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团体 心理治疗对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2016-01-10 11:47黄滢珊罗庆禄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5期
关键词:波幅心理治疗血管性

黄滢珊 罗庆禄 韩 平

(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22)基金资助: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课题(X2012028)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多,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地上升。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显示,有1.2%~4.2%的65岁以上的人患有痴呆[1]。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患者占全部痴呆患者的20%左右,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2]。VD是指患者因各种脑血管性疾病引发脑功能障碍,进而出现的获得性认知损害综合征。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一类痴呆疾病[3]。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对VD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能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4]。事件相关电位(ERP)检测是一种能客观反映人们大脑认知活动的电生理检验技术。该检查方法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其中,事件相关电位P300是诊断VD患者认知缺陷的重要指标[5]。为探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对其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笔者对近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58例VD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其中29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了团体心理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58例VD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国精神医学会制定的第四版《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段》(DSM-IV)中关于VD的诊断标准[6]。这些患者的Hachinski缺血量表评分均>7分(<4分可判定其患有老年性痴呆,>7分可判定其患有血管性痴呆),其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均≤26分。这些患者均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每天能下床活动1个小时以上。这些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这些患者均无既往精神病史,无意识障碍,不处于谵妄状态,未患有AD、脑肿瘤、脑积水、帕金森病,未发生肝肾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CO中毒等情况。这些患者均无酒精或精神药物依赖史,无严重的言语、听力或视力障碍,可配合进行检查和治疗。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6例;其年龄为61~82岁,平均年龄为(72.14±5.37)岁。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团体治疗组,每组各29例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服用尼莫地平、欧来宁等具有改善认知能力功能的药物,具体用药方法需根据其具体的身体状况制定,但两组患者的用药种类及剂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团体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为期8周,每周进行1次,每次治疗1个小时。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是: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9~10人。整个治疗过程由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治疗师主持,由护士进行配合。团体心理治疗共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开始阶段(第1~2周)。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自我介绍,自由沟通,相互认识。为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解血管性痴呆发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及治疗的方法。2)中间阶段(第3~7周)。让患者交流与疾病相关的感受。纠正患者对疾病的不合理认知和不良应对方式,帮助其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通过做游戏、完成任务等活动,锻炼患者的记忆、计算、言语和思维能力。鼓励成员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社交技巧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放松练习等活动。3)结束阶段(第8周)。让患者回顾进行团体治疗的过程,鼓励其分享自己的收获,巩固治疗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分别使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MoCA评估的认知领域广,操作性强,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可对患者的各种认知功能进行快速评估[7]。该量表包括注意与集中、执行功能、记忆、语言、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计算和定向力共8个认知领域,11个项目,总分为30分。若患者受教育的年限≤12年则在其得分的基础上加1分。若患者的得分≤26分,可认为其有认知功能缺陷。

使用Neuroscan NuAmps32导系统记录患者的脑电信号,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坐位,保持清醒的状态,闭目。为患者佩戴电极帽,将参考电极置于其耳垂的A1点和A2点,将前额FPz电极与地线相连接,头皮阻抗小于5 kΩ,滤波带宽为0.05~100Hz,采样率为1000 Hz/导。使用听觉Oddball 范式[8],通过耳机对患者进行强度为80dB的纯音刺激。其中,750Hz的低频纯音为非靶刺激,出现的概率为80%;2000Hz的高频纯音为靶刺激,出现的概率为20%。两种刺激随机出现。要求患者明确分辨这两种不同频率的刺激,在听到靶刺激时默记次数,连续对其做两个刺激序列。使用SCAN4.5软件离线分析患者的脑电数据,在记录到稳定的P300后,重点分析CZ点处P300潜伏期的长短和波幅的大小。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McCA评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cCA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MoCA评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团体治疗组患者提高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McCA评分(±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McCA评分(±s)

3.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

治疗前,两组患者P300潜伏期的长短和波幅的大小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减短,波幅升高,且团体治疗组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的幅度和波幅升高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s)

对照组(n=29) 394.46±37.27 379.26±42.35 9.23±2.08 10.74±2.33团体治疗组(n=29) 389.91±40.14 354.63±36.52 10.14±1.87 12.01±2.1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理念的不断改变,“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深入人心[9]。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已不局限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而是保证其身体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10]。因此,提高VD患者的认知功能成为了治疗VD的重要目标之一。

近年来,团体心理治疗成为了一种对中风、慢性疼痛、糖尿病、癌症等疾病患者进康复治疗的新方法[11]。但这种治疗方法的优越性还未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具体的治疗措施也缺乏针对性,很少用于治疗痴呆等认知功能缺陷疾病。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常规治疗和团体心理治疗的团体治疗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这可能是因为,对VD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能通过组内成员的互助共同完成认知功能训练,提高其对治疗的积极性,加快其认知功能恢复的速度,为其日后恢复社会功能奠定一定的基础。

P300的潜伏期和波幅与人的记忆、注意等认知过程密切相关[12],是早期诊断VD的重要依据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团体治疗组患者P300潜伏期缩短的幅度及波幅升高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一致[13]。同时,通过分析本次研究的结果发现,患者P300潜伏期的长短与其认知功能呈负相关性,患者P300波幅的大小与其认知功能呈正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认为,P300可作为判定VD患者认知功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MoCA评分会受到患者文化水平的影响;选取的病例数有限;进行ERP检测前的准备时间较长,易使患者产生疲劳感;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疗程较短,次数较少。相关的医学研究者可扩大样本的数量,延长治疗的周期,增加评估的时间点,进一步探讨对VD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

总之,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团体心理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认知能力,缩短其P300的潜伏期,增大其P300的波幅。

[1]郝伟,于欣.精神病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59-63.

[2]李焰生.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研究值得重视的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0):891-894.

[3]顾勤,詹青.脑血管性痴呆[J].中国社区医师,2007,1(23):11-12.

[4]陈晓飞,倪姣娜,林阁.团体心理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96-97.

[5]陈奕奕.事件相关电位对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6):83-84.

[6]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46.

[7]苏少华,海舰.简易认知功能筛查工具及其应用[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1,19(12):925.

[8]赵仑.ERPs实验教程(修订版)[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70-78.

[9]宋景贵,张朝辉,穆俊林,顾仁骏.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对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8,25(6):710-712.

[10]贺丹军.康复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2-5.

[11]张翠红,陈佐明.团体心理治疗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8,21(4):317-320.

[12]丁远英.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219.

[13]洪雁,染智,方芳,苏宇.早期干预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8):99-101.

猜你喜欢
波幅心理治疗血管性
开封市健康人群面神经分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分布范围研究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频率偏移时基波幅值计算误差对保护的影响及其改进算法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