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2016-01-10 11:46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双侧硬化斑块

沈 蕾

(故城县医院彩超室 河北 衡水 253800)

糖尿病是临床上内分泌科的常见病。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为了进一步探讨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笔者对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例糖尿病患者和同期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42例健康人。我们将4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将42例健康人作为体检组。糖尿病组患者的病情均符合WHO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且均经实验室检查得到确诊。在糖尿病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7例。他们的年龄在45岁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3±1.12)岁。在体检组人中,有男性28例,女性14例。他们的年龄在40岁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49±1.25)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为这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方法是[3]:(1)使用西门子牌ACUSON SC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受检者进行检查。该超声仪探头的频率为7.5~10.0MHz。(2)协助受检者取平卧位,然后对其双侧股总动脉、双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双侧胫前动脉和双侧胫后动脉进行超声扫描。

1.3 观察指标[4]

检查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斑块的形成率、下肢动脉的狭窄率、双侧股总动脉、双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双侧胫前动脉和双侧胫后动脉的IMT值。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SPSS18.0软件包对本次实验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x²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率和下肢动脉狭窄率的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的形成率为85.71%(36/42),其下肢动脉的狭窄率为66.67%(28/42)。体检组人下肢动脉斑块的形成率为9.52%(4/42),其下肢动脉的狭窄率为2.38%(1/42)。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的形成率和下肢动脉的狭窄率均明显高于体检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斑块形成率和下肢动脉狭窄率的比较 [n(%)]

2.2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IMT值的比较

糖尿病组患者双侧股总动脉、双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双侧胫前动脉和双侧胫后动脉的IMT值均明显高于体检组人,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细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研究对象下肢动脉IMT值的比较 (mm)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斑块的形成率和下肢动脉的狭窄率均明显高于体检组人,其双侧股总动脉、双侧股浅动脉、双侧腘动脉、双侧足背动脉、双侧胫前动脉和双侧胫后动脉的IMT值均明显高于体检组人。

综上所述,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1]王英,安振东.彩超对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3):266-267.

[2]蒋林.研究彩超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评估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准确性和特异度[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2):17-18.

[3]黄文君.彩超应用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与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55-56.

[4]刘天宇,刘文静,李俊峰等.彩超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96-97.

猜你喜欢
双侧硬化斑块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