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对其眩晕症状的影响

2016-01-10 11:46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耳穴头部我院

梁 丽

(河北省廊坊市中医医院 河北 廊坊 065000)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此病患者常可出现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的范畴,此病是因患者情志不遂、饮食不节所致。过去,临床上多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但效果一般。最新的临床实践表明,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其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眩晕的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1月~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 例高血压患者。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眩晕的诊断标准。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①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患者的收缩压(SBP)>140 mmHg ,其舒张压(DBP)>90 mmHg。②正在服药、血压正常的高血压患者。③患者的年龄在35~70岁之间,其高血压病程在1~20年之间。我们根据护理模式的不同将这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每组各有40 例患者。在常规组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他们的年龄为(52.28±15.13)岁。在中医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8 例,他们的年龄为(53.15±16.0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治疗期间,我院对常规组患者进行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等常规护理,对中医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方法与常规组患者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护理。进行中医护理的方法是:

1.2.1 采用耳穴贴压法进行中医护理 用浓度为75%的乙醇对患者的耳廓进行消毒处理。将王不留行籽贴压于患者一侧耳的神门穴、肝穴、脾穴、肾穴、降压沟穴、心穴、交感穴等穴位上(每次选4~5个穴位即可),用胶布进行固定。在夏季可将王不留行籽持续贴压于患者相应的耳穴处1~3天,在冬季可将王不留行籽持续贴压于患者相应的耳穴处3~5天。可在两耳上交替进行穴位贴压。在为患者使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后,可采用以下方法对其进行耳部按摩:护理人员将其食指、拇指分别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质,采用缓、轻、重三种手法对患者相应的耳穴进行适度地揉按、捏压,以其耳廓出现酸、麻、胀、热、痛的感觉,且其能够耐受为度。每日按压患者的耳穴3~5 次,每次按压1~2min。可指导患者每日采用此法自行按摩耳部。应连续进行耳穴贴压、按摩两周。在对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法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应保持患者的耳部清洁、干燥,以免胶布发生脱落。②在对易出汗的患者进行耳穴贴压时选取的耳穴不宜过多,贴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胶布潮湿而导致皮肤感染。③若患者对普通医用胶布过敏,可改用3M脱敏胶布对其进行耳穴贴压。④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以免其发生感染。⑤对年老体弱的患者或处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等不良状态的患者进行耳穴贴压时,要严格控制按压耳穴的力度,以免其出现不适感。⑥耳部出现炎症、溃疡、冻伤症状的患者及处于妊娠期的患者不可采用此法进行护理。

1.2.2 采用头部按摩法进行中医护理 患者取仰卧位,取下床头挡板,护理人员坐于患者床头,面向患者,采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头部按摩:①推上星穴。从患者的印堂穴推按至上星穴,应反复推按36次。②推头维穴。从患者的印堂穴推按至头维穴,应反复推按36次。③抹眉。从患者的攒竹穴推按至丝竹空穴,应反复推按36次。④梳理太阳经。用双手的指端交替推按患者的额头,应反复推按10~20次。⑤叩印堂穴。用中指叩击患者的印堂,应反复叩击36次。⑥叩百会穴。五指并拢,指端着力,叩击患者的百会穴,应反复叩击36次。⑦按揉太阳穴。用双手食指的指腹分别按压患者双侧的太阳穴,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揉10圈。⑧轻拍头部。按照前额——左太阳穴——前额——右太阳穴——前额——额顶的顺序轻拍患者的头部3分钟。⑨按揉风池穴。用双手食指的指腹分别按压患者双侧的风池穴,分别以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各揉5~10圈。⑩梳头。用双手的手指为患者梳理头发。每日为患者进行头部按摩1~2次,每次按摩20分钟。在对患者进行头部按摩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若患者患有血液病或其头部有外伤、皮疹,不可对其进行头部按摩。②应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对患者进行头部按摩,按摩的力度要均匀、柔和。③护理人员应勤修指甲,以免在为患者按摩时损伤其皮肤。

1.3 疗效评定标准

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来判定本次研究的疗效标准。我院将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①治愈:患者眩晕的症状完全消失。②显效:患者眩晕的症状明显减轻,其仍感到昏沉或头晕目眩,但症状轻微且不伴有自身及景物的旋转和晃动感。患者可正常生活及工作。③有效:患者眩晕的症状有所缓解,但伴有轻微的自身或景物的旋转和晃动感。患者在活动时会感到轻微的眩晕。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受到影响。④无效:患者眩晕的症状无改善或在加重。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2 结果

治护结束后,在常规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16例,为显效者有14例,为有效者有5例,为无效者有5例。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在中医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治愈者有22例,为显效者有13例,为有效者有3例,为无效者有2例。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

3 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中医认为,高血压与患者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为高血压患者采用耳穴贴压法进行护理可通过刺激其耳穴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运行等作用[2]。其中,用王不留行籽贴压交感穴可调整患者植物神经的功能,从而达到安神镇静、抗眩止痛、调节血压的目的。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脾、肝、肾、心等耳穴可以调节患者的脏腑功能,缓解其目眩、呕吐的症状。用王不留行籽贴压降压沟穴可起到显著的降压功效。用王不留行籽贴压神门穴可起到安神、止眩的功效。为高血压患者采用头部按摩法进行护理可通过刺激患者头面部的穴位起到缓解血管紧张痉挛的状态、改善脑部供血、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消除头痛、眩晕和失眠的症状、降低血压等作用[3]。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眩晕的症状,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京: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23,136.

[2]王朝宏,冉明山.中医推拿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0,28(7) : 1546-1549

[3]王彩霞.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之我见[J].甘肃中医,2005,18(8):35-36.

猜你喜欢
耳穴头部我院
火箭的头部为什么是圆钝形?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在头部低剂量CT扫描中的应用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
穴位埋线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失眠60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人本位理念在我院体检中心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