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管理对策

2016-01-01 07:15金辉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管理对策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文/金辉



高校财务风险的有效防范与管理对策

文/金辉

摘要:伴随着高校教育规模的扩增,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新内容、新特点,财务风险也随之扩大。本文在分析高校面临主要财务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就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管理;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教育规模、基建规模在不断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和投资方向也越来越广泛,这就无形中扩大了高校的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同时,由于有些高校的财务管理观念相对滞后,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致使高校的财务工作存在管理风险。对此,高校领导以及财务管理部门必须对财务风险给予更高重视,充分认识到自身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及时采取针对性的防范与管理措施,确保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安全、规范和有序。

一、高校财务风险表现形式

高校财务风险是指高校在运营过程中因资金运动面临的风险[1]。主要表现在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财务管理风险三个方面。

(一)筹资风险

随着高校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很多高校都在加大筹资力度,所以筹资风险也在随之上升。高校的筹资主要分为主权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两种形式,前者主要依赖于国家的财政补贴、学生缴纳的学费与住宿费等,这些资金不用归还和支付利息,可以作为高校的永久性资金来使用;后者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等举债形式进行筹资,所以不仅需要到期归还本金,还需要支付较高的利息。而高校的主权性筹资通常只能满足高校的日常运营与管理工作,对于一些中长期的基建项目建设和大型教学设备的采购,通常要依赖于债务性融资,具有融资规模大、偿还周期长、投资见效慢、利息成本高等特点。债务性融资相对预期现金流量产生的时间而言,存在着债务性筹资风险,同时在偿还周期内,还可能面临利率上调而导致还贷利息上升等财务风险,可能会对高校后期的财务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2]。

(二)投资风险

高校的投资主要分为对外投资与对内投资两种形式。在对外投资方面,高校的投资额基本是集中在对外学术交流等少数环节,所以基本不存在对外投资风险。在对内投资方面,目前高校主要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实验设备的采购,由于这些基建项目和采购项目的投资额比较大,常常超出高校正常的资金承受能力,所以容易造成高校的资金周转困难,即便高校可以通过银行贷款等途径弥补短时间内的资金空缺,但往往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利息,学校在后期的财务管理压力仍旧比较大。如果高校在前期不进行认真、全面的投资分析,将会存在很大的投资盲目性,同时预算管理不到位,也会在无形中扩大高校的投资风险。

(三)财务管理风险

高校作为一个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不像企业那样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并且对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的依赖性比较大。但是由于有些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对忽视,在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很大的滞后性。同时,有些高校的财务管理机构比较冗繁,在岗位设置和财务人员配备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导致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比较低,并且存在很多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的财务管理风险。

二、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高校财务风险多元性、复杂性趋势的加强,有些高校仍旧依赖传统财务经验开展财务管理活动,没有树立全员管理和现代管理理念,导致高校在投资管理、现金管理、资金使用等环节缺乏财务风险防控意识,也没有采取正确的财务管理措施,无法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控。例如,有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入,对财务风险测算技术掌握的不够熟练,所以很难对学校的潜在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测,也无法采取有针对性的财务风险防控策略。

(二)财务管理与监控机制不健全

财务监管制度不健全、财务决策过于随意化、电算化系统相对落后等,都会影响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同时,有的高校还没有针对现代财务管理活动建立起规范、有序的财务控制流程,在财务执行环节存在很大的财务漏洞,这就有可能会造成高校资产的无序流失,也为财务腐败行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不利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预算管理不到位

随着高校竞争压力的增大,有些高校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始盲目扩大办学规模,不断增加银行贷款,以便应对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上涨和教学资源相对紧张之间的矛盾。但是教学楼、实验室、地皮等教育配套设施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具有较大的持续性,在政府财政拨款及高校收入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很多高校的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和有效,最突出的便是预防管理措施不到位,可能会造成高校财务现金流的断裂,无法对财务风险形成有效防控。

三、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对策

(一)增强财务风险控制意识

要想提高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能力,必须强化现代财务风险控制意识,时刻保持对财务风险的警觉,将财务风险控制纳入到高校的财务决策和财务规划当中,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先进性和全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财务决策失误,确保高校各项财务管理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3]。同时,在高校教育与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大背景下,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的大小是成正比的,这就要求高校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必须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财务管理原则,保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资源建设的合理性,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利益而忽略财务风险,要提高现有财务资源的使用效率,确保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运行。

(二)健全财务管理与监控机制

下接(第40页)

猜你喜欢
管理对策财务风险财务管理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如何应用管理会计
国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中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及其管理对策
国有风险投资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研究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浅析电力多经企业的现状及其管理对策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医药企业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与风险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