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评价

2016-01-28 23:55王令江吉林省白城市医院腔镜科吉林白城137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临床体会药物治疗胃溃疡

王令江(吉林省白城市医院腔镜科,吉林 白城 137000)



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评价

王令江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腔镜科,吉林 白城 13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胃溃疡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经胃镜下确诊胃溃疡2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124例,其中治愈64例,好转5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124例,其中治愈60例,好转5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胃溃疡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溃疡;胃镜清创;药物治疗;临床体会

在因胃肠黏膜被自身消化而形成的消化性溃疡中,胃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而多发生于男性[1]。在十二指肠溃疡中多见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常在20~40岁;而胃溃疡则多见于中老年,发病年龄常为40~60岁;二者发病比率约为3∶1。胃溃疡多发生在胃小弯,常见于胃角,也可发生在胃窦和胃体,大弯处溃疡较为少见。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很少有恶变,而胃溃疡有恶变的可能,所以早期胃镜的诊治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是非常必要的[2]。为此,本文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6月至2014年6月经科内胃镜下确诊胃溃疡患者248例,并采用胃镜下清创联合药物治疗124例,疗效确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48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4例,治疗组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39~68岁,平均(42.52±6.2)岁;病程3~10年,平均(6.68±2.4)年。其中106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12例表现为出血,6例无明显症状。对照组中,男66例,女58例;年龄38~70岁,平均(43.68±4.2)岁;病程2.5~11年,平均(7.46±2.5)年。其中110例患者表现为上腹部疼痛,8例表现为出血,6例无明显症状。上述两组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为胃溃疡,病变溃疡面直径为0.5~2.2 cm,深达0.2~0.5 cm,并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84例。排出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胃病手术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在胃镜诊断后患者每天餐前0.5 h服用枸橼酸铋钾1克/次,每天2次;用雷尼替丁150 mg,每天1次;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加用甲硝唑0.4克/次,每天3次;羟氨苄青霉素1克/次,每天3次。

1.2.2 治疗组治疗方法:在胃镜检查下予以清创诊疗,首先清理坏死的溃疡面,用活检钳清除溃疡边缘的白色瘢痕,彻底清除坏死及瘢痕组织,若瘢痕组织较硬或弹性较差时也可用正肾上腺素盐水对局部冲洗,并喷洒凝血酶进行止血,5 min后无出血可退镜。术后按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采取药物治疗。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治愈:腹痛、出血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面彻底愈合;好转:临床症状已缓解,溃疡面至少愈合50%;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患者仍有明显上腹部疼痛,溃疡面愈合无显著甚至病情有加重倾向。

1.4 统计学处理:本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治疗组124例,其中治愈64例(51.61%),好转52例(41.94%),无效8例(6.45%),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124例,其中治愈60例(48.38%),好转52例(41.94%),无效12例(9.68%),总有效率为90.3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 论

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的炎症与坏死性病变,病变深达黏膜肌层,常发生于胃酸分泌有关的消化道黏膜,其中以胃、十二指肠为最常见。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其主要病因,胃酸过多是溃疡发病的重要因素[3-4];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的节律性上腹疼痛,且上腹痛可为进食或抗酸药所缓解的临床表现是诊断消化性溃疡的重要临床依据;临床确诊主要依赖于胃镜与胃黏膜活检;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抑酸治疗可彻底治愈消化性溃疡。

胃溃疡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临床常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5]。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单纯药物治疗,黏膜分泌和胃内微循环功能恢复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增加溃疡复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发展,胃镜下清创已应用于临床,它可提供溃疡的具体位置,能减轻病变瘢痕及坏死组织对胃部血液产生的阻碍,有效避免了因消炎不彻底而引起的炎性组织周围再复发,特别在胃镜清创处理后,溃疡面愈合质量得到了提高,患者胃内微循环也恢复了正常,为再生黏膜创造了条件使溃疡复发率明显下降。本文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3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小 结

综上所述实践表明,胃溃疡经胃镜清创联合药物治疗,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尝试。

参考文献

[1] 辛红波,张秋芹,成波.胃镜下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外处方药,2014,12(2):25-26.

[2] 尹丽华.胃溃疡100例胃镜下诊断与治疗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1,50(9):1256.

[3] 朱虹.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2(7):126-128.

[4] 颜永辉,张海霞.胃镜下胃溃疡患者临床诊疗机会[J].亚太传统医药,2013,9(5):97-98.

[5] 李伟.清创术联合药物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25):87-88.

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01-01

猜你喜欢
临床体会药物治疗胃溃疡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两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小青龙汤治“噎”方证浅析
近几年蒙医治疗胃溃疡临床研究进展
奥美拉唑与西咪替丁在应激性胃溃疡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观察
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溃疡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