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2016-01-28 23:55铁岭县中心医院影像中心辽宁铁岭112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诊断价值脑梗死

姜 风(铁岭县中心医院影像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姜 风
(铁岭县中心医院影像中心,辽宁 铁岭 112000)

【摘要】目的 研究及探讨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然后将两种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I对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率均明显好于CT,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病灶类型、小病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均更为突出。

【关键词】MRI;CT;脑梗死;诊断价值

脑梗死的诊断过程中,对于小病灶及早期病灶的有效准确诊断是治疗的基本前提,因此临床中关于脑梗死诊断的相关研究也并不少见,且众多诊断性研究中以CT及MRI的相关研究均不少见,但是对其在早期及小病灶中的研究差异仍不同程度存在[1]。因此,本文中我们即就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探讨,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于本院确诊的62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60.9±7.6)岁,共存在梗死病灶90个,发病时间:<12 h者20例,12~24 h者28例,>24 h者14例;梗死类型:缺血性梗死40例,出血性梗死22例;病灶大小:<10 mm者23个,10~15 mm 者40个,>15 mm者27个。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且同意。

1.2 方法:对6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采用CT和MRI进行检查,其中CT检查采用GE prospeed EII 扫描,层厚及层间距分别为10 mm及10 mm;MRI则采用GE Signa HDxt 1.5T磁共振机进行检查,层厚及层距分别为5 mm及1 mm。两种检查方法均由经验丰富者进行操作检查。然后将两种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主要为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的诊断率。

1.3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检验分析软件和检验分析方法包括SPSS16.0、t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法)和χ2检验(计数资料检验方法),检验水准α=0.05,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CT检查中,对于发病时间<12 h者检出12例,正确诊断率为60.00%(12/20),发病时间12~24 h者检出18例,正确诊断率为64.29%(18/28),发病时间>24 h者检出12例,正确诊断率为85.71% (12/14);MRI检查中,对于发病时间<12 h者检出19例,正确诊断率为95.00%(19/20),发病时间12~24 h者检出25例,正确诊断率为89.29%(25/28),发病时间>24 h者检出14例,正确诊断率为100.00%(14/14)。

CT检查中共诊断出缺血性梗死27例,正确诊断率为67.50% (27/40),诊断出出血性梗死15例,正确诊断率为68.18% (15/22);MRI检查中共诊断出缺血性梗死38例,正确诊断率为95.00%(38/40),诊断出出血性梗死21例,正确诊断率为95.45% (21/22)。

CT检查中对病灶<10 mm者检出9个,正确诊断率为39.13%(9/23),病灶10~15 mm者检出32个,正确诊断率为80.00% (32/40),病灶>15 mm者检出25个,正确诊断率为92.59% (25/27);MRI检查中对病灶<10 mm者检出22个,正确诊断率为95.65%(22/23),病灶10~15 mm者检出40个,正确诊断率为100.00%(40/40),病灶>15 mm者检出27个,正确诊断率为100.00% (27/27)。

MRI对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率均明显好于CT,P均<0.05,两种检查方法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 论

脑梗死治疗的时效性是保证其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极为必要,另外,较小的病灶也是诊断中的难点,因此找到能给准确进行早期诊断的方法极为必要。临床中对于脑梗死诊断的方法较多,其中CT及MRI均是常见的方法,对于两类诊断方法的比较性研究也较为多见,对其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点与优势也普遍存在[2-6],但是相对细致全面的研究仍极为不足。本文中我们就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研究,并与CT检查的方法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显示,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效果更为突出,对于脑梗死患者梗死类型、小病灶检出率及早期诊断率均明显好于CT,说明其更为适用于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尤其是早期和微小病灶的诊断。综上所述,我们认为MRI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于病灶类型、小病灶及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均更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马玉宝,徐全刚,崔荣太,等.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头颅磁共振影像对比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4):389-392.

[2] Kim EK,Chattranukulchai P,Klem I.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Scar Imaging for Sudden Cardiac Death Risk Stratif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J].Korean J Radiol,2015,16(4):683-695.

[3] 陈翠荣,赵振国,周媛,等.轻中度急性脑梗死MRI指导下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4,20(6):330-333.

[4] 周芳,周玉来.MRI 和 CT 诊断腔隙性脑梗死63例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6):107.

[5] 任海英.CT与MRI诊断150例脑梗死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363.

[6] 徐长金.MRI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优越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26-27.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177-01

猜你喜欢
诊断价值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