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

2016-01-01 07:15梁明贤
财会学习 2016年13期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

文/梁明贤



浅谈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

文/梁明贤

摘要: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市场,经济交往也愈加频繁。而我国财务人员队伍组成多数是核算人员,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财会人水平,不能适应当今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使我国财会人员的技术方面得到整体提高,更多地趋向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给我国会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WTO;会计人才;培养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人才战略”,为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向各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外国企业资本不断涌入我国市场。WTO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在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素质财务人员紧缺现象愈加突显。特别近几年来,我国的对外开放加大,我们中央政府号召国内企业走出,向国外发展,如高铁、石油、金融等等。摆在我们教育战线上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责任就更加重大和紧迫!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财务人员来完成。所以,所有的财务人员要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责任,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融入国际市场以后,我国国际贸易不断加大,现在,我国很多地方就连超市都有国外商人开设。而我国很多会计人员对外币会计的核算还不熟息,所以,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和工作技能培养方面必须做出不懈努力。特别注重具体业务处理能力的培养,加大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切实让学生能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能力,熟悉WTO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外语。然而,我国历来注重培养单一的、一般的核算型财务人员,以满足国内经济贸易的人才需要。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又如何办哪?在这里,谈谈我的观点:

一、努力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多年来,我们对会计教育要求太低,大多只为满足企业的一般记账、算账、报账的低、中层次会计人员的培养。而这些人,很难担当企业的高级管理和决策分析。当今国际贸易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在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模式下,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会计能力外,还要能够参与国际经济变化的分析、预测、决策和计划的企业管理。现在社会的变化,科学的发展,中央政府提出我国要构建与世界人才竞争的教育机制。可见,会计教育如何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全国各高校正努力找出自己的教学定位。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同样,教学质量也是学校的生命,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地位。所以,所有教育工作者一定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担当。这是国家的希望,人民的期待。我们国家是一个历史文明的大国,所以我们的教育定位:要立足于高水平,向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发展,展开我们的会计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学生业务精通,操作自如,能满足上市公司、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的人才需求,能竞得过国外同行的业务处理技能能力。

二、加大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一)做好教学课程的整改设置

以前,我们教学侧重于纯会计核算的专业内容,而对于相关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例如,财经英语,WTO的法律法规,要求不高。所以,我们要整合教学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一定从培养核算型向复合型转变;如果按原来教学框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难于担当在国际贸易自由化,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解决当今国际经济贸易业务的要求。特别指出的是,全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转变,没有亲身经历过这方面的实际工作。俗话说:见过不如做过,做过不如错过。就是说,缺乏操作能力。真正双师型教师不多,就是双师型也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使会计教育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接受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只有能造就更多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形成青蓝相继,人才辈出,才能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教材尽量选用高质量、实用的教材

我国会计专业教材五花八门,有的高等院校还自编会计实用用书,但是层次不一。比如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还有电子工业部出版社出版的《财务会计》,里面错误很多,很多学院老师、学生对教材很不满意,他们都渴望得到高质量教材。我认为,教材还是名校用的教材或者实践教学自己编的教材为最好。

随着我国入世后经贸业务的增多,我们的财会专业教材尽量内容全面,能与国际会计接上轨,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专业技术过硬,拥有丰富的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在剧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经贸业务频繁,很多外国会计师事务所纷纷进入我国市场,我国的会计团队要健全,要壮大,要能参与国内外竞争,势必先从教育入手,把选好教材作为首要前提。

(二)做好引导学生跨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学习

做好引导学生跨学科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是当下每一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弥补学生知识结构上的不足,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比如,给他们加大对经济、金融、投资、外语、营销、物流方面学科学习,让他们知识具备多元化,处理业务得心应手,打造出一批批高能力、复合型的会计人才。这是培养更多的强有力的复合型会计团队的必经之路。

三、挖掘教学潜力,改进教学措施,争取更多的教育效果

(一)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过去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各种启发教学,给学生养成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能力的主动性。借助如今网络化教学,对他们进行更多模拟案例实习训练,尽量选用具有代表性的综合国际案例内容给以分析讲解。

除此以外,加强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探讨。建立“学院、企业、家长”三方联合对学生教育培养,因为,时间是企业的效益;同样,时间也是学院的效益。

学生顶岗实习,改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与实际的断层,缩短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时间。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教育还不够重视学生实训培养,多采用封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很少接触实务,不少学生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后,总是这个不会,那个不行,只会核算报账,连简单的财务分析也不会写,很难满足工作需要!

然而,我国融入国际市场以后,如今,我们中央政府发出号召,要求全国人民都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情况下,会计教育要提高是必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不可。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灵活多样,克服过去“黑板式”的单一教学习惯。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化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教学。

同时,多给已毕业出去的学生回校汇报他们工作情况,让在校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新事物、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我们要克服单一的汉语教学,,力争用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任用能力,在与国际会计同行的竞争中得到锻炼和考验。

(三)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国际合作办学

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与日俱增。我们应该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吸取国外好的办学经验,改进和丰富自己的办学技巧,去除糟粕,汲取精华。现在,全国各高职院校正努力寻找自己的办学出路,要打造文化强国,首先,从教育入手。国外会计师团队已经涌进我国市场,我国的会计师团队也可以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除以上建议外,我认为我国自融入国际市场以后,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更是不可怠慢。而我国原有的相当多的会计人才水平还很低,需要我们积极不断地对这批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分批次,分层次加以培训。要培养出高水准复合型会计人才,首先,要有强有力的专业教师队伍,师资整体水平提高了,会计教育的效果就有希望了。这是我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期盼。

参考文献:

[1]田国林.对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结构的理论思考[J].上海会计,2001(8).

[2]]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2011(10).

[3] 刘学平,王南竹.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上接(第251页)养应该包含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学校可以通过将适度的实务练习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建立会计业务模拟实验室、建设会计专业的实践基地等教学活动将其贯穿于会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

与国外的大多数先进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要实现高水平的会计实践教学还需进行更大程度的努力。关于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转变师生教与学的传统观念

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和学生都需要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会计教学研究者和会计专业的授课教师都属于教师队伍的行列,教学研究者要不断地创新会计实践培养方案,而授课教师要向学生传授实践出真知的观念,引导学生在行动和观念上同时重视对会计实践教学的作用。另一方面,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带领下珍惜并认真体验每一次会计实践教学的机会,通过会计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不断地夯实和巩固已经掌握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

为了便于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学生进行实务操作和模拟实验方面的指导,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的同时也不断积累会计实践教学经验,使自身的会计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校也应该为教师的会计实际教学工作予以支持,通过考核的方式激励教师在互相比拼和竞争的良性氛围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实践能力。

(三)加大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经费投入

将计算机室单纯作为实验室是对高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鉴于高校自身财力有限的情况,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条件,设置相应的会计专业教研部门,通过对教材和教学案例的更新、实践环节投资力度的加强等举措,推动本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教学工作在就业日趋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变得举步维艰,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低下和教师队伍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更使得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成为制约高校会计教学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的巨大瓶颈。为了培养国际性的复合会计人才,需要高校构建科学全面的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需要教师队伍在端正教学目标定位、理清基本教学思路的基础上不断积累会计实践教学经验,也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并将会计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动手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只有这几大主体共同努力,才有可能扭转当前我国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方面的窘境,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1]孙蕾.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探讨[J].北方经贸,2013(3):173-174.

[2]彭宏超.应用型本科高校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探讨[J].现代企业,2014(3):60-61.

[3]李艳艳.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 (24):64-65.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西高校财会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探讨》课题编号:2013C220。

作者单位:(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会计人才培养
关于铁路会计人才培养的探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