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加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预防和惩戒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5-12-23 04:04廖志强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作弊新加坡诚信

许 南,廖志强

(湖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410081)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屡见不鲜。从学校的期末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到计算机“国二”考试等,都无一例外地充斥着作弊的不良现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上,诚信被列为其中重要一条。而考试诚信作为大学生个人诚信的重要内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 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基本情况

在现代,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众多国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教育问题。通过文献调研,笔者发现国内学者专门研究国外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文章很少,仅见许桂清研究了中美俄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1]。其他学者如郭洁、郭宁研究了美国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2];马玉超、柯宝红研究了美国大学生学术欺骗问题[3];邓磊、崔延强研究了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4]等,他们都只在研究国外学术诚信问题上谈到了一些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而很少涉及研究国外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预防与惩戒机制以及对我国的借鉴,这为本文开展研究留下一定的探索空间。笔者通过文献的调查、整理和分析,得到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基本情况,具体见表1。

表1 我国大学生考试作弊基本情况表

二 日本、新加坡大学生考试诚信建设的经验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有许多发达国家的诚信教育做得比较成功。在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国家首推日本和新加坡。这两个国家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相对比较少。同处亚洲,为什么他们的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就相对较少呢?是什么制度和机制保障了这两国考试诚信的良好效果呢?为此,本文对日本和新加坡两国进行重点分析和研究,总结和归纳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大学生开展诚信考试教育有所帮助。

(一)日本“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

日本是一个与我国有着历史渊源和密切联系的国家,其大学生诚信教育建设非常成功,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象很少。同处东亚国家,仅隔一海,为什么中日大学生考试诚信问题差别如此之大呢?笔者通过文献调研和思考,归结出日本诚信考试的内在机制和成功经验(见图1),总结为“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

图1 日本“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模式”

家庭在诚信教育中扮演着启蒙的角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是诚信教育的第一道防线。日本的父母言传身教,从小就教育孩子“不许撒谎”,给孩子灌输诚信的思想。因为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受父母行为的影响,所以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按照父母的行为行事。这样,在父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影响下,孩子的诚信观便从小开始养成。

学校在诚信教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诚信教育的第二道防线。一般通过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中学的诚信教育主要体现在校训上,如泰星中学、横滨翠陵中学、东京文京女子中学都把诚信作为校训。大学主要通过“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来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观。“课程教育”通过把“道德实践课程”作为大学生的必修科目来加强诚信教育,这在日本文部省出台的《学习指导道德篇》已经明文规定。“实践教育”主要强调大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课外实践活动,其主旨是崇尚“从做中学”,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加深入理解和固化诚信观念。

社会在诚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补充完善的作用,这是诚信教育的第三道防线。社会教育主要是把企业、公司作为主体,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管理、约束和规范,从而达到人人讲诚信的目的。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上,很多企业把诚信作为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

(二)新加坡“中国儒家文化渗透的课程教育+覆盖全社会的品格教育”

在亚洲国家里,除了日本以外,新加坡的诚信教育也做得好。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情况较少,这主要得益于它的诚信教育普及得好。通过研究,笔者探索和总结出新加坡诚信考试的内在机制和成功经验(见图2),即“课程教育+品格教育”机制。

图2 新加坡“课程教育+品格教育”内在机制图

中国儒家文化渗透的课程教育,主要通过在大学里设置专门的课程讲述中国儒家道德规范来实现诚信教育的渗透。它的特色在于以“东方诚信观”课程教育为主,以“西方诚信观”课程教育为辅。

覆盖全社会的品格教育,主要通过构建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来实现。在大学范围内,主要通过三步完成:第一步,向学生展示诚信行为,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第二步,以平等的姿态和学生交流,传播诚信观念;第三步,对非诚信行为进行惩戒[6]。这里的惩罚很轻,重点在于合理劝说和说服,从而使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强化诚信观。简言之,就是“轻惩罚、重劝说”。在社会领域,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诚信教育:一是立体的诚信教育网络结构,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体合一的网点监测保障学生诚信意识不受侵蚀;二是积极利用网络等传媒大力宣传诚信观念,在思想意识上强化学生的诚信观。

三 日本、新加坡大学生考试诚信建设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一)强化大学生“诚信课程教育”

在日本和新加坡,它们都注重利用大学课程教育来塑造大学生的诚信考试观,而且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基于此,我国可以借鉴和仿照这两国的共同经验,利用我国的特色资源开展大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工作。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利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构造独具特色的中国式诚信教育课程。新加坡利用我国的儒家思想文化开设儒家道德规范课程,并以此来进行诚信观教育,以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对我国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因此,我国应该利用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且独有的传统文化(如儒家文化)开展大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可开设“儒家文化与诚信观”的课程,并且把这门课定为全校必修课。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弘扬国学和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儒家思想塑造和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考试观。

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儒家文化与诚信观”课程是理论学习和课堂教育,这是大学生诚信课程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开展形式多样的诚信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大学生诚信课程教育的扩展与延伸。例如可以通过诚信教育知识竞赛、诚信考试系列讲座深化对诚信考试的认知;通过成立诚信考试社团宣传诚信考试的重要性和作弊后果的严重性;通过对诚信考试的先进榜样和作弊考试的反面典型的公示,强化学生对诚信考试的理解。通过多种多样的诚信教育课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诚信考试观念,以此来减少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可能性。

(二)建立覆盖大学、家庭和社会的动态一体的诚信教育监测网络

大学生诚信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在思想层面帮大学生树立诚信考试观,其宗旨是让大学生在意识上不想作弊。但这样还远远不够,对于那些有作弊的苗头和倾向以及有作弊行为的大学生而言还必须实施动态的监测。动态监测的目的是让这些大学生不敢作弊,因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监测。新加坡正是由于有这样完善的动态监测系统才保证了大学生的诚信考试意识不被侵蚀,所以大学生作弊的现象比较少。对我国而言,建立大学、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动态监测网络需要三方共同的努力。大学是主体,家庭是补充,社会是辅助。大学要和家庭做好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社会要发挥媒体对于诚信考试的正面宣传作用,对作弊比较严重的行为也要真实地曝光,以发挥警示的作用。

(三)用制度构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惩戒机制

建立健全严格的大学生考试诚信惩奖机制,对那些遵守考试诚信规范且表现良好的大学生要进行公开表扬,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对于那些考试作弊的大学生要进行一定的惩罚。在新加坡,对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非诚信行为的惩戒最主要的方式是“轻惩罚、重劝说”。由于我国和新加坡的文化差异和具体实情的不同,这种方式对我国的适用性有限,但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那些初次考试作弊的大学生来说,应当“轻惩罚、重劝说”,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而对那些多次考试作弊且屡教不改或者作弊情节严重的大学生而言,这种劝说的作用就十分有限,必须要采用一定的惩戒手段进行约束,对这种学生应该“重惩罚、轻劝说”,依据作弊情节的轻重程度采取不同的惩戒手段,比如全校通报批评、取消考试成绩、取消评奖评优的资格、撤销其在校担任的职务、取消助学贷款资格、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情节十分严重者)等。

(四)重视家庭诚信教育的作用

在日本,大学生考试作弊情况之所以很少,很大一部分是因为父母的家庭诚信教育。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身体力行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对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塑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影响是最原始的也是最长久的,而良好的家庭诚信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开端和起点。现在很多大学生思想不够成熟、社会阅历较少、责任意识相对淡薄,需要在进入社会前养成良好的诚信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都离不开父母的家庭教育。大学生诚信考试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庭的诚信教育,所以要充分发挥家庭诚信教育的作用。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诚信道德意识,并以此来引导和教育孩子。其实,有一些大学生考试作弊与父母缺乏正确的诚信道德意识引导有关,因为家庭和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其次,父母要转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不要过分看中所谓的“分数”,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教会孩子如何真正“做人”,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转移到既关注成绩更关注孩子做事、做人上来。最后,父母一定要讲诚信,言行一致,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

四 结语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高校和教育界不得不面对而又难以根治的顽疾。多年来,学界、教育界、政府都做了很多工作和努力来处理这个难题,但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近邻日本和新加坡为例,探讨其大学生诚信考试的成功经验,得到一些启示,并借鉴这些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大学生诚信考试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1]许桂清.中美俄大学生作弊问题比较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2(11):65-66.

[2]郭洁,郭宁.美国传统名校是怎样捍卫学术诚信的:普林斯顿大学本科生学术规范管理制度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7):76-79.

[3]马玉超,柯宝红.美国大学生学术欺骗行为及其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3):5-10.

[4]邓磊,崔延强.美国大学诚信教育制度体系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1(3):11-16.

[5]韩述娟.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9):4-5.

[6]刘蕾.美国、日本、新加坡大学诚信教育及对我国大学诚信教育的启示[J].武夷学院学报,2013(6):19-22.

猜你喜欢
作弊新加坡诚信
作弊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有人要你帮忙作弊怎么办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