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

2016-01-10 11:47侯瑾瑶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前体肺心病肺动脉

侯瑾瑶

(山西省交城县人民医院 山西 吕梁 03050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被称为肺心病。该病是因患者肺部组织支气管、胸廓及肺血管发生病变,导致其肺血管对血液流动的阻力变大,形成肺动脉高压,使其右心室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1-2]。为探讨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对其体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肺动脉压水平的影响,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中35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5例患者。联合组中有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59~79岁,平均年龄为(67±2)岁。常规组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2例;其年龄为58~80岁,平均年龄为(68±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吸氧,使用抗生素控制其感染的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进行化痰、止咳、平喘、纠正酸碱平衡、补充营养等对症治疗[3]。为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口鼻的位置为其选择合适的面罩或鼻罩。将呼吸机调整为S/T模式,将最初吸气压力设置为8厘米水柱,然后逐渐将吸气压力增加至18厘米水柱,将呼气压力设置为5厘米水柱。每天让患者通气13个小时左右,可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调节通气的时间。

1.3 观察指标

治疗一周后,使用心脏彩超估测患者的肺动脉压,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使用胶体金法测定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肺动脉压为(14.38±1.59)mmHg,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为(8.61±2.41)mg/l,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为(151.47±10.14)Pg/ml;常规组患者的肺动脉压为(24.38±2.59)mmHg,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为(12.69±2.51)mg/l,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为(171.49±12.14)Pg/ml。联合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肺动脉压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肺动脉压的水平

3 讨论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4-5]。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临床上主要对该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以改变其缺氧的状态。无创机械通气是近几年临床上用来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新方法。老年患者日常不注意保暖,免疫力差,很容易发生感染,出现低氧血症。若该病患者伴有基础性心血管系统疾病,慢性肺心病还会增加其右心室的负荷量,诱发肺动脉高压。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钙结合蛋白,能够有效地反映出患者感染性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严重程度。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与患者心室的压力有关。肺动脉压可以有效反映出患者的肺功能。因此,检测上述三项指标可以评估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的通气,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患者相连,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辅助通气的一种人工通气方式。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联合组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及肺动脉压的水平均明显低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常规组患者。

综上所述,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可明显降低其体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肺动脉压的水平。

[1]吴丽芳.米力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31例[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35(10):1075-1076.

[2]张华,李伟,崔红赏,李蕾.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9):5441-5442.

[3]陈卫香,王黎,林锦乐,陈庆青.BiPAP治疗慢性心肺功能衰竭急性发作致高乳酸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15,16(04):247-250.

[4]朱德兴,罗泽波,张宇璞.无创正压通气技术在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04):103-104.

[5]王梅芳,刘玉全,熊畅,唐以军,卢进昌,王云,刘先军.无创通气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老年肺心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6(04):669-671.

猜你喜欢
前体肺心病肺动脉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慢阻肺患者HRCT检查肺动脉直径与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压的相关性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81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临床诊治分析
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在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肺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葶苈大枣泻肺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肺心病的可行性研究
120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