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肺癌患者的X线片征象分析

2016-01-28 23:55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1300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诊断肺癌

杨 刚(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不典型肺癌患者的X线片征象分析

杨 刚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摘要】目的 评价X线片对不典型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不典型肺癌的误诊原因。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 年12月救治的47例已确诊的不典型肺癌患者进行X线片诊断,通过不同层片对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统计诊断正确率,总结误诊、漏诊原因。结果 所选的47例患者中,第1次X线片诊断为肺癌35例,7例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判断为肺癌,5例误诊,诊断准确率89.36%。结论 X线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观察,能够有效诊断出不典型肺癌。

【关键词】X线片;肺癌;不典型;诊断

肺癌是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致病原因多样,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以咳嗽、咳血、胸痛为特点,但不典型肺癌常由于射线影像不明显、症状轻等原因导致误诊、漏诊,进而贻误治疗最佳时机。为了评价X线片对不典型肺癌的诊断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并探讨不典型肺癌的误诊原因,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救治的47例已确诊的不典型肺癌患者进行X线片诊断,通过不同层片对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统计诊断正确率,总结误诊、漏诊原因。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救治的47例不典型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疗,其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57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不典型肺癌。所有患者中,43例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等临床症状,16例有痰中带血症状,3例无明显呼吸道症状,1例为癌细胞转移后发现原发为肺癌。

1.2 研究方法:通过X线片对不同层片不同病例进行研究分析,统计诊断正确率,总结误诊、漏诊原因。

2 结 果

所选的47例患者中,第1次X线片诊断为肺癌35例(74.46%),7例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判断为肺癌(14.89%),5例误诊(10.64%),诊断准确率89.36%。所有胸片均有正位与侧位影像,47例病例中43例胸片中阴影形态密度呈非典型状态,4例患者阴影部位特殊,需综合判断进而确诊。

3 讨 论

不典型肺癌由于其在X射线影像上的表现多样,故极易被错误诊断为肺炎或者肺结核,失去早期治疗的机会。肺癌不典型X线表现通常表现在病灶形态和病变部位的不典型上。具体误诊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对影像观察不够细致,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如心脏、心膈角和纵膈等组织发生重叠现象。二是不了解疾病病理基础,把肺癌误判为其他肺部疾病。

3.1 纵膈型肺癌。表现为肺部肿块和淋巴结在纵膈附近被不张的肺部组织包裹,由于临近纵膈,常被诊断为纵膈肿瘤。其常见人群为40岁以上的男性。其具体症状为外周弧线状或不规则状的肿块阴影,其内周常无法与纵膈区别。纵隔型肺癌的X线影像中的肿块边缘常呈不规则状、毛刺状或光滑。阻塞性肺不张、膈肌一侧升高等现象也是常见的间接表征。纵膈型肺癌常起源于肺部,所以X影像常会显现患者支气管和管腔附近软组织的块影。肿块外缘通常出现毛糙、分叶现象,内缘与纵隔常呈锐角相交。当肿块内源和纵膈呈钝角相交时,但通过X影像无法判别病症。但是从影像学的一些细微特征我们依然能区别纵膈型肺癌和一般的纵膈型肿瘤。一般来说纵膈肿瘤通常不会引发胸廓的萎缩,不会使得同侧膈肌升高,同时它会引发气管的对侧位移和胸膜外扩现象。这些现象都是纵膈型肺癌所不具有的,值得用来区分两种病症的参考。另外,对于纵膈型肺癌,CT检查较X线更具有优势,CT可显示出清晰的肿块特征,其内缘与纵隔重叠或重影,外缘形态比较多变,连接部分往往小于肿块的最大直径,呈粘连状[1]。临床建议联合CT进行进一步观察。

3.2 瘢痕癌。是从肺部原有病变部位(肺结核、肺脓肿和肺梗死等引起)进一步引发的瘢痕组织附近的肺部肿块,常有分叶和胸膜凹陷的特征,发生率为4.1%~7.8%。患者常常先前患有肺部疾病,所以医师也通常会忽略瘢痕癌的病征。X线影像常表现为肺野附近的呈分叶状或有边缘毛刺的阴影。瘢痕癌的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以下几点症状:①原治疗药物失去效用,病情加重;②肺部病变组织扩散;③病变组织出现异常结块,块影中常有不规则形空洞。④病变组织周围出现肺不张和阻塞性肺炎。这四点是医师在诊断X线表现时必须注意的。另外常年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患有肺结核的患者是该病的高危人群,值得医师特别注意。

3.3 管内型肺癌。通常表现为在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内壁生成肺内肿块或小息肉。其中息肉型在X线中表现不明显,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出现支气管堵塞引发的肺不张、肺气肿和阻塞性肺炎等症状。其特点是肺不张现象会出现反复,病变部位也会改变,其主要原因是息肉活动范围比较大,有时会改变肺段。而非息肉型所表现的肺不张是不可逆的,且不会有转移性变化。

3.4 转移性肺癌。是由别处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转移至肺部,表现出粟粒状结节。通常原发灶在肺门的肺癌常会出现阴影密度小,边缘不清楚的症状。转移性肺癌大多数无典型的临床表现。原发肿瘤治疗开始后的7个月~3年内有15%~30%的概率出现向肺部的转移,相关临床症状也会因为原发肿瘤出现一定的变化。转移性肺癌的临床症状主要与转移部位相关,当转移部位为肺间质且表现为孤立性结节时,常无肺部的临床症状;如果转移位置位于支气管内膜,患者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果转移位置位于肋骨,患者常会出现胸痛反应。

3.5 空洞性肺癌。常被认为是肿瘤组织坏死排出后在肺部形成的囊洞状物,其主要表现在其的阴影常表现出不均匀空洞。空洞内缘常为不规则状,而外缘通常可明显区别于正常肺组织。空洞周围常会出现密度不均的斑片状或结节状阴影。空洞性肺癌有可能被诊断成肺脓肿并生成脓血痰,但是相应的抗炎治疗将无法控制其病变空洞的扩大。所以当肺脓肿患者治疗时效果不佳且未表现出中毒症状时,应该以此为要点诊断为肺癌[2]。

3.6 肺炎样肺癌。又称作浸润性肺癌,它通常表现为肿瘤组织沿支气管壁呈树状生长,浸润周围血管,进而引发组织癌变。在病变组织周围会夹杂未被癌细胞浸润的纤维质团块,在X射线中显现出一定的散射状分布。其表现与一般的肺部感染类似,但是消炎药物的使用会加重其病情发展。和肺炎相比,肺炎样肺癌有4大特点:①肺部分散状病变但支气管通畅;②感染检查呈阴性;③临床和血样都没有表现出肺部的急性炎症,但肺部的广泛性病变与一般肺炎类似;④抗炎或抗痨治疗后会发现病情加剧。这4大鉴别点是判别肺样肺癌的主要特征。

3.7 隐蔽型肺癌。常会表现出咳嗽、痰血、低热、胸部胀痛和气急胸闷的症状。其影像学常表现为肺门形态的轻微改变,阴影常表现为小空洞、纤维和斑片,血管周围轮廓常表现模糊。但是由于病灶太小或者是由于肿块的生长位置特殊,医师常常无法得到直接的影像学证据,所以这一类病例通常要辅以支气管镜和CT检查。CT检查常常可以对组织器官进行横断面扫描,清晰显示组织结构影像中结节和肿块内部结构,并发现如空泡、分叶、毛刺、小纤维和胸膜凹陷等肿块特征[3]。

3.8 钙化性肺癌。肺钙化常出现于肺结核患者,通常是长期发炎导致的钙化症状。肺栓塞也通常会导致肺部钙化,但是肺栓塞对肺功能的影响较小,通常可以区别于肿瘤。而肿瘤导致的肺部钙化比较少见,所以钙化性肺癌常难以检测。钙化通常是肺肿块良化的一大表现,也是肺结核痊愈的形式之一。当肺结核痊愈时,由于机体的抵抗力的增强,病灶失水干燥,结合杆菌代谢减弱,繁殖能力变差,碳酸钙和磷酸钙出现钙化,患者出现肺部闷涨感觉。但是极少肺癌的症状也会出现钙化现象。钙化常常是因为癌细胞部分坏死,钙盐在坏死部位沉淀。钙化常出现在肿瘤块的边缘,钙化现象在瘢痕癌和肺泡癌中比较常见。在具体治疗时,一定要根据具体治疗情况区别肺结核与钙化性肺癌。

总结所有不典型X线表现可知,这些异常表现主要可分为几种类型:①肿瘤生长部位异常;②阴影面积小密度小且边缘不清;③肿块生长方式异常,使得肿块难以观测或易与其他疾病混淆;④病理类型异常,因此不常见的肺癌类型的表现症状很难判定。

在肺癌的诊断当中,X线检查无疑可以起到很大的预查作用,本研究所选的47例患者中,第1次X线片诊断为肺癌35例,7例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判断为肺癌,诊断准确率89.36%。X线片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检查手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观察,能够有效诊断出不典型肺癌。但是由于一些非典型症状的出现,仍有一部分肺癌无法及时诊断。所以在检查时我们应当结合支气管镜和CT等多种手段进行。

参考文献

[1] 吴恩惠,白人驹.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10-520.

[2] 张萍.肺结核合并肺癌66例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467-2468.

[3] 李琦,黄兴涛.118例肺结核的不典型CT表现[J].重庆医学,2014,43 (19):2478-2480.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41-02

猜你喜欢
诊断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中microRNA-21和EGFR的表达及意义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