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收储不尽人意   政策取消大势所趋 
——扭转猪市将靠“无形之手”

2015-12-27 06:04虞丽娜
猪业科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冻猪肉猪价盐城

虞 华,虞丽娜

(1.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江苏 盐城 224005;2.江苏省盐城邮政局,江苏 盐城 224005)

猪肉收储不尽人意   政策取消大势所趋
——扭转猪市将靠“无形之手”

虞 华1,虞丽娜2

(1.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江苏 盐城 224005;2.江苏省盐城邮政局,江苏 盐城 224005)

国家冻猪肉收储政策自2009年6月启动以来已届5年半,至2014年底已历经13次冻猪肉收储工作。国家都是在生猪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的关键时刻,果断地启动中央冻猪肉收储预警预案,希望能够力挽狂澜,因此,现在每当养猪业遇到困境之时,大部分养殖户都选择忍耐,等待国家救市。然而,近年来 “让猪价市场说了算”的呼声此起彼伏,希望政府少些干预,更多地让市场通过自身供需调节的功能逐步实现猪价平稳。

生猪价格;盈亏平衡点;压缩产能;市场规律

应该说,2014年我国生猪市场的现状是生猪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市场表现,再加上一些屠宰厂故意压价,养殖户无可奈何。目前,国内母猪淘汰现象不断增加,许多散养户无法继续支撑已纷纷退出市场。有行业内人士质疑,为什么国家迟迟不采取行动?国家冻猪肉收储何时再启动?

1  我国冻猪肉收储政策出台的背景

在2006年至2008年间,国内的养猪业由于疫情的影响,生猪市场经历过几次较大幅度的波动。2006年5月,华东地区开始出现猪无名高热病,当年9月,农业部宣称猪高热病元凶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株”,并研制推广疫苗。至2007年年底,猪高热病席卷全国,被称为中国养猪史上的一场浩劫,至今仍影响着国内养猪业。有大量的猪在这场疫病暴发中死亡和被销毁。国务院于2007年7月30日下发《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提出积极推进能繁母猪保险。进入2007年,高热病产生的后果逐渐体现,猪价出现了罕见的暴涨。然而,从2008年3月到2009上半年,由于此前能繁母猪大量增加,生猪出栏量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猪价由历史最高位跌破红线迎来一个暴跌潮。到2009年5月底,全国生猪出栏均价甚至跌破10元/kg。2009年1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2009年6月份,国家发改委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随着对生猪市场特别是生猪价格周期的深入认识,2012年5月1日,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发布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新的调控预案与2009年预案最大的差别在与新预案既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降,同时也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上涨。该政策的初衷在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

2  我国历年冻猪肉收储情况

国家冻猪肉收储政策自2009年6月启动以来已届5年半,至2014年底已历经13次冻猪肉收储工作。

2009年6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收购前,猪粮比价已经连续4周低于盈亏平衡预警点,生猪价格为2006年11月份以来的最低点。收储后,有效扭转了猪价过度下跌的势头。事实证明,国家收储政策对于市场调控还是非常见效的。

2010年,相比于前一年,国家明显提前了2个月启动冻猪肉收储工作,共启动了6次,这也能够反映出当时生猪市场价格不妙。

2011年,国内生猪市场价格未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趋势,整体态势良好,因此国家未启动冻猪肉收储政策。

2012年,我国生猪价格总体呈持续下跌走势,4月中旬全国平均猪粮比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不少地区猪价跌破14元/kg的成本价,通过2次启动冻猪肉收储,猪价得以稳定在14元/kg以上。

2013年5月初,国家在猪粮比价连续4周跌破6:1的盈亏平衡点之后,立刻启动了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

但是进入2014年,行情显得颇为特殊,旺季不旺让猪价一路跌到冰点。春节后,生猪价格一路探底,比以往任何一年下降的速度都要快,猪粮比价跌破5:1,低于盈亏平衡点整整1个点,养猪业整体处于深度亏损中。2014年第1批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竞标于3月27日展开。此次收储冻猪肉数量为6.5万t,收储的重点区域是东北、华北、华东,其中东北、京津、河北冻库收储占到18.9%,山东冻库占到20%,湖北冻库占0.03%,代储单位是湖北宝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像以前的收储一样,此次收储对生猪价格的提振作用依然有限。短期来看:收储后生猪收购价格继续维持下降趋势,4月中旬全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10.40元/kg,比3月底下降近0.31元/kg;但降幅有所放缓,4月份全国生猪平均收购价格降幅在0.10元/kg左右,而2—3月份的周平均降幅在0.25元/kg以上;从各地区来看,收储对北方地区的提振效果要好于南方。与3月底相比,4月中旬东北地区生猪价格小幅上涨0.07元/kg,华北地区下降0.19元/kg,华中下降0.46元/kg,西南下降0.38元/kg,华东下降0.52元/kg,东南下降1.01元/kg。4月30日开始的2次国储虽然数量并不是很大,只有8.8万t,但给予了市场较大信心支撑,养殖户看好后市,出现“卖跌不卖涨”、压栏惜售现象。养殖户面对涨势对猪价后期走势信心倍增,压栏情绪愈加严重。“五一”一波报复性上涨行情使得猪价“破七奔八”了,2014年5月20日全国生猪平均出栏价格已涨至13.41元/kg,比4月20日上涨28.7%。

表1 2009—2014年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一览表

可以看出,历年来国家都是在生猪价格低于盈亏平衡点的关键时期,果断地启动中央冻猪肉收储预警预案,希望能够力挽狂澜,在市场调控一般失衡的情况下,国家政策调控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救市作用,因此,现在每当养猪业遇到困境之时,大部分养殖户都选择忍耐、坚守,等待国家救市。

3  收储政策对猪价中长期影响有限

图1 2010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各月走势图

图2 2011年以来各月全国生猪存栏数比较

图3 2011年以来各月全国能繁母猪存栏数比较(万头)

中央储备冻猪肉收储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养殖户发现,收储的作用越来越有限。事实上,冻猪肉收储很大程度上是起心理干预作用,由此来提振市场信心。但这种干预对新进入的散养户还有点效果,养猪年份长的养猪户和企业 “久经沙场”,已经有了“免疫力”,对他们起不了多大作用。在国家实施的13次收储中,生猪价格继续下降有5次,生猪价格的涨幅小于或等于3%的有5次。不难看出,国家冻猪肉收储只是在短期内抑制了生猪价格继续下降或减缓了生猪价格的降幅。对生猪市场起到了一定提振作用,减轻了生猪养殖户的压力。但是,也可以看出,一轮又一轮的冻猪肉收储发挥的作用是相当短暂的,而且其效力越来越小,呈现效果也越来越慢,如此的提振作用近乎杯水车薪。由于收储规模占国内总消费量水平极低,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生猪、猪肉的供需形势,因此对猪价的中长期影响非常有限,往年出现收储刺激生猪价涨是因为几次收储时点正好与5—6月猪价季节性反弹的节点重合,若国家频繁收储托市,使养殖户对政策产生依赖,反而会导致补栏量上升,不利于供需结构的改善。养猪行业人士认为,这一政策主要作用在于稳定猪价,对提升猪价效果有限。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9月底生猪存栏46 547万头,同比减少2.1%。1—9月份全国生猪出栏51 894万头,同比增长2.9%。前三季度全国猪肉产量3 972万t,同比增长3.3%。2014年11月19日,农业部公布了2014年10月份4 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10月底生猪存栏同比下降6.5%,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0月份同比下降11.3%,已经连续8个月低于《生猪调控预案》中下降5%的预警值,能繁母猪存栏2013年9月份以来连续14个月下滑,降至近5年的最低点。这些数据说明政府想让“无形之手”来调节猪市已见成效。

4  取消猪肉收储政策将是大势所趋

实施冻肉收储政策的初衷在于促进生猪生产平稳健康持续发展,防止市场供应和价格大幅波动,但行业人士对其影响却褒贬不一。从收储行动对当时猪肉市场价格的直接影响看。中央储备冻猪肉确实减少了一定时期的猪肉供给量,在需求量几近稳定的情况下,收储行为通过改变供求关系使得猪肉价格止跌上涨。但国家冷库的储量有限,仅占猪肉产量的极小部分,政府收储行为对猪肉市场供求状况的改变非常小。事实上,冻猪肉储备的启动并没有对低迷的猪价有多少刺激作用,国家储备对于巨大的市场,只是杯水车薪,实际意义在于稳定了猪价。把国家冷库全放满猪肉的话,也就是60万t,这还是一个不可能的最大数值。而国内猪肉消费量一年是5 000多万t,一般而言,只有储备肉占到总量的20%时,才能解决猪价大幅波动的问题。一方面,收储使生猪价格维稳,导致部分养殖户惜售心理增强,生猪价格的下降周期将延长;另一方面,收储后,生猪价格小幅上涨,部分养殖场看到国家对生猪市场的扶持和支持,信心增强,部分本来准备退出或减少规模的养殖场继续坚持,不利于过剩产能的减少。按照以往规律,生猪养殖企业经历4~6个月的严重亏损,将会进入加速淘汰母猪数量阶段,从而有望迎来下一波周期。如果养殖企业严重亏损时期只有2~3个月左右的时间,母猪去产能刚开始,此时猪价上涨及收储将延长养殖户的忍耐期限,不利于生猪价格周期拐点的形成,等待时间或将被拉长。

近年来,每当讨论猪价“过山车”的问题时,“让猪价市场说了算”的呼声此起彼伏。此声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希望政府少些干预,更多地让市场通过自身供需调节的功能逐步实现猪价平稳。有专家指出,“商品猪”本来就是商品,价格就应该由市场这只无形手来调节,而不是政府这只有形手来调控。现在养猪户很多不再是农民了,而是商人,他们养猪就是为了赚钱,想赚钱就有风险,也应该承担风险,如果养猪不赚钱了,他们的钱自然会改投到其他地方,这样就不会出现生猪产能过剩了。由于政府需要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两者利益”。猪价要实现“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继续坚持市场定价原则,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与政府补贴挂钩的改革,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消费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改革粮食价格,让市场说了算,既照顾低收入阶层,又照顾农民利益。2014年,启动东北和内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所谓目标价格补贴就是国家将按照农民的种植成本加基本收益,确定一个目标价格。是否进行补贴将由市场价格决定,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应发补贴。目标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距就是国家应该发放给农民的补贴额,这个补贴是不是每年发,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差额是发给农民的,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补贴,这就是现在实行目标价格制度跟以前的临时收储政策的重要区别。据了解,2014年我国取消了连续实行3年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除了新疆试点的区域之外,棉花补贴也将推广至长江黄河产区。由此看来,取消猪肉收储政策、实行目标价格补贴将是大势所趋。

5  未来猪业的发展方向

供大于求,生猪市场遭遇市场规律绞杀,进一步说明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迫切。走规模化养殖道路可以较好地解决生猪养殖散户无定价权、势单力薄、养殖成本过高的缺陷,应通过并购重组或组建合作社等形式,组建区域性或全国性的中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有计划的生产和销售,并且在行业低迷中优化品种、淘汰落后产能,等待行情复苏。从国家财政对生猪养殖的补贴方向和力度来看,中央是更偏向于补贴规模化的养殖场,尤其对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建设更加支持和重视。未来养猪业将朝着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家庭农场化养猪场和大型猪场将是重要的养殖形式,养猪业正在全面重视制约养猪业效益的五大因素:品种、营养、疫病、环境、管理。养猪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也在逐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养猪业当务之急,一是压缩产能,二是做大做强。现在养殖户已不能过多指望政府来救市,而应适应正常的市场淘汰规律,这其实是一个行业洗牌的过程,而生猪价格越低,洗牌的速度越快,市场规律就是减少政府直接干预,让市场成为调控的主要力量。

业内人士认为,让市场来调节,不代表政府不插手,实际上这代表了新一届政府经济思路的转变,不再是直接拿钱补贴,更多的是通过价格、通过市场来调节。无可非议,市场的调节杠杆依旧是供需关系。在市场调减生猪过剩产能的同时,政府应该保持密切关注,避免出现产能淘汰过度,影响到猪肉的正常供应。只有供求保持平衡才能防止价格出现大涨大跌,国家应该建立和完善中国生猪市场信息体系,准确地掌握存栏量、存栏结构、消费量、价格信息等数据,并及时、统一、透明、精准的发布,如此一来,养殖户就不会再去“赌行情”,避免“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

2014-12-11)

虞华: 男,1963年出生,江苏盐城人,大学本科,国家统计局盐城调查队副调研员(副局长),高级统计师,盐城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工作30多年来一直从事民生价格调查及研究,每年都有多篇农产品价格走势分析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研究方向为价格统计调查与价格理论研究,E-mail:yccddyh@126.com

猜你喜欢
冻猪肉猪价盐城
猪价见底了吗?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从盐渎到盐城——盐城命名记
非遗盐城
三个关键词,读懂盐城这座城!
商务部:春节期间每周都将投放2万~3万吨储备肉
国家统计局:2月中旬生猪价格较上旬涨2.6%
“东方湿地之都”——盐城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