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用皮痹复仁汤与甲钴胺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2016-01-10 11:46马艳锋董长河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传导黄芪神经

马艳锋 董长河

(河南省禹州市中医院 河南 许昌 46167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甲钴胺是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常用药物,但其疗效并不十分理想[1]。为了探讨为DPN患者联用皮痹复仁汤与甲钴胺进行治疗的效果,我院将98例DPN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为对照组44例患者应用甲钴胺进行治疗,为联合组5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的皮痹复仁汤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的98例患者均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DPN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4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3∶31,其年龄为34-78岁,平均年龄为(30.6±12.3)岁,其糖尿病的病程为2-28y,平均病程为(17.3±7.2)y。对照组44例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1∶23,其年龄为35-79岁,平均年龄为(31.5±13.4)岁,其糖尿病的病程为1.4-28y,平均病程为(18.3±8.5)y。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血糖的水平为其应用降糖药、胰岛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扬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055602,规格为1ml∶0.5mg)进行治疗,其用法是:0.5mg/次,1次/d,肌注,用药30d为1个疗程。为联合组患者在采取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应用笔者自拟的皮痹复仁汤进行治疗,其处方为:黄芪30g,生地20g,天麻、薏仁各15g,当归、桑皮、川芎、赤芍各12g,全虫、地龙、桂枝、红花、白芥子各10g,水煎煮,1剂/d,分早晚2次服下,用药3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分析其运动神经、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及临床疗效,并将其临床疗效分为以下级别:(1)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正常,进行肌电图检测的结果显示其神经传导的速度明显加快。(2)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进行肌电图检测的结果显示其神经传导的速度有所加快。(3)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及进行肌电图检测的结果均无改善,甚至其病情进一步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n(%)]

2.2 对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分析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联合组在进行治疗后其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快,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 对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分析(±s,m/s)

表2 对两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分析(±s,m/s)

注:组间比较,aP<0.05。

联合组 54 53.0±3.4a 47.5±5.6a 51.7±3.7a 39.8±3.0a对照组 44 45.2±4.3 38.6±6.2 42.3±5.2 30.4±2.0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营养代谢障碍、发生微血管病变、氧化应激反应是导致DPN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DPN属于“血痹、痹证”的范畴,其病因主要为气阴两虚、脉络瘀阻及血行不畅,应采用活血散瘀、通络益气的方案进行治疗[3]。皮痹复仁汤由黄芪、生地、天麻、薏仁、当归、桑皮、川芎、赤芍、全虫及地龙等制成。在此方中,生地有滋阴散热、荣筋生津的功效,黄芪有益气补中的功效,川芎、赤芍及当归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地龙有通络活血的功效,全虫、天麻有活血止痛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可取得修复糖尿病患者发生的周围神经损伤、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降低其血液的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等作用[4]。甲钴胺属于维生素B 12类似物,是临床上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常用药,具有促进髓鞘内脂质卵磷脂的合成、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提高神经传导能力、参与脂质、蛋白质及核酸的代谢、加快细胞髓鞘的形成等作用[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联合组在进行治疗后其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及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较快,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用皮痹复仁汤与甲钴胺进行治疗可取得确切的效果,能显著加快其神经传导的速度,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孙慧霞.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23):307-308.

[2]黄连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21):95-97.

[3]梁波.消痹通络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5,31(2):123-124.

[4]周俊娣,刘凤阁.自拟方皮痹复仁汤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2例疗效观察[J].西部医学,2013,25(2):190-191.

[5]韩进军.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甲钴胺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5):849-850.

猜你喜欢
传导黄芪神经
Huangqi decoction (黄芪汤) attenuates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via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in 5/6 nephrectomy mice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神奇的骨传导
黄芪是个宝
充分发挥银行在政策传导中的作用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神经”病友
PI3K/AKT/Bcl-2凋亡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