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的疝气结扎术和微创疝气结扎术对疝气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2016-01-10 11:47张德智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结扎术疝气精索

张德智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医院普外科 河南 三门峡 472300)

小儿疝气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此病的发病率为1%~4%。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男女疝气患儿的发病比例为14:1[1]。少数患儿的疝气可自愈,但大多数患儿需要进行相应的疝气手术治疗。以往,在临床上主要使用传统的疝气结扎术对疝气患儿进行治疗,但进行此种手术会对患儿造成较大的损伤,增加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微创手术疗法的广泛应用,微创疝气结扎术已经逐渐被应用在儿外科的临床上。为了进一步探讨用微创疝气结扎术对疝气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我院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疝气患儿分别使用传统的疝气结扎术和微创疝气结扎术进行治疗,其中接受微创疝气结扎术的60例患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疝气患儿。将这130例患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有70例患儿,B组有60例患儿。在B组的60例患儿中,有男孩51例,女孩9例。他们的年龄在8个月~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1.4岁。其中,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有55例,患有直疝的患儿有5例。在这60例患儿中,有56例患儿患有单侧疝气,有4例患儿患有双侧疝气。在A组的70例患儿中,有男孩56例,女孩14例。他们的年龄在9个月~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3岁。其中,患有腹股沟斜疝的患儿的有62例,患有直疝的患儿有8例。在这70例患儿中,有64例患儿患有单侧疝气,有6例患儿患有双侧疝气。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为A组患儿使用传统的疝气结扎术进行治疗,进行传统的疝气结扎手术的方法为[2]:①为患儿取仰卧位。在患儿麻醉成功后,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②在患儿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的1.5cm与其腹股沟的平行处做一个2.5~4cm的斜切口,然后逐层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及筋膜组织,男性患儿需充分暴露其精索。③在充分显露患儿的腹横筋膜、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及腹膜外脂肪后,找到其疝囊。④对患儿的疝囊进行游离,并高位结扎其疝囊颈。在确定男性患儿未发生活动性出血后,将其精索及睾丸复位。⑤按照患儿腹部的解剖层次,间断缝合其腹部的各层组织,最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缝合。为B组患儿使用微创疝气结扎术进行治疗,进行微创疝气结扎术的方法为[3]:①为患儿取仰卧位。在患儿麻醉成功后,对其进行常规的消毒、铺巾。②在患儿腹部的皮横纹下做一个2cm的横切口,然后逐层切开其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组织及筋膜组织,使男性患儿需充分暴露其精索。③找到患儿的疝囊,对其疝囊的周围组织进行分离,并高位结扎其疝囊颈。在确定男性患儿未发生活动性出血后,将其精索及睾丸复位。④按照患儿腹部的解剖层次,间断缝合其腹部的各层组织,最后对其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可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B组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可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各项手术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在B组的60例患儿中,有8例患儿术后出现阴囊肿胀的症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33%。在A组的70例患儿中,有13例患儿术后出现阴囊肿胀的症状,有2例患儿术后出现腹胀的症状,有3例患儿术后出现继发性鞘膜积液的症状,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71%。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小儿疝气的发生与患儿的腹壁薄弱有关。腹股沟斜疝是小儿疝气的主要类型,此病患儿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在其腹股沟内侧可见柔软的可复性肿物,此肿物在其腹压增大时明显,在其平躺时会缩小甚至消失,男性患儿会出现一侧阴囊肿大的症状[4]。实施传统的疝气结扎术对患儿造成的损伤较大,这就增加了其发生手术切口粘连的风险。使用微创疝气结扎术对患儿的疝囊进行分离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5]:①可在患儿深筋膜的表面尝试提起其疝囊,如可提起则表示其疝囊在深筋膜内,应再次对其进行分离。②拉紧男性患儿患侧的睾丸,使其精索处于张力状态,并经其睾丸向上寻找其疝囊,将其外环口(精索消失处)撑开并提起其疝囊后进行分离。③只需对患儿的疝囊进行高位结扎,不需对其进行修补。本次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儿进行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毕至可进行自主活动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明显优于A组患儿,B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患儿,此研究结果与刘玉等人[6]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用微创疝气结扎术对疝气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其康复。

[1]王崇林,王文贵.传统手术与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疗效比较[J].河北医学,2014,20(3):476-478.

[2]尹惠生,杨强,姜璐.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9):53-54.

[3]于林峰.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在小儿疝气治疗中的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6):204.

[4]骆小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7):1066-1067.

[5]张立平.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学,2013,34(6):1031.

[6]刘玉,夏立平,郑武平等.传统手术与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52-53.

猜你喜欢
结扎术疝气精索
腹腔镜下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疝气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正确治疗
高频电刀对疝气手术切口愈合影响的效果观察
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联合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效果观察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显微镜下2种手术方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
宝宝得了疝气怎么办?
输精管结扎术后中远期对附睾、睾丸影响的超声观察
阴囊超声显像在诊断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