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唤醒教师教科研的激情

2016-01-06 12:38彭冰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8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学研究校本

彭冰

教学研究工作是学校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教研能力也是教师普遍缺乏的工作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严重制约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现结合自己的教研实践,就学校教研员如何唤醒教师的教科研意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做法。

一、使教科研理念深入教师内心.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师加深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材编排的理解,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授课质量的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实现的,教研工作的效果往往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的。

教研工作有利于教师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用。教研的目的之一是教师获得教学的方法和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4年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曾经指出:“教育科学研究是认识教育规律的重要工具,是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教育科研是教育领域的第一生产力,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必须深入到教师的内心。

二、指导与引领教师教学研究工作

一要亲近教师,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教研员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亲近教师。亲近教师的目的主要是让教师在思想上对教育科研工作不排斥,进而能够接纳并积极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让教师能够品尝到自己在研究工作中的快乐,深刻体会到自己或者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意识到作为一名研究者所肩负的责任。长此坚持下去,教师对科研就会熳慢亲近,进而投入进去,由投入产生超越自我、以研为荣的强大动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二要引导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解决问题。“教无研而浅,研无教而空”。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教学难点和具体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破题。破题是开展教学研究、抓具体问题解决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比如,看图学文是小学语文课的一种常见形式。它是通过色彩鲜明的图画和具体文字的对照,表达对某一客观事物的反映和认识。这种特殊的课文形式怎么教?这就需要我们破题。

三要组织教师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的原则,开展小课题研究。这对于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促进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育工作,追求的是科研、培训、教研、教学的无痕迹融合,科研做牵动,校本教研是“扶手”也是阶梯,教育教学做“实验室”,实施“草根式”研究,由小课题生发,低起点,做一点,收获一点,使用一点,提升一点。让教师在循序渐进的实际参与中获得成功体验,进而生发继续参与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从而自主、持久地走在专业发展的轨道上。

四要激励教师在教育博客中开展教学研究。博客作为一种网络工具,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使人们可以跨地域、跨国家、跨领域地学习,得到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的博客总结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经验,记录了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灵感,反省了在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使教育教学更加完美。在博客上,教师可以与名师对话,与专家交流,与同行切磋,面对面地接触,心与心的沟通,让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可以更专业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教学。博客能使教师的教研工作从理论走向实践,再从实际走向理论,从而得到升华,而且博客上所记录的信息,无疑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第一手珍贵材料。

五要鼓励教师在书写教育日志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以教育日志为突破口,培养教师总结反思的习惯。通过写教育日志,培养教师坚持动笔、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把教育科研融为一体,相互促进。

六要以有效培训为主要外动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在校际、地区间进行经验交流、对话以及合作的研究,为教师搭建平台,使其在交流中吸收众人之长,互相启发、借鉴、学习、激励。

七要善于总结,指导实践。列宁讲:“总结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理论来源于实践,对实践又具有指导意义。引导教师学会总结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学会总结也是一种教研能力的表现。只有善于总结,才能有所扬弃,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三、引领教师教研之路的探索与思考

一是在课题中体验。多年来,四师的教师们在“有效课堂”、“中小学语文少教多学”、“能力生根”、“伊犁州十二五规划”等课题研讨中快乐着、成长着,也有着较大的收获。很多课题都顺利结题,课题研究使教师的专业技能得到了发展,也使教师的能力得到了助推。“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组的教师说,“我们虽然有些没有拿到证书或者荣誉,但收获却是丰富的,获得了宝贵的课题研究经验和教科经历。有了课题组这个载体,可以定期举行一些教科活动和课题活动,对自己的提高和成长无疑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是进行各类教学模式的探索,在探索中丰富科研内涵。引领教师们就日常教学的难点、热点、困惑点、精彩点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教学模式的探索。比如,师一中的“导学案”课堂教学;73团中学的“金山五步教学法”;64团小学的“五步三查”教学法;66团三中、71团中学的“杜郎口”教学模式以及民族学校的“古诗诵读法”、“阅读教学法”、“汉语识字法”等,大大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是以校本研究为活水,引领教师教科研创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充分挖掘地方自然资源、经济文化、民族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体现课程资源的地方性特色。在教育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引领教师挖掘本土文化,把社区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伊犁是个百年古城,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彩的少数民俗风情。四师教研员组织教师利用这一资源优势,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编印了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的校本教材《魅力家乡·我的伊犁》课程,还开发了《西域明珠》、《边陲重镇——霍城》、《草原明珠——新源》、《趣味语文》、《音乐的多样化》、《美丽的可克达拉》、《64团团史》等校本课程。

如今,以地域风情为主的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已成为我师的特色亮点,校本课程先后在各级教研活动中得到展示,并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教师由校内转向校外,由被动转向主动,由接受转向探索,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能力提高了。一群敢想、敢说、敢做的新时期教师在各类课题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 杨晶晶)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学研究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
爱是一种恒久的修炼——一名中学音乐教师的教科研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