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

2015-12-22 02:41栏目主持辛梦瑶陈茜
世界建筑 2015年7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

栏目主持:辛梦瑶,陈茜

简讯

栏目主持:辛梦瑶,陈茜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逝世

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 Correa,图1)于2015年6月16日逝世,享年84岁。柯里亚的建筑实践涵盖了从集合住宅、博物馆、议会大厦到数百万人的城市规划,代表作有圣雄甘地纪念馆、干城章嘉高级公寓、新孟买贝拉普住宅规划等。柯里亚是包括普利兹克建筑奖(1992-1998)在内的多个重大国际建筑评审委员会评委,也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荣誉会员,并多次获得国家与国际级奖项及荣誉。1984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授予其皇家金奖,称他为“印度最伟大的建筑师”。“他将艺术性和人性融入到他的建筑中,作品高度体现了当地历史文脉和文化环境。大尺度的几何形体与大量地方材料的结合使公众感到亲切的同时得到鼓励,其作品不炫耀财富和权力,而是展示普通的情感以及对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国际建协评语)。□

2

AIA首届建筑实践技术创新奖公布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近日公布了首届建筑实践技术(TAP)创新奖的4个获奖项目,其中由墨菲西斯建筑师事务所(Morphosis Architects)设计的洛杉矶爱默生学院(图2)摘得了最高奖项“恒星建筑奖”(Stellar Architecture)。该建筑使用计算机工具取得了美学与生态学的平衡,成为借助最新技术实现建筑设计的范例。其余3个获奖作品分别是艾尔斯·圣格罗斯(Ayers Saint Gross)设计的特拉华州交叉学科科学与工程实验室、SERA事务所与CO事务所共同设计的OHSU/PSU/ OSU合作生命科学楼,以及Point B Design设计的D形桥(D-Bridge)。TAP知识共同体致力于传播BIM应用,AIA希望通过该奖的设置协助该机构扩大对这些创新技术的讨论。□

RIBA 公布2015年度获奖作品名单

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RIBA)公布了获得2015年度奖项的37件作品,其中29件位于英格兰,5件位于苏格兰,2件位于北爱尔兰及威尔士。这是RIBA奖项首次变为只针对英国建筑作品颁奖。获奖作品中类型众多,住宅建筑17个,是数目最多的类型,其次是教育建筑,共有7个。RIBA主席史蒂芬·霍德(Stephen Hodder)表示,对住宅和教育建筑的重视有利于改善新建住宅的低品质及校舍老化问题。获奖的知名事务所作品包括,霍普金斯建筑师事务所(Hopkins Architects)设计的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英国总部,以及罗杰·斯特克·哈勃及合伙人事务所(Roger Stirk Harbour + Partners)设计的伦敦南部新河畔住宅项目(图3)。□

4

莫妮卡·庞塞·德莱昂出任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近日公布,将由莫妮卡·庞塞·德莱昂(Monica Ponce de Leon,图4)接替2014年10月突然离任的亚历杭德罗·塞拉-波洛(Alejandro Zaera-Polo),从2016年1月1日起出任该校建筑学院院长。庞塞·德莱昂是数字设计和利用机器人进行金属加工的开拓者,是MPdL建筑工作室(MPdL Studio)的首席建筑师,并且曾是Office dA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她目前是密歇根大学陶布曼建筑学院的院长,并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学院的教授。庞塞·德莱昂说道:“我非常荣幸能获得普林斯顿建筑学院的信任,并且期待和学生及教职员一起谱写普林斯顿的新篇章。”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的规模虽然比其他学校的小很多,但仍是美国最有声望的建筑院校之一。□

诺曼·福斯特获路易斯·康纪念奖殊荣

近日,诺曼·福斯特获得了路易斯·康纪念奖(Louis I. Kahn Memorial Award)。福斯特说道:“我非常荣幸能够获此殊荣。1961年我攻读硕士学位时,就是在康设计的耶鲁大学艺术馆中学习的。一直以来,我都受他的建筑作品深深影响。即使在今天,康的那些作品都仿佛还是新颖的。之后我有幸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见到康本人,我也在那里开始了作为教师的生涯。”届时,在费城中心也会举办一场展览,用以展出福斯特的优秀建筑作品。展览上会展出一系列模型、透视图,以及用年表形式表现的福斯特手绘的概念草图。路易斯·康纪念奖始于1983年,由路易斯·康纪念委员会组织评审,在纪念美国费城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路易斯·康的同时,也对那些“建筑领域的杰出人才”进行表彰(图5)。□

6

里伯斯金将出任CNN Style首位客座编辑

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图6)近日出任CNN Style网站的首位客座编辑,并计划通过一系列短小的文章来探讨“建筑与情感”这一问题。CNN Style网站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新近推出的一家线上出版机构,其内容覆盖了包括艺术、建筑和设计在内的多个领域。CNN Style网站会在7月对近日建成的由里伯斯金设计的多媒体大楼进行发布。据CNN Style的编辑乔治·韦伯斯特称,精选出的部分会在电视进行直播。韦伯斯特选择里伯斯金作为网站首位客座编辑的理由和他的建筑风格有关,“他的作品非常有表现力,是富有同情心而乐观向上的。而这些特点也在他对建筑和设计进行描述时熠熠生辉”。这位建筑师最具辨识性的作品包括柏林的犹太博物馆、多伦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德雷斯顿的军事历史博物馆等。□

7

戴维·奇普菲尔德作品获得2015AR住宅奖

近日,《建筑评论》评选戴维·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的Fayland住宅(图7)获得2015AR住宅奖,称其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新住宅。评审称赞了这座住宅在设计上的卓越和创新,并且强调奇普菲尔德设计的住宅体现出“一种激进而新颖的英国乡村住宅面貌”。“建造一座既不浮夸、也不会投射出居住者虚荣心态的豪宅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卡鲁索·圣约翰(Caruso St John)建筑事务所的亚当·卡鲁索(Adam Caruso)作为评审说道,“体量颇大的Fayland住宅位于一个毫无遮挡的特殊地形中。私人室外空间在英国乡村住宅里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将其置于内部庭院实在是创意之举。”建筑位于英国白金汉郡一个植被茂盛的山坡上,是一座面积888m2的单层住宅。一条贯穿建筑长边的敞廊负责组织空间,并将居住空间和内部庭院连接至周围景观。□

8

A+奖公布2015年度获奖名单

建筑设计网站Architizer.com举办的A+奖于近日公布了2015年度获奖名单。该奖此前曾举办2届,2015年奖项按Typology、Plus、Product分为3大类,90个以上的小类。其中包括办公室、宗教建筑和体育场等类型,超过300位的评审参与评选,最终150多栋建筑获奖。Architizer首席执行官马克·库什纳(Marc Kushner)表示,这些奖项代表的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建筑,均结合了公众欢迎度票选和专家评委的精心评判最终选出。由零壹城市建筑事务所(LYCS Architecture)设计的天台第二小学(图8)、尼古拉斯·奥特(Nicholas Ott)设计的上海MINI品牌体验中心等多个中国项目获奖。□

9

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6月28日晚在德国波恩开幕。大会将审议新一批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项目,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保护世界遗产免受极端组织破坏是本次大会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博科娃在大会开幕式上说,对世界遗产的破坏是人道主义危机和安全危机关键的一部分,保护世界遗产与保护人类的生命安全密不可分。本次大会将对38个申遗项目进行审议,其中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32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1项。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图9)作为中国2015年申报项目提交本次大会审议,并于7月4日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标志我国世界遗产增至48项。世界遗产大会每年举行一次,本次大会于7月8日闭幕。□

10

美国盖蒂基金会授予14座现代建筑保护奖金

近日,美国盖蒂基金会(Getty foundation)公布2015年度“保护现代性”(Keeping It Modern)项目的14座获得保护奖金的现代建筑。“保护现代性”作为一个国际性资助项目,持续致力于建筑保护,尤其是为20世纪的重要建筑提供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资金支持。资金着眼于建立一种能进行长期维护的保护管理策略,并对建筑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对建筑材料进行测试和分析。此次获得奖金的建筑包括由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设计的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橡树园的联合教堂(Unity Temple)、由埃里希·门德尔松(Erich Mendelsohn)设计的位于德国波茨坦的爱因斯坦塔(Einstein Tower,图10)等。盖蒂基金会于2014年创立“保护现代性”项目,并且评选出10座现代建筑作为首批资助对象。□

11

展览“走进赫斯维克工作室”在京沪两地举行

6月5日,2015中英文化交流年英国文化季的重要项目——“新世代英伦创造:走进赫斯维克工作室”(New British Inventors: Inside Heatherwick Studio)东南亚巡展中国首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图11)。展览由英国驻华使馆/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主办,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建筑部主任凯特·古德温(Kate Goodwin)策展。展览围绕“构思”(Thinking)、“制作”(Making)和“叙事”(Storytelling)三大主题,展示了赫斯维克工作室在其21年的发展历程中的诸多杰作。展览北京站于6月21日结束,并于7月9日至8月8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出。□

12

弗兰克·盖里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展览在京举行

6月19日,“弗兰克·盖里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建筑展览”在京举办。该展览聚焦在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弗兰克·盖里所设计建造的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它被定义为一艘“象征法国深厚文化使命的宏伟船舰”。展览现场通过大量模型追溯了整个基金会设计的始终,从初始的设计草图到最终建筑的成型,汇集了整个建筑项目进程中所制作的各种建筑模型,并精心分组展示,以呈现针对基金会建筑各个不同方面的研究,分为基地规划与建筑配置、项目计划、方案构思、室内空间设计、冰山建筑体及玻璃船帆等部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向公众展现了该建筑的创意世界。此次展览曾是2014年10月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开幕的首展,也是路易威登基金会在中国的首个“无疆界艺术”项目,展期将持续至8月9日,此后会前往洛杉矶、圣保罗和墨尔本继续展出(图12)。□

13

俄罗斯首次扎哈作品回顾展在冬宫国家博物馆举行

6月27日,扎哈·哈迪德在俄罗斯的首个作品回顾展在圣彼得堡冬宫博物馆拉开帷幕,为期3个月。此次展览为参观者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深入了解扎哈建筑的机会,展出内容聚焦她在职业生涯初期对俄罗斯先锋派的探索,以及先锋派的核心原则对她如今创作的持续影响。展览集中展示了扎哈40年来许多开创性的手绘、图纸、模型和其他设计作品,并且通过视频、照片和装置来传达其建筑作品的独创性与活力。参展作品中,香港之峰俱乐部(未建成,1982-1983)代表了她探索卡济米尔·马列维奇关于组合碎片和分层的早期表现,此外还有美国辛辛那提的罗森塔尔当代艺术中心(已建成,2003)、德国沃尔夫斯堡的费诺科学中心(已建成,2005)、德国莱比锡的宝马中央大楼(已建成,2005)等作品参展,这些代表了扎哈当前不断进行的关于提升未来新建筑复杂性及活力的研究(图13)。□

中国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及展览在北京举行

6月23-24日,中国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及展览(BAU Congress China)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举行。大会由主办方慕尼黑国际博览集团联合DGNB(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等建筑界知名组织共同举办。众多欧洲和中国建筑师出席了大会,围绕“面向中国的智能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两大主题,探讨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如何应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为中国的一线大城市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同期举行的展览会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展示建筑、建材及建筑系统领域的高质量产品及前沿技术。2014年7月,中国国际建筑科技大会及展览首次开展。在此基础上,2015年的展会吸引了更多优质的参展商加盟。同时,本届ATI建筑科技创新论坛中,大会主办方与德国罗森海姆门窗技术研究所(ift Rosenheim)共同组织ATI罗森海姆门窗幕墙专场,邀请高品质门窗幕墙企业共同分享最新产品信息及应用案例(图14)。□

14

“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举行

6月25-26日,“Smart乡创·回归美丽乡村·峰会”于杭州举办,大会由SMART度假地产专家委员会主办,CCDI悉地国际协办,漫居股份承办。此次峰会发言嘉宾包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华高莱斯董事总经理李忠,华君泽资本董事总经理刘泽辉,台湾新故乡文教基金会创始人廖嘉展,碧山计划策展人、艺术家左靖,自然公社自然造物创始人张书雁,大地艺术节策展人北川弗兰,CCDI董事长、中欧文创协会会长赵晓钧,扶贫协会秘书长刘文奎,传奇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冰,漫居投资总经理房小伟,SMART度假地产专家委员会秘书长王旭等,他们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平行交流等方式,就精品酒店、客栈民宿、农场农庄、有机农业、乡村公益、云端服务、乡村众筹、乡村商贸等各方面进行整合与梳理,充分展现行业领导者们的多样化的经验,探讨了从乡村民宿、生态农业、生鲜电商等多个维度来促进乡村科学发展的可能性,希望通过会议协助乡村创客形成产业链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15

《冯纪忠研究系列》丛书出版

为纪念冯纪忠先生百年诞辰,6月11日,第三届冯纪忠学术思想研讨会暨《冯纪忠研究系列》丛书(图15)北京发布会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举行。冯纪忠先生是中国老一代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中国现代建筑的奠基人,也是中国城市规划专业及风景园林专业的创始人。值此冯纪忠先生百年冥诞,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隆重推出《冯纪忠研究系列》中的《冯纪忠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冯纪忠百年诞辰研究文集》《与古为新之路——冯纪忠作品研究》3本著作,由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赵冰教授在冯先生之女冯叶女士及各位同仁的支持下主持编辑。□

16

中英共建中国首个生态文明创新园正式开园

由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提供支持的中国第一个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创新园——“中国贵安生态文明创新园”正式开园,与此同时园区内第一栋示范建筑——“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也正式竣工。创新园运用了城市信息模型CIM(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系统,实现了20多个规划设计专业的技术集成和高效协同,整个园区从规划、设计、建设到一期完工仅用136天。该项目基于CIM系统集成应用30余项绿色创新技术,成为国内外绿色科技最新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园区将被打造为海绵城市的典范,采用低碳建设模式,并且在智慧管理方面整合了4G无线专网、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等设施。清控人居科技示范楼集成了大量可持续性技术,在降低建筑能耗和提升室内舒适度的同时,还能促进绿色技术的集成应用与跟踪研究(图16)。□

17

中建西南院联合体方案中标成都新机场项目

6月1日,四川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公布,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公司、法国ADP Ingénierie(ADPI)组成的联合体设计方案中标成都新机场总体规划及航站楼方案设计项目,在本次入围的全球6个方案中获得了唯一的专家全票推荐。该方案的航站楼构型为两个独立的候机楼以手拉手方式连接,犹如4只驮日飞翔的神鸟,寓意古蜀文明在成都历经3000余年的延续、传承和生长。设计结合了单元式航站楼和集中式航站楼的优点,用空、陆两种方式连接嵌入式酒店,并且采用了曲面网架结构加锥形管单层网壳的结构方案。四川省机场集团接下来将以中选方案为基础,综合6家应征方案以形成最终实施方案。成都新机场预计总投资693亿元,航站楼规划总面积约126万m2,是目前国内规划建设中规模第二大的新机场(图17)。□

18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结构封顶

由OPEN建筑事务所设计的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海创新基地(海洋中心)于2015年6月15日完成结构封顶。海洋中心建筑面积15,884m2,用地面积2439m2,由5个位于国家深海科学最前沿的研究中心组成。60m高的建筑矗立在校园主轴线的最东侧,毗邻研究生院主校门。OPEN引入“垂直校园”的设计理念,欲使其不仅成为一栋高效的新型实验办公楼,也成为校园主轴线上一个活跃的交流场所。建筑的形体和立面构造充分结合当地气候,并引入大量半室外的公共空间,以改变大学城普遍存在的校园内公共生活缺乏的状况。传统合院式的校园在这里被重新演绎:5个研究中心竖向叠加起来形成垂直校园,各个中心之间由一系列充满绿化的室外共享空间组成,连续的共享空间将地面景观一直向上延伸到屋顶平台。海洋中心预计于2016年完工(图18)。□

19

曲靖博物馆竣工

时境建筑事务所(Atelier Alter)与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Hordor Design Group)联合设计的曲靖博物馆于近日完工。曲靖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珠江源古镇西侧的曲靖文化体育公园内,建筑面积12,000m2,与周围的规划馆、科技馆、图书馆、美术馆和体育中心构成一座非线性建筑群。当游客接近博物馆时,可以看到一个巨大的“反重力”结构元素与其下方的台阶相呼应;随后人们上升到一个混凝土高台,从建筑体块的中央区域进入博物馆,然后即可开启探索之旅。建筑强烈的存在感赋予它一种庄严的氛围,与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息相合。项目的主题来自曲靖的两个独特文化符号——爨碑和拥有4万亿年历史的鬼鱼化石;而考古遗迹同时也是一个隐喻,暗示着通过一系列重要建筑的实现,这座城市及其人民的集体意识都在期待一次重生(图19)。□

20

三联海边图书馆对外开放

直向建筑事务所(Vector Architects)设计的三联海边图书馆于5月起对外开放。建筑位于河北省南戴河,沿渤海湾海岸线而立,建筑面积450m2。设计的主要理念在于探索空间的界限、身体的活动、光氛围的变化、空气的流通以及海洋景致之间的共存关系。设计是从剖面开始的,由一个主要的阅读空间、一个冥想空间、一个活动室和一个小的水吧休息空间构成整座图书馆。建筑师依据每个空间的不同功能需求设定空间和海的具体关系,并且定义光和风进入空间的方式。最重要的阅读空间被建筑师理解为一个“看台”,逐渐升起的阶梯平台让空间中不同位置的人更不受阻拦地看到海的景象。相对于阅读空间的明亮、光线均质、开敞和公共,冥想空间被设定为幽暗、有明确光影、封闭和私密的。图书馆自6月起实行预约制,每日预约人数限定200名(图20)。□

21

广州博物馆及科技馆竞赛公布获奖方案

冯·格康、玛格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gmp)和西班牙涅托–索韦哈诺建筑事务所(Nieto Sobejano Arquitectos)日前分别在广州博物馆新馆(图21)及科技馆新馆的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两座新馆与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事务所正在设计的美术馆、文化馆都位于珠江南岸的广州塔附近,将一起构成广州的文化中心区。博物馆新馆总建筑面积81,807m2,出于对其北侧历史建筑“赤岗塔”的尊重,博物馆北侧的建筑高度被限制在18m,并向南逐渐增高到40m,建筑朝向古塔的一侧由此形成一个屋顶平台,并通过室外大台阶向公众开放,在满足博物馆的使用功能之余,提供饱览珠江北侧城市天际线的绝佳视野。与博物馆比邻的科技馆新馆是由9个体块组成,整体概念为一个灵活的大型“陶瓷血管”序列,总建筑面积达80,000m2,包括展览大厅、临时展览区、科学技术剧场、礼堂和可欣赏城市天际线的屋顶花园等功能。□

22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新校园首期建设完成

由荷兰UNStudio建筑事务所与新加坡DP建筑师事务所协作完成的SUTD校园建筑,近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施工,已落成两座主要建筑。SUTD是成立于6年前的新学校,围绕“非线性”的核心理念,UNStudio并未将校园分成不同机构,而是通过5座相互连接的建筑以鼓励不同学院、教工和学生间的交流。校园通过南北和东西两条轴线进行空间组织,轴线交汇于具有灵活使用方式的校园中心,并通过走廊连接到主要的中庭、图书馆和创新设计中心,继而分散延伸到教室、实验室、会议室等功能空间。该设计对热带气候进行了回应,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遮阳效果。首期落成的两部分均为7层,建筑面积共106,000m2(图22)。□

23

坂茂为京都摄影节设计临时展馆

2015年第三届京都国际摄影节(KYOTOGRAPHIE)于4月18日–5月10日举办,其展出场地均位于京都市传统历史建筑或地标性现代建筑场地,在亚洲独树一帜。坂茂为该摄影节设计了一座临时展馆,该展馆毗邻京都市政厅,由27根纸管制造的柱子形成建筑结构,屋顶覆盖透明塑料板。内部的展览空间相对私密,参观者通过在展览空间之间的连续动线完成欣赏摄影作品的体验。该展馆由京都艺术设计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协助建造完成,展出内容为德国传教士摄影家马丁·古辛德(Martin Gusinde)的摄影作品(图23)。□

24

Wise事务所为首尔北村“黑暗中的对话”国际展设计展馆

由Wise事务所为“黑暗中的对话”展览设计的展馆近期完成建设,名为“黑暗北村中的对话”,占地面积390m2。选址于首尔附近的传统韩屋村北村,需要处理由原有水道造成的16m高差。室外楼梯沿连接原有地形的花园延伸,通过宽窄和形态变化引导游客进入参观体验的过程。建筑通过外立面上韩国传统屏风的使用建立与传统村落的联系,在最上面3层每层布置9个屏风单元,在控制光线的同时也呼应了展览主题。“黑暗中的对话”是一个国际展览,为参观者提供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进行日常生活的特殊体验,以刺激视觉外的其他感官,建立属于观者的独特记忆与体验(图24)。□

25

越南Cam Thanh社区中心建成

由越南本土1+1>2事务所设计的Cam Thanh社区中心完成建设。Cam Thanh位于越南中部古镇会安的东南部,以红树林、交叉水路、椰林和小村庄闻名。社区中心希望提升与游客集中区——会安古城区的联系,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贫困状态。该中心位于市镇中心位置,占地550m2,通过灵活的分隔适用于展览、活动等不同功能,并容纳图书馆、培训室和餐厅。开放庭院反映了会安古城建筑样式,提供对流通风;建筑结构采用当地材料和简单建造方法;椰树叶坡屋顶在减少阳光直射的同时兼具雨水收集功能。建筑由会安传统建筑与文化得到启发,融合游戏场地、有机农场、槟榔园、体育场等,创造共享空间,为未来的游客提供有机农业体验与休憩场所,也为会安新兴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建造范例(图25)。□

26

2015年度蛇形画廊正式开幕

第15届蛇形画廊临时展馆于6月22日在伦敦揭幕。该年度展馆由塞尔加斯–卡诺事务所(Selgas Cano)设计,通过多彩ETFE片与网包裹的轻质钢框架完成建造。受到伦敦交错复杂的地下空间网络的启发,建筑师设计了许多“秘密通道”,提供了通向核心内部空间的途径。塞尔加斯–卡诺事务所以善于使用合成材料而闻名,此次通过与AECOM及戴维·格洛弗(David Glover)的工程合作,打印出19种不同颜色的ETFE材料,创造了万花筒般的建造效果。建筑师称该作品是“对此前展馆作品及相应叙事的致敬”。展馆于6月25日–10月18日对公众开放(图26)。□

27

MGA事务所为巴黎提出世界最高木建筑方案

近日,迈克·格林建筑事务所(MGA)、DVVD与法国REI合作提出了世界最高木建筑方案。该项目是“重塑巴黎”(Réinventer Paris)创新竞赛的一部分,目的在于应对城市住宅挑战。这座35层的木建筑被命名为“猴面包树”(Baobab),以关注社区营造为核心。通过对市场、社会住宅、学生旅社、公共建筑和公交站、电车中心等便利设施的混合,试图推动巴黎向高连接度、高活力的大都市迈进,并开创城市建筑的新时代。MGA事务所以探索高层木建筑实践而闻名。建筑师称,木材是唯一的碳中性建筑材料,将为贮存CO2、减少温室效应做出切实贡献。“重塑巴黎”竞赛将于2015年夏公布入围名单(图27)。□

28

SANAA获得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扩建项目设计权

悉尼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国际邀请竞赛近日宣布了获奖方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SANAA)的作品击败了包括隈研吾、戴维·奇普菲尔德、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伦佐·皮亚诺建筑工作室等11家事务所,获得了评委的一致青睐。该项目投资达4.5亿澳元,希望通过扩建形成全球性文化地标。评委会认为,SANAA的作品通过拆解的展馆体量创造了与旧美术馆和公园之间相互尊重的、优雅的、平衡的对话,通过步移景异的组织,形成了对周围景观元素的有机整合。建筑的“微妙”轮廓呼应了场地历史,聚集人流的同时也激发社区感、想象力和开放性,将为美术馆甚至悉尼带来变革性的思考。美术馆将与SANAA共同进行方案深化,并引入公众参与,该项目预计于2021年完工(图28)。□

帕乌拉·维加诺赢得罗马弗拉米尼奥区改造规划竞赛

CDP投资公司日前宣布,选择意大利帕乌拉·维加诺(Paola Viganò)015工作室完成弗拉米尼奥(Flaminio)新区规划。该区域位于罗马科学城周围,占地5.1hm2,距罗马历史中心及波波罗门仅1km,区域内现有古罗马广场、奥运村、音乐公园礼堂、21世纪艺术博物馆等重要建筑。该规划项目包括35,000m2住宅区、10,000m2零售与休闲设施和14,000m2公共空间,是城市转型历程开始的标志,将社区整合融入现代罗马城市文脉,并保持与科学城的有机共生。获奖方案关注公共空间:以圭多雷尼大街为核心延展开放空间,将其转化为树木成荫的漫步道,连接了城市与河流;在重要建筑组群间发展步行、公共、慢速交通;南部区域发展公园、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与弗拉米尼别墅公园形成景观连接。该项目的最终竞赛方案将在21世纪美术馆进行展出(图29)。□

29

莫罗·库苏莫克事务所赢得古根海姆赫尔辛基博物馆竞赛

6月23日上午,古根海姆博物馆基金会主席理查德·阿姆斯特朗(Richard Armstrong)在赫尔辛基宣布法国莫罗·库苏莫克(Moreau Kusunoki)建筑师事务所获得该地区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权。同时出席发布的还有评委会主席马克·威格利(Mark Wigley)教授、赫尔辛基市长尤西·帕尤宁(Jussi Pajunen)等。获奖方案名为“城市中的艺术”,展馆看似松散的组团鼓励了人群和活动在其间的自由流动,兼顾了与滨水区、公园及周边城市区域的对话。建筑围绕内部街道组织展馆与广场,通过当地碳化木及玻璃材料与环境协调,包括9个低矮体量与一个灯塔般的高耸体量,连接了天文台公园与新的步行桥,并与南部港口漫步道形成互动关系。莫罗·库苏莫克事务所于2011年成立于巴黎,此次竞赛中击败了来自77个国家的1714个入围者(图30)。□

30

SHoP事务所公布Uber新总部方案

SHoP建筑师事务所与O+A工作室近日公布了Uber旧金山新总部的设计方案。总部选址位于米慎湾社区约5.67hm2的空地上,建筑面积近40,000m2,包含分别高11层和6层的两座塔楼。方案提出了混合功能的布局,通过在底层引入商业、公共设施,并改善毗邻的交叉步行道,将自身整合入周围的高密度环境。建筑的交通流线和聚集场所容纳于特殊的“共有空间”(the Commons),形成了交错于小巷上空的3条玻璃连桥,对社区船运交易的历史做出了回应。建筑内部则通过一系列“小邻里”进行组织,并经由共享的服务与合作办公区域连通。该项目将于2018年初投入使用,届时3000名Uber员工将入驻新总部(图31)。□

31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