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孩子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在第十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2016-01-24 22:32封志纯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床位早产儿



救孩子是我们永恒的目标
——在第十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上的发言

文/封志纯

我大学毕业后,从基层妇幼保健院到大学附属医院,再到军区总医院,一直从事儿童重症专业。到北京后,领导倾军区之力支持我牵头组建了八一儿童医院,这是一所儿童重症特色医院,总床位650张,其中新生儿和儿童重症监护病房床位占了450张,儿内、儿外各专科和遗传实验室重点还是重病诊治。近40年的从医路走过来,救孩子的初衷不改;工作虽平凡、但颇有感想:

干一行、爱一行做皆大欢喜的事

很多人都认为,儿科在医院中不是好专业,琐碎、受穷、责任大。然而,在我眼里儿科有许多自身的优势,特别是儿科医生成就感较强,儿童生命力和修复能力旺盛,重症救治预后好。清晰地记得我刚当医生时,有一个百日咳痉挛性咳嗽窒息、呼吸心跳停止的患儿,在当时条件下进行心肺复苏后,我们几个医生轮流捏气囊通气一天多,最终治愈出院,孩子的新生让我认识到了职业的价值。到现在,已经是数以万计的孩子经我的手死里还生。孩子痊愈合家欢乐,我们医生内心同样有说不出的高兴;救好一个孩子不仅给家庭带来幸福,而且温暖了社会上一片人心,党和政府一定满意。所以我说,我们做的是“皆大欢喜”的事。为了使这种“欢喜”传播更广,我们颠覆了以往“坐堂”收治重症新生儿和儿童的“官医模式”,先后创建了南北两个儿童重症转运组织,分别覆盖珠江三角洲120余家、环首都近200余家医院,“移动的监护病房”放大了重症救治资源的效率,使更多的重症儿童得到及时适宜的救治。仅就环首都转运组织而言,9年多共转运、救治患儿6万余例。在开始运行的2007年,北京市新生儿死亡率就由2006年的3.62‰降到2.65‰,并持续下降到近年的1.3‰左右。我们还积极参与儿童慈善活动,承担了“天使妈妈”“半边天”“天使阳光”“小天使”等基金的医疗救助工作,是国家民政部“明天计划”部级定点医院,专门负责全国省、市、自治区转诊的孤残儿童手术矫治,获得了民政部表彰。2014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李克强总理专程来我院视察,称赞我们做的事“是天底下最崇高的工作之一”。

不抛弃、不放弃用“士兵精神”做事

患儿的一切都由家长包办是儿科的特殊问题之一,新生儿重症病房是发生患儿被家属“放弃治疗”最频繁的地方。家长权衡预后和费用情有可原,但作为医生的我们很清楚:监护病房的患儿命悬一线,生死转换只是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儿科医生的职责就是守护孩子的生命,因此,我们恪守“不抛弃、不放弃”的士兵精神,只要患儿还有一丝希望,我们都会付出百倍努力。视拔除辅助通气的气管导管为故意杀人,是我们病房的红线;尽力说服家长配合抢救垂危患儿,是我们团队的共识;即使家长不理解地签了自动出院,我们也会利用医院资源坚持救治,争取到痊愈出院。在这里,“不抛弃”的是医者心中良知,“不放弃”的是患儿生的权利。2012年“龙宝宝”生育潮,高峰时刻全市新生儿病房告急,我院新生儿床位也爆满,面对滞留在门诊大厅求救无门的近百名新生儿和家长们,我们克服困难迅即展开了近50张床位的临时新生儿病房,保证了重症新生儿得以救治;2014年再起“婴儿潮”,我们未雨绸缪,提前派出骨干力量支援二炮总医院建立了80个床位的新生儿病房,缓解了京城重症新生儿求医难的隐患。

求精细、求突破在做事中不断进步

救孩子,热情重要,医术更重要。我国儿童重症医学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是在精细程度和技术层次方面。要救更多的孩子,更好地救孩子,我们着重在这两个方面下了功夫。我们先后创建了早产儿科、极早产儿科、超早产儿科,把以前的新生儿科变成足月儿科,实现了新生儿按胎龄特点专业化精细分工,收治胎龄28周以下的超早产儿科在2015年5月启用之后,人员配置比例、医护精细程度完全达发达国家标准,很快就创下了胎龄24周微型儿无瑕疵痊愈的记录。我们建立的儿童体外膜肺技术为核心的生命支持技术,使呼吸机等现代技术支持下心肺功能仍不能维持的患儿痊愈率达到70%;我们建立的儿童连续血液净化技术,使原来求生无望的严重肝功能衰竭患儿痊愈率超过50%、瑞氏综合症患儿痊愈率达到90%;我们建立的早产儿肺保护策略使呼吸窘迫综合症病死率由70%降至4.6%;我们还建立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策略,基本杜绝了该病患儿的失明。今年初开始,我们建立了体外膜肺支持下的儿童重症转运技术程序,成功将以往不能耐受转运的重症患儿长途转运至有救治条件的医院,给更多的重症儿童带来了健康生存的机会。

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学科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我身边的医生队伍也在成长,专科带头人基本上都成了国内儿科各个方向的骨干。他们不离不弃地与我同行,把救孩子作为永恒的目标。

当然,我们很清楚一个现实:国内儿科一直面临很大困难,近两年儿科医生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已经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相信国家加强儿科服务能力建设的系列措施一定会得到全面落实;我们吁请媒体和社会以对儿童生命和祖国未来负责的态度,大力传播儿科界的正能量,多保护儿科医生的积极性,多普及儿童医疗的科学知识,积极营造健康的儿科执业环境。我们有决心更有信心,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坚守儿科医师人生,争取更大进步!

作者单位/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床位早产儿
我国医院儿科床位资源配置和利用现状研究*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上海市医疗机构床位分类研究: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儿科医生“荒”在哪?
我国养老床位约有一半闲置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