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配合阿是穴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2016-01-24 13:40纬张大同吴金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腹针后遗风湿

徐 纬张大同吴金星

腹针配合阿是穴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36例

徐 纬1,2张大同2吴金星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腹针;阿是穴;着肤灸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皮肤病,如若疱疹消退后,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而且持续1个月以上即可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1]。PHN临床特征为持续性、自发性灼痛或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异常性疼痛和感觉过敏及难以忍受的瘙痒。其多为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当所致,且以老年及体弱患者多见。临床治疗棘手。笔者自2014年12月—2015年8月采用腹针配合阿是穴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6例患者均来自于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43~78岁,平均67.3岁;病程1~6个月;分布区域:胸背部9例,腰腹部14例,四肢8例,头面部5例。

1.2 诊断标准 36例均有带状疱疹病史,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腹针治疗 患者仰卧位。取穴:引气归元(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滑肉门。上肢病变加对侧上风湿点(滑肉门旁开0.5寸、上0.5寸),下肢病变加对侧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5寸)。操作:视患者胖瘦分别选用25mm×25mm或25mm×40mm毫针,常规消毒后,避开毛孔、血管快速进针,只捻转,不提插,视病程长短,引气归元采用深刺,滑肉门采用中刺,上风湿点及下风湿点采用浅刺。留针40min,1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统计疗效。

2.2 阿是穴着肤灸 患者合适体位。取穴:阿是穴(选取患者局部最痛点)、足三里(双),头面部取穴尽量避开眼周及毛发密集处。操作:将艾绒搓捏成绿豆大小置于阿是穴及足三里上,再用线香点燃,微微吹气助燃,待患者有灼热感时,立即用手将未燃尽艾柱压灭,再施以第2壮,共计5壮,以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如若头面部毛发密集则采用悬灸,操作度与前相同。着肤灸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月后统计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标准。治愈:疼痛感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皮损处仅留下色素沉着;显效:疼痛感程度轻,其他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2 结 果 治疗1个月,36例中治愈15例,显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2%。

4 讨 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其后遗神经痛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病毒感染急性发作后所遗留的神经组织的炎性水肿和出血及瘢痕有关[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目前西医治疗也多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皮质类固醇等,但疗效不显且副作用比较大。中医认为多由于热毒郁火未净、气血亏虚造成的局部气血凝滞,痹阻经络而引发的“不通则痛”和局部肌肤失养所致的“不荣则痛”。

腹针是一种新型微针针刺疗法,中医认为,以神厥为轴心的腹部不仅有一个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还拥有一个全身高级调控系统,故治则从调理脏腑的角度考虑。腹部腧穴调节脏腑的径路最短[4]。故笔者选用腹针扶正祛邪,激发人体的正气,使滞留于经脉中的邪气得以疏泄,提高神经组织的血供,缓解遗留神经痛。针刺引气归元穴,具有调补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正气的作用;针滑肉门,上、下风湿点以行气通络,调理肝脾,并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上述穴位配合使用扶正祛邪,疏通经络,从而通则不痛。

着肤灸又叫直接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区皮表上施灸的一种方法,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痛症有较好的疗效[5-7]。但临床运用着肤灸时,患者有灼热感或者灼痛感时立即用手将未燃尽艾柱压灭,以增加患者对着肤灸的依从性。灸法治疗,乃取“火郁发之”之意,以火攻火,以热引热,使郁滞于皮肤的火热邪毒迅速透达体表,泄而散之,经络疏通,达邪外出,以控制病情发展,缩短病程。研究发现,艾灸不仅能升高淋巴细胞亚群,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抗病毒能力[8],而且还可以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患者痛阈,具有较长的镇痛后效应[9]。因此两法合用治疗PHN,经临床疗效验证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治愈率,疗效满意。

[1]R.B.奥多姆,W.D.詹姆斯.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美)[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47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4.

[3]王家双,朱月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远期疗效临床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1,7(3):136.

[4]薄智云.腹针无痛治百病[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11.

[5]李梦,苟春雁,唐国良.针刺加细灸条着肤灸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98-100.

[6]吴金星.着肤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心得[J].中国针灸,2014,34(9):851-852.

[7]肖银春,殷旭.着肤灸治疗风寒型偏头痛3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3):42-43.

[8]卢佩斯.揿针围刺配合悬灸与麦粒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对比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9):829-831.

[9]杨瑞丰.围刺加艾灸治疗带状疱疹6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5,11(6):51.

(收稿:2015-10-05 修回:2015-11-30)

1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 310053);2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杭州 310009)

徐纬,Tel:15067175653;E-mail:xwxw217@163.com

猜你喜欢
腹针后遗风湿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医康复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护理中的应用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举办诊疗规范研讨会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腹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两种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的急性毒性研究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风湿骨痹口服液急性毒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