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创财政监督新局面

2016-01-01 07:15滕国华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信息化手段

文/滕国华



浅析如何以信息化手段创财政监督新局面

文/滕国华

摘要:现阶段,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财政管理实行改革,跟上信息化财政建设步伐。单位预算、国库统一制度等多项财政的改革,都需要快捷、高效的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系统进行支持。所以,积极进行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活动,高效运用相关“金财工程”应用平台,继而在该平台基础上的建立财政监督,这是国家财政管理机制发展中关键的环节。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财政监督;财政监督信息化

国家财政为公共权力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财政监督属于一项基础性的财政职能,可以对国民收入配置中涉及的相关政府职能工作进行系统性反映,同时对其进行约束、规范。财政监督同时也属于重要的财政工作和关系,在国民经济监督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财政是国家正常运行、有效执行自身职能物质保障。现阶段,财政和市场经济共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管理体系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完善和健全。

一、发展财政监督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提高财政监管效率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财政监督进行改革,通过建设财政监督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业务报警、可疑问题、检查数据等信息,满足财政日常监督、重点监督和专项监督的需要,使财政监督工作者从繁杂的手工检查和监督检查人员主观判断差异及监督检查力量相对薄弱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促进监督效率的提升,实现财政工作的数字化的发展。

(二)有利于实现监督资源共享

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财政监督进行改革,进行信息化的财政监督,可以有效应用网络高速、快捷的特点,提高工作效率。而通信方式实现网络化发展,推动了财政信息传递质的变化,大大加速了信息传递速度,也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信息质量,实现了监督信息共享,有利于信息的高效利用,可以实现资源集中调配,降低资本运转费用。

(三)有利于完善财政监督机制

财政监督实现信息化管理,可以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体系,从根本上规避财政腐败问题。信息化财政监督主要以财政科学化和系统化方面。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信息、专家、咨询等系统,需要多项经济分析工具,通过多项数据,实施财政资金使用追踪机制,进而开展核算、分析、预测等活动,由此进行智能化决策。

二、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监督业务未融入电子政务工程

“金财工程”属于我国一项电子政务工程,虽然已启动多年,但相关软件、网络本身就没有财政监督的功能模块和操作系统,造成财政监督仍然“手工化”的尴尬局面。但是在信息化监督推行的过程中必须处理下列相关问题:怎样高效将监督业务融进电子政务平台中;怎样实现财政监督信息同该工程之间进行有机的联系和互补;该工程的接口设在哪里、权限多大,以上都是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二)未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财政监督业务未实现信息化,也谈不上实现信息共享。信息共享能够提高财政监督效率。管理、政策、资金利用等信息一方面是监督的目标,另一方面是监督的根据。财政监督部门在对以上相关信息实现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开展有效的监督。这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式,构建高效、全面的信息网络,及时、快捷的对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反映,对部门单位工作实施跟踪监测,增强财政监督工作效率。

(三)软硬件建设相对薄弱

财政监督信息化发展必须将财务和计算机软件进行有机结合,但是缺乏这两个领域的高素质人才。软件开发效率低,难以满足财政监督工作的进程,管理模式缺乏成熟软件系统,缺乏专业的维护体系。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对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加强建设,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优化,促进网络性能的提升,并充分发挥网络积极作用,继而推动信息化应用,努力实现无纸化办公,深层次发掘网络对监督效率提升的潜能。

(四)缺少完善的财政监督信息化配套制度

信息化改革对于财政监督而言属于革命性的变革[1]。然而信息化建设不单是形式和手段的问题,还需要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障。但目前缺乏完善系统的制度,来指导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所以,在信息化推动进程中,必须对财政监督相关制度加强完善和合理,对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体系进行合理的完善,明确部门内部各个岗位的具体职权,进行科学的分工,建立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三、财政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措施

(一)开展电子化财政监督

其一,有效整理、应用信息化资源,积极构建电子化监督信息机制。现阶段,“金财工程”逐步推动应用,财政部门内部逐步建立了预算管理和编制、政府购置、办公自动化系统,同时还应积极建立预算集中支付、电子支付、财政税收征收系统[2]。其二,充分应用信息资源,开展电子化网上监督的业务。这要求完成业务代码化分类,业务工作流程化、统一化,数据实现数据库化管理,同时利用数据交换、信息网络等技术,进而达到财政工作的数字化。由此可以对财政预算落实进行加强,可以很好的规避财政资金被占有、非法挪用、截留情况,极大的约束、规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国库资金收付、单位财务核算、资产动态变化等活动,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

在信息化监督推动的进程中,必须扩大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信息共享体系,财政监督部门可以及时、全面了解各部门单位各项资料,有利于监督工作的进行。另外,对于监督检查以及处罚情况向各个部门进行反馈,进行双向沟通联系,可以有效推动财政监督的管理和改革。确保一切业务信息对监督部门进行公开,以确保部门及时获得相关信息。这就要求各个机关积极执行监督活动,认真完成抄送文件、

下接(第28页)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信息化手段
强化财政监督工作措施分析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依托信息化手段凸显科学课堂精彩研究
简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谈语文课堂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
信息化手段在“做、学、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实践
信息化手段在《空乘化妆技巧》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财政监督的难点及对策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一次信息化教学单元设计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