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2016-01-01 07:15孙茜泓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文/孙茜泓



浅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

文/孙茜泓

摘要: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发布实施以来,各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为了克服内部控制建设的诸多问题,提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内部监督

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通过建设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来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内部控制的研究与实践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的内部控制系统,因此,如何建设和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各单位内部经济和业务活动,防止内部权力滥用,是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含义及意义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含义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等三种手段来实现对经济活动风险的防范和管控。该内部控制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理解,从静态方面来说,内部控制是行政事业单位为了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内部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五要素组成,具体表现则是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及落实这些制度所需要的一些控制程序和措施;从动态方面来说,内部控制是单位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为实现控制目标而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规范的过程。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性

自《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发布实施以来,各事业单位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是适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能够变单纯的事后监督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有助于事业单位提高防范风险能力,强化对内部权力运行的制约,规范事业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促进内部治理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制约和监督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二、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的内控知识,内控意识薄弱,认为内部控制建设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将内部控制建设简单化,而且领导并未直接参与到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来,对人力、物力方面提供支持不够,不能有效组织单位各个部门参与内部控制建设,内部控制建设流于形式,从而削弱了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本应发挥的作用。

(二)内部流程控制程度较弱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较分散,不能形成统一的体系。有的单位侧重单位层面内部控制,有的单位侧重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各个单位都是对当前矛盾凸现,亟需解决的问题加强控制,控制内容比较单一,不能形成单位的整体内控体系。另外,在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梳理单位业务流程,确定关键流程节点,按照内部控制目标制定符合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对单位的整个内部流程控制程度较弱。

(三)内部权力制衡程度不强

事业单位需要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而事实上,很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过程中,分级授权不够细致,造成权力有交叉,如果出现问题,很容易造成互相推诿,不能确定第一责任人,再有存在岗位长期不轮换现象,个别职工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且这些岗位没有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对单位的正常经济业务活动造成极大的危胁,而且有可能发生损害单位经济利益的事情。

(四)内部监督机制缺乏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内部监督是单位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事业单位本身内控体系就不健全,更谈不上内部监督机制,有些单位虽然设立了内审部门,但在执行内部工作任务时或多或少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和制约,工作的独立性得不到体现,再加上单位领导人对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机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对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来说,其核心在于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机制来防范经济业务活动中的风险,以实现各项任务的控制目标。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内部控制

根据相关规定,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的是单位负责人,因此,单位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采取积极的态度,并直接参与到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过程中,对内控建设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并责成单独设置内部控制职能部门或确定负责内控建设的牵头部门,以便在开展内控工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政府采购、基建、资产管理等部门的作用,保证内部控制建设能够有效开展和实施。通过单位领导人带领全员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主动参与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才能为内部控制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使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二)健全内控体系,强化流程控制

建立和实施一套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高单位内部管理水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企业有一套规范体系,而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制定单位内控体系,内部控制体系不成熟,因此,事业单位应在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健全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通过加强业务流程梳理,针对事业单位发生的

下接(第219页)

猜你喜欢
内部监督内部控制事业单位
刍议高职院校招投标工作内部监督与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发挥会计核算作用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新《预算法》实施后如何加强乡镇财政内部监督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