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资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贯彻落实“两个发展规划”的体会和建议△

2016-01-26 20:40姚闽白吉庆
中国现代中药 2016年6期
关键词:中药材中医药中药

姚闽,白吉庆

(1.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9;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专论·

保护资源服务健康持续发展贯彻落实“两个发展规划”的体会和建议△

姚闽1*,白吉庆2

(1.江西省药物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9;2.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 咸阳 712046)

中药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支撑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国家出台两个规划,以支持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展现国际化,以建设中药资源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体现政府服务中药产业发展的对策,以扶持100种道地药材为主导的产业链建设为规划核心,确保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从而全面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大局。本研究旨在对两个发展规划涵盖及进行内容分析、总结基础上提出建议:1)对重点中药材实施精准区划,对道地产区种植中药材实施政府补贴,确保道地药材生产稳定。对濒危稀缺中药材设立种源保护区域。中药材生态基地建设充分结合沙漠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确保生态改善与农牧民增收相结合;2)审视中药资源分布,发挥丝路相关国家和地区中药材道地优势,使其成为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区,促进中药材种养殖的发展;3)建议设立专项资金,逐步扩大和发挥好国家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技术服务体系产业支撑作用;4)中医医药健康服务应全方位设计和部署,分步骤实施;5)加强中药材生产和中医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组建素质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化队伍。

中药材;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建议

2015年4月,在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中药资源国家战略资源性凸显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1]和《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以下简称《两个规划》),这两个规划是国务院首次发布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国家级规划。两个规划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引领中药、中医药健康服务在我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方向,必将在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大作用。现对两个规划涵盖内容进行总结,并结合工作实践对有关实施需点进行探讨。

1 两个规划的特点

1.1 两个规划出台将历史背景与未来愿景相结合

中医药在鸦片战争以前是我国主体医学,随中华文明诞生至今,发展从未间断,对保证中华民族健康和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3]。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生产实践相结合而形成的民族医学,其发展深深烙上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思路和民族整体意识的印迹。建国以来,中医发展经历了“中医科学化”“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四个时期,国家对中医药政策的调整变化体现了中医药对医疗保健重要性的提高和全民对中医药文化的发扬[4]。当前在全球工业文明、现代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中医药得到重新认识,汲其精华、继承创新、引领现代社会发展是其正确的回归[5]。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中医药强调整体把握健康状态,注重个体化,突出治未病,临床疗效确切,治疗方式灵活,养生保健作用突出,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资源[6]。中医事业快速发展同时,中药工业崛起,对中药资源需求激增,进而出现部分中药野生资源濒危、中药材人工种植范围扩大化、质量下降等问题,严重制约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两个规划尊重历史,充分研究当前背景,进而制定出台。发展中医药事业对构建中国特色健康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及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康复保健医疗需求持续增加,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增加,中医药回归我国医疗事业主体将成为必然。

1.2 立足国内放眼国际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两个规划立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以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为出发点,强调中医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并强调形成全社会积极支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良好氛围。两个规划立足国际视野,在吸引中医药贸易方面既注重境外来华消费,又强调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走出去,鼓励中医药院校赴境外办学,鼓励援外项目与中医药健康服务相结合,提出积极支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发展,建设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区,搭建发展平台。

1.3 将宏观目标与具体目标相结合

两个规划分别以2020年为界限提出宏观目标:建立基本完善的中药材资源保护与监测体系、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使濒危中药材供需矛盾有效缓解,常用中药材生产稳步发展;中药材科技水平大幅提升,质量持续提高;中药材现代生产流通体系初步建成,产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稳定;使中医药健康服务成为我国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力量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两个规划的宏观目标为中医药资源配制和技术革新指明了方向,中药材资源监测站点数量和覆盖范围、中药材野生变家种数量、中药材种养殖产量年增长率、中药生产企业使用产地明确的中药材数量、中药材集约化仓储、中药材质量及监督抽查率均有了明确指标,从而促使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技术手段不断创新,产品种类更加丰富,发展环境更加完善。《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了中医药健康服务的相关概念、内涵、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以及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既有前瞻性、战略性,又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1.4 注重中医药与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相结合

中医药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产业体系完善,利用好这一资源,必须有推广的基本理念和方式。文化一直是产业推进的利器,中医药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先行者。规划中提出,发掘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化中医药文化产业结构,逐步形成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并通过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延伸、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平台,提升中医药产业竞争力。

1.5强调政府角色定位,尊重市场规律

中医药产业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需要持续的科技投出和项目投入,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后发和爆发式效应特征。政府部门实施了很好的定位,主要是产业定位、引导、资金扶持,在尊重市场规律,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法规制度、标准和进行有效监督等方面做好工作。

2 讨论与体会

2.1 中药材生产与道地性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涉及100种濒危稀缺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建设、100种常用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50种中药材生态基地建设,体现的是市场急需、质量亟待有效保障、可显著改善生态并体现经济价值的中药材。中药材核心品种的质量体现特征是道地药材,如何发展道地中药材是关键[7]。建议在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基础上,针对重点中药材品种实施品质评价、精准区划。借鉴自然保护区做法,设立种植核心区、缓冲区,对核心区种植中药材进行全程监控。实施国家种植补贴,要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均建设在核心区内,道地药材养殖也实施国家补贴,大力推进仿野生或生态化种植,有效减少农药使用和土地连作障碍发生。濒危稀缺中药材首先应设立种源保护区域,在此基础上开展人工繁育研究,突破瓶颈,支撑种植基地建设[8-9]。中药材生态基地建设应充分结合沙漠治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项目,复合实施,从而在改变原有生产制度的同时确保农民增收与生态改善相结合,使其具有可持续性。

2.2 重视“一带一路”建设,实施中药资源全球化战略

“一带一路”是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10]。“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中国与世界通商的主要通道。张骞“凿空”西域,带回了番药、胡食物和水果等作物,如番红花、番石榴、番木鳖、番泻叶、番木瓜、胡椒、胡麻仁、胡桃、胡芦巴、胡黄连、葡萄等,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大黄、黄精、黄芪等的外销[11]。唐朝中期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从而进一步拓宽了与世界商贸渠道,其香料或调料更多的种类被引入中国,如安息香、豆蔻、丁香、乳香、没药、犀牛角、象牙等,同样中国更多的药材远销海外。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医药对外贸易交流,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实施两个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动植物资源,使其补充中药资源数量,改变资源日益紧缺现状,将该国家和地区发展成为中医药事业重要组成部分。

2.3 政府服务的延伸与可持续性

国家深化改革,实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服务职能是我党当前的大政方针,这为行业组织服务产业发展,创新工作方式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做好中药材保护和发展,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中医药健康服务组织是其重要工作内容。建议应进一步扩大和发挥好国家中药资源中心、省中药资源监测与技术服务中心、中药资源监测站平台作用,通过行政授权、购买服务等方式,将适宜行业组织行使的职责委托或转移给该平台和与平台相关联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发挥其在行业咨询、标准制定、质量检测与评价、行业自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在具体运行中政府强化服务监管。

2.4 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无限与有限性

根据《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的定义,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中医药健康服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生活,其产业发展具有无限性。但中医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还会受到时间、环境、人员素质、文化水平、法规制度等因素限制,特别是对中药产品的需求,受中药资源量的限制。因此,建议中医医药健康服务应全方位设计和部署,对现有医疗保健体制应在充分调研后实施切实可行的改革办法,分步骤实施。在中医药资源有可持续保障、技术方法可靠的前提下发展中医药健康产品,从而增强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发展的底蕴。

2.5 人才队伍建设与平台体系

中药材生产和中医医药健康服务从业人员的教育应以职业教育为主,可针对产业需求进行定向培养,实现执业资格鉴定,保证行业人员整体水平[12]。执业人员资格认定应统一口径,执行行业规范和标准。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要和平台建设结合起来,某种中药材产地加工基地建设要和周边药农培训结合,利用现有条件规范其操作流程,提高认识水平,从而培养一批素质过硬、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化队伍,确保中药材生产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良性发展。

3 结束语

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良好机遇,中药人应更自信、更冷静地放眼世界,认识自己,做好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在政府引导、宏观调控下,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资源,通过项目示范引导中药产业链发展,保障中药核心资源,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拉动中医药经济,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的影响力。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的通知[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北京:2015.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G].//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北京:2015.

[3] 孟昭勋,康兴军.丝路华夏医学辨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张红兰.论建国以来的中医药政策[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23(6):94-96.

[5] 李丽霞.文化复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24(6):13-15.

[6] 司建平.大健康背景下中医药国际化的策略选择[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204(5):678-680.

[7] 万仁甫,徐伟亚,王少军,等.道地药材发展策略探讨[J].中国药房,2007,18(9):641-643

[8] 黄璐琦,郭兰萍,华国栋,等.道地药材的属性及研究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7,14(2):44-46.

[9] 肖小河,陈士林,黄璐琦,等.中国道地药材研究20年概论[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19-523.

[10] 刘勇,肖伟,乔晶,等.中药和一带一路[J].中国现代中药,2015,17(2):91-93.

[11] 王棣.宋代“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药外传[J].中国中药杂志,1993,18(10):634-637.

[12] 司建平.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5,324(6):478-480.

SuggestionsforImplementationof“TwoDevelopmentPlan”andProtectionofResources,ServiceHealth,SustainableDevelopment

YAOMin1*,BAIJiqing2

(1.JiangxiInstituteofMateriaMedica,NanchangJiangxi330029,China;2.Shaan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XianyangShaanxi712046,China)

Re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a national strategic resource and a material basi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wo plans released by China, to suppor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y participating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and showing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to show that policies can construct the monitoring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and the technical service system that proposed by government, to support the construction composed by 100 kinds of geoherbs of industry chain as the core, to ensur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al health services, and health services China situation.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analyzing and summarizing the two development plans: To focus o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implementation of precise division, government subsidies to real estate of cultiv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to ensure geoherbs materials production stable, to integrate th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as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ith desert governance, to combine the projects of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 and grazing land to grassland project with increase income of farme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 development planning; proposal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6.002

2015-12-07)

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2060302)

*

姚闽,工程师,研究方向:天然药物开发与利用;E-mail:2337263942@qq.com

猜你喜欢
中药材中医药中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