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认知理论看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冲突

2016-01-27 22:10陈阳
新课程·上旬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

摘 要:流动儿童是一群因为跟随父母务工而被动进入城市的特殊人群。他们在迥然于乡村的城市中生活,往往容易出现认知失衡,并极有可能进一步地演变成身份认同冲突。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冲突对其心智成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是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对流动儿童的身份认同做以分析。

关键词:社会认知理论;流动儿童;身份冲突

费斯廷格认为个体的每一种认知结构都是由诸多基本认知元素构成。认知是认知结构中的“元素”,也是一种心理过程,可以用诸如思想、观念、态度或信念等来表示。认知元素之间既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关联。当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又同时处于不一致的情况下,将会导致不协调 (out of tune)。这种不协调反映在认知层面上就是“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当个体出现了认知失调时,往往会从三方面出发来应对。第一,改变行为。使主体对行为的认知符合态度认知。第二,改变态度。使主体的态度认知符合其行为认知。第三,引进新认知元素消除不协调感。费斯廷格通过实验证实在改变态度方面,小诱因比大诱因更起作用,小报酬在推动人们从事一项活动方面比大报酬作用更大。费斯廷格的社会失调理论作为强化理论的对立面,在促进个体从认知层面做出更改是非常具有效应的。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倾向以借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来促进个体的行为变化。但是,这种形式却忽视了个体认知心理规律的功能。

而对流动儿童同样如此,他们跟随父母从农村进入城市。无论是社会情境还是学校情景,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新的城市环境中,在与他人和事物的接触中难免会出现失衡。在一个班级中,面对着和自己有着不同生活背景、条件更为优越的城市孩子,他们的认知失衡也会表现得更加强烈。而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也指出,个体在缺乏客观标准的前提下,往往都会同自己周围最接近的人进行比较。同一个班级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间的差异会使流动儿童形成对方和自己不是一类人的念头和想法,进而更容易固守自己以往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产生班级融入和社会融入的困难。在这样的前提下,自然班级中的助人行为也无从谈起。同时,流动儿童可能存在的认知失调也将进一步使其无法与同在一个班级中城市儿童沟通、交流。

受费斯廷格社会认知协调理论的启发,可以从班级身份出发设计促进班级整体助人关系网络完备为切入点,力图通过具体的促进方案增进班级中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交流,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并非两类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同在一个班级中,原本就是“一家人”。

参考文献:

[1]陈阳.群体身份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371-376.

[2]陈阳.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特点及促进:基于群体身份认同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陈阳(1980-),辽宁沈阳人,男,汉族,沈阳工程学院文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社会心理学。

项目信息:本文为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省罪错青少年群体社会管理机制创新研究(L11DGL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社区教育模式的研究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流动儿童更需要关爱
流动儿童助人行为的促进方案的设计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