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德育”的可行性实践及探索

2016-01-27 06:25王维审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王维审

有人说,学校德育面临着“三无”的尴尬:一是“无位”,“德育为先”的理念得不到落实,学校德育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境地;二是“无效”,德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正面教育往往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存在“5+2≤0”的现象;三是“无法”,“老办法不灵,硬办法不行,新办法不明”的现状,让教育者无所适从。由此,很多人开始感慨学校德育是一个“伪命题”,为难老师、捆绑学生、应付社会,所以注定是一个没有结局的虚妄行为。那么,在今天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德育是否可行、可为,就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

一、学校德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每年都会出台一系列促进素质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但是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层面,分数仍然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课程设置中与升学有关的文化课的地位被无限提高,一切与升学无关课程的地位变得可有可无,考什么学什么仍然是很多学校管理者最“朴素”的教育观。所以,很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学校要提高“效率”,首先考虑的就是把德育窄化成德育知识课,把道德作为知识进行讲授并像语数英一样测验考试。那些不能“挣分”的德育活动,则一再被压缩甚至取消。

2.德育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中小学阶段,德育工作与教学工作虽然分属两个科室管理,但是负责德育教育的德育处(有的地方也叫政教处、政务处)更像是一个管理科室,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了行政管理上,并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德育工作体系。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向上没有研究力量支撑,学校德育处室向上面对的多是行政机关而不是德育研究机构(大多数地方不设中小学德育研究机构),除了接受一些应景的管理类事务外,不能像教学处室(教务处、教研室)一样得到更高级别研究机构的业务指导和引领(我国各地都设有省、市、县三级专门教学研究机构);二是向下没有专门的德育力量,中小学阶段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流砥柱,但是所有的班主任都属于兼职岗位,既不“专门”也不专业,绝大多数班主任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教学业务上,班级工作也大都停留在“管理”而不是教育层面。

3.德育评价手段不到位

中小学校更愿意评价教师的“师德”和教学业绩,很少有人想到去评价教师的德育能力。至于班主任工作,无论是学校的常规简评,还是评先树优的标准,大都以班级管理的结果为依据,这就直接导致了班主任工作的僵化生硬。一切工作以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为目标,用最简单的方法追求最高的“管理效力”,几乎成为班级工作的常态。在大多数地方,教师职称中没有德育系列,教师骨干评选中没有德育类别,这种评价激励措施的缺失,也让德育工作者“行无力,做无劲”,德育效果自然也就大打折扣。

二、德育困境下的理性坚持

虽然德育困境的出现原因有很多,诸如社会层面科举意识上的惯性,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要求,以及管理和激励措施的缺位等等。但是,教育的问题,归根结底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

不容置否,德育研究是一种隐蔽中的前行,它不像学科教学成绩那么显现,也不能立刻带来学校的荣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功绩”对个体来说也许是几十年后的成功,对社会来说兴许是百年后的民族振兴。如此,德育真的是一件很寂寞的事,它不仅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内心和豪迈的教育情怀,更需要一种坚韧的力量和放弃名利的勇气。

三、学校德育的可能与可为

作为学校或者教师,若想突破目前的德育困境,有三个要素是必需的:一是要有一颗愿意实践、研究、能够坚持的心;二是要有符合学生心理、成长和时代特色的德育内容;三是要有适宜的德育方法。这三点归结起来说,方法最重要。因为最好的方法一定是在心甘情愿的心态下,在持续给与学生良好道德的教育实践中,慢慢寻找到的最佳德育途径。下面我就以“叙事德育”为例,来谈谈我的德育实践之路。

1.“故事法”的可能性尝试

从我登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撰写教育叙事就成了我最“专业”的业余爱好。迄今为止,我已留下700多万字的文字痕迹,发表的教育叙事文章也过千篇。但是,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教育叙事写作让我寻找到了一条德育路径。起因很简单,一个历经几任班主任,几乎让我“黔驴技穷”的“问题学生”,在无意中看到发表在杂志上专门写他的文章后,竟然第一次有了“羞涩”的感觉。于是,我坚持为他写了70多篇教育故事,他也在这些故事中一点点改变,慢慢成长。由这件事,我发现了故事的教育价值,便开始尝试用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最开始是我写他们,后来是我们一起写自己、讲自己。在每天课外活动时间,我们班设有“我讲我心”时段,学生把自己一天遇到的故事讲给身边的同学听,并有一至三个同学在全班分享;每天晚上,学生会把自己的故事及反思写在“我写我心”叙事本上。相比“强制主义”、“灌输性特征”、“脱离生活”、“成人化”、“孤立化”等常规德育,“故事法”的意义在于通过“生命叙事”,可以让学生自己的道德故事进入德育现场,这就为学生个体建构自己的道德经验提供了可能、兴趣和机会。

2.“德育叙事”的可行性实践

在负责学校德育工作以后,我开始对传统的说教法、榜样法、熏陶法等德育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反思,常规德育“忽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主体性、单一化和僵化”的弊端,让我决定改变德育方法,更新德育手段。为此,我们学校慎重提出了一种直接触动学生心灵的“软德育”——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运用故事进行德育的一种方法,不仅是对我个人前期“故事法”的一种梳理和提炼、规范和提升,也是从德育方法到德育模式的一种系统化实践。我们实践的德育叙事模式,以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个人叙事为根本,引导师生和家长一起撰写自己经历的故事,在回顾与反思中让“自我德育”入脑入心;以叙事主题班会、故事沙龙等集体叙事活动为主阵地,通过重要他人的专业引领,在学生心中烙上深刻印痕,实现外力德育的无伤害、优雅化;以心灵述说、故事撰写、影视浸润、读写绘本等德育叙事载体为手段,让德育活动真实到可以任意触及,德育效果达到了最优化。实践证明,德育叙事在学校层面的践行是可能的、有效的,也是最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德育模式。

3.“叙事德育”的可为性研究

2013年,我进入区教研室工作,开始潜心进行“德育叙事”科学性和理论性的研究。所谓“叙事德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进行自我道德建构的一种德育理念,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有效策略。从实践的价值上来说,它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个道德事件,而是要在道德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加以分析、讨论、提炼,从而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进而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与传统的道德教育相比,它有四个独特的基本特征:德育内容——以故事为主,容易被学生接受和接纳;德育形式——以叙述为主,避免了生硬的说教和道德绑架;德育方法——以共情为主,具有触动、开启和走进心灵的功能;德育目标——以明理为主,关注品德形成的体验、自省和内化。

两年来,经过在县(区)域层面上的实践和研究,“叙事德育”已经在我区德育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论是在集体教育还是个别教育中,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班级管理上,无论是学生的道德生长方面还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方面,叙事德育都以强大的教育效果说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愿意,学校德育不仅可行,更是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道德德育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道德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道德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