壑,满山遍野,到处都是粉红色的杏花,如霞似锦,宛若画卷,微风吹来,送来阵阵清香。

据近代研究表明,杏肉杏仁中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数十种。长期食用杏产品可延缓衰老,防止中老年血管病。从苦杏仁中提取的维生素B17,是防癌抗癌的有效药物。美国医学家对250例癌症患者观察,口服和注射维生素B17,加上其他一些辅助治疗,竟然有248例癌症患者痊愈。据报道,世界长寿之国——斐济,约65万人口,至今尚未发现一例癌症患者,故斐济又称“无癌国”。斐济杏树颇多,在那里吃杏几乎成了时尚。

▲杏,谐音『兴』,取兴旺、兴盛之意。灵台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于村头院落,引得喜鹊唧唧喳喳,常年报喜。据史志记载,远在商周时期,横贯灵台中南部的达溪河两岸,就已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杏乡了。

今朝灵杏成大众口福

灵台的杏虽然远近闻名,但过去灵台杏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影响农民增产增收。为了改变这一不良情况,灵台县什字镇科技示范户陶哲采用“受粉良种昆虫壁蜂”这一新技术,大大降低了败育花,从而提高了完全花率和座果率。

他在良种群中找到了花期既抗冻害,果实又耐贮运的“串枝红杏”“美国玛瑙杏”“张公园杏”“华县甜接杏”“旬阳荷包杏”等多功能良种,亩效益突破2000元大关。近年来,灵台县大力发展以杏为主的林果业,不断弘扬“杏文化”,重塑灵台“牛心杏”品牌。截至目前,灵台县杏树面积累计发展到4万亩,其中牛心杏1.5万亩,年杏果产量达3000多吨,仅此一项农民每年增收360多万元。

昔日皇室贡品,今朝大众口福。为了使这一珍品“红杏”鲜亮上市,打出品牌,灵台县利用政府网站及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县供销部门与红杏主产区——中台镇联合运作,成立“大杏专业合作社”,组织货源,联系客商,被群众誉为“客商的好朋友,农民的经济人,致富的二传手”。

如果说,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百花园里,杏文化是一朵芬芳的小花,那么,久负“红杏之乡”美称的灵台,则是一片光彩鲜艳的花瓣。如今,“红杏之乡” 灵台的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正以自己的睿智、淳朴和勤劳,在“杏花枝上著东风,十里烟村一色红”的乐园里,用大手笔谱写中国杏文化的精彩华章!

杏树,是灵台人民的希望之树。灵台人民的生活也会像这杏花一样变得越来越璀璨夺目,流光溢彩。

猜你喜欢
牛心灵台县红杏
甘肃省灵台县第二中学师生优秀书画作品选登
丰园红杏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一夜成名的大杀器
蒙药材牛心的炮制与质量标准研究
忆春
忆春
王羲之曾是个笨小孩
灵台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举办“两学一做”主题演讲竞赛活动
广西·武宣举行第四届牛心柿果王大赛
女人红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