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2016-01-20 11:07崔凯铭单锡峥汪志方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200090
山东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崔凯铭,单锡峥,汪志方(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200090)

血清白蛋白水平对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

崔凯铭,单锡峥,汪志方
(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上海200090)

摘要:目的观察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16例,根据入院时血清ALB水平分为A组(ALB 35~50g/L,31例)、B组(ALB 30~35g/L,66例)、C组(ALB<30g/L,19例),比较3组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比较存活与死亡患者的ALB、WBC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LB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比较,B、C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增加(P均<0.05);与B组比较,C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明显增加(P均<0.05);与死亡者比较,存活者血清ALB、PaO2、pH明显升高,WBC、PaCO2明显降低(P均<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LB降低是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35,95%CI: 0.16~0.82,P<0.05)。结论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ALB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是疾病转归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有助于纠正血氧平衡,改善预后。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血清白蛋白;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可因细菌或病毒感染等急性加重[1]。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尤以老年人居多,反复发作可导致呼吸衰竭,是患者住院、死亡的主要原因。研究显示,COPD稳定期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约20%,而AECOPD可达50%以上[2,3]。营养不良与患者的住院时间、再感染及死亡密切相关[4~6]。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对患者转归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7];②年龄>60岁,疾病处于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即PaO2<60mmHg,PaCO2>50mmHg;③排除肿瘤、消耗性疾病、近3个月内接受过营养支持治疗者。选择2010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符合标准者116例,男69例、女47例,年龄60~79(67.9±4.5)岁,COPD病程4~22(11.3±2.8)年。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5例,肺心病4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呼吸兴奋剂、祛痰、平喘、吸氧、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及营养支持等,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

1.3相关指标检测治疗前采集患者静脉血5mL,测定血清ALB、动脉血气分析,并使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进行评分。其中血清ALB 35~50g/L 31例(A组)、30~35g/L 66例(B组)、<30g/L 19例(C组),比较三组APACHE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存活71例、死亡35例,比较两者ALB、WBC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AS8.2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珋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ALB水平与转归的相关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不同血清ALB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比较A、B、C组分别死亡2例(6.5%)、13例(19.7%)、7例(36.8%)。C组与A、B组比较,P均<0.05; A组与B组比较,P>0.05。各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见表1。

2.2不同转归患者血清ALB、WBC及血气分析结果比较见表2。

表1 各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表1 各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n APACHEⅡ评分(分)机械通气时间(d)住院时间(d)A组31 20.72±3.14 3.23±1.45 15.22±1.16 B组 66 24.22±2.52* 6.75±1.78* 19.35±3.15*C组 19 25.64±3.65* 8.43±2.94* # 23.49±3.48*#

表2 不同转归患者血清ALB、WBC及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表2 不同转归患者血清ALB、WBC及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注:与死亡者比较,*P<0.05。

转归 n ALB(g/L) WBC(×109/L)血气分析pH PaO2(mmHg) PaCO2(mmHg)死亡 35 12.63±2.71 12.73±3.56 7.20±0.15 51.23±7.45 68.62±13.90存活 81 17.44±3.55* 8.64±2.49* 7.44±0.21* 61.74±9.76* 54.74±10.69*

2.3血清ALB与患者转归的相关性相关性分析显示,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血清ALB降低是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 =0.35,95%CI: 0.16~0.82,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营养状况是影响COPD患者的预后指标之一[8~10]。AECOPD伴发呼吸衰竭采用机械通气时,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营养的需求增高,且发热、应激反应、感染等又进一步加剧了能量损耗。此外,营养不良会减弱呼吸肌强度,降低呼吸肌耐力,还可损害T淋巴细胞功能,损伤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加重呼吸衰竭,增加病死率[11,12]。因此,正确评估老年AE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对于早期进行营养干预、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ALB可反映人体内脏蛋白水平,是评价营养不良的重要指标之一。由于其代谢半衰期仅20d,因此临床上一般不将其列为危重病的常规监测指标。但最近研究发现,重症患者可出现血清ALB水平下降,低蛋白血症严重损害患者的器官结构与功能,且其变化程度与病情的预后相关[13,14]。低蛋白血症在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较常见,且患者脏器功能减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本研究显示,B、C组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增加,且C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也明显高于B组,说明血清ALB与APACHEⅡ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显著。本研究发现,与死亡者比较,存活者血清ALB、PaO2、pH明显升高,WBC、PaCO2明显降低;在控制APACHEⅡ评分、WBC及动脉血气等影响因素后,血清ALB降低仍是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老年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清ALB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转归密切相关,血清ALB水平是影响患者转归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并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以纠正血氧平衡,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赵一文,陈灏.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7): 1678-1680.

[2]于荣秀,张红璇,廖火生.低蛋白血症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9,10(7): 827-828.

[3]孟媛,黄成亮,范贤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43): 95-98.

[4]Stratton RJ,Green CJ,Eliam.Disease relatedmalnutrition: an evidence based approach to treatment[M].Wallingford: CABI Publishing,2003: 1123-1126.

[5]Odencrants S,BjustrmT,Wiklund N,et al.Nutritional status,gender andmarit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J].J Clin Nurs,2013,22(19-20): 2822-2829.

[6]刘新茹,李立群,刘飒,等.COPD合并呼吸衰竭应用无创通气时营养支持[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9): 1129-1130.

[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疾病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 254-261.

[8]朱莺,吴历锋,施肖红.住院COPD患者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关系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8): 657-658.

[9]叶嘉,文文,林庆安,等.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强化营养治疗对AECOPD患者营养和免疫状态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 1178-1180.

[10]钱建美,吴峰妹,刘长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血清PCT、CRP、FIB、PA、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 80-81.

[11]Rutten EP,Wouters EF,Franssen FM.Malnutrition and obesity in COPD[J].Eur Respirmonogr,2013,59(7): 80-92.

[12]闫文翠,张雅芬,马秀芬,等.营养支持治疗对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 4436-4437.

[13]张玉英.老年危重症患者低蛋白血症程度与临床评价及预后判断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7): 2193-2195.

[14]王建华.前白蛋白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临床意义[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2(2): 127-128.

收稿日期:( 2015-06-30)

文章编号:1002-266X(2015)34-0046-02

文献标志码:B

中图分类号:R563.8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5.34.020

猜你喜欢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宽胸理肺汤治疗AECOPD痰浊壅肺证患者30例疗效观察
痰热清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