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16-01-28 23:55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辽宁大连116003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曲 琦 崔 云 宋 洁(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辽宁 大连 116003)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曲 琦 崔 云 宋 洁
(辽宁省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室,辽宁 大连 116003)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73)min、(7.48 ±2.36)min、(35.4±2.2)min、(11.82±3.45)min,均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0.48 ±0.26)min、(3.84±1.17)min、(23.7±1.3)min、(8.41±2.23)min,组间比较(P<0.05),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16%、院内再PCI率22%高于观察组的2%、5%,组间比较,P<0.05。结论 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缩短了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降低了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PCI治疗的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1]。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中,抢救的流程和效率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2]。为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共选取7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7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43),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42~78岁,平均年龄在(64.2±3.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0~80岁,平均年龄在(65.3±2.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行急诊常规的护理模式,即指导患者卧床,及时予以患者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抽血化验等相关措施;观察组行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具体如下:①接诊流程优化: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可以先救治后挂号,接受患者后分诊的护士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患者推入抢救室,告知医师进行救治,对于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要保证患者的绝对卧床,建立静脉通道,并对患者做进一步的检查。②抢救流程优化:在抢救中,要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接诊后,先予以患者病情评估,并进行鉴别诊断,予以患者心电图检查和监护,为医师的救治提供动态信息。③患者病情信息共享:在抢救过程中可以建立信息化网络,使患者的具体病情可以清晰的显示,使相关的检查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缩短了患者的检诊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效率。④转运交接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行PCI治疗的患者要及时通知介入治疗的医师要做好患者的术前谈话,得到患者家属同意书后方可进行手术,在转运前,护士要做好相应的手术准备,填写转运交接单,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准备急救药物、心电监护仪。⑤安全转运:由医护人员护送患者进入手术室,在护送的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保证管道通畅,使患者安全到达。⑥抢救记录:在对患者进行抢救中,要做好相应的抢救记录,并及时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整理。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院内的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和院内再PCI率。

1.4 统计学处理:将本次实验中的时间指标和再发率指标均录入至统计学版本为SPSS17.0软件中,再发率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时间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57±0.73)min、(7.48±2.36)min、(35.4±2.2)min、(11.82±3.45)min;观察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0.48±0.26)min、(3.84±1.17)min、(23.7±1.3)min、(8.41±2.23)min,两组患者的时间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患者的再发率结果: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为16% (5/32),院内再PCI率为22%(7/32);观察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为2%(1/43),院内再PCI率为5%(2/43),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讲,时间就是生命,因此缩短救治时间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保证[4]。传统的护理来讲,没有系统的护理目标,也没有规范的护理流程,导致抢救效果不佳,实施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后,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可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减少了检查、诊断等流程的时间,提高了抢救的效率[5]。相关研究报道显示,优化急诊流程的实施,明确护理人员的责任,是救治的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使抢救工作有条不紊,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6-7]。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总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再发率、院内再PCI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综上所述,应用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效的缩短了评估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和院内PCI治疗的再发率明显下降,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宝珍,张小红,牛娟,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2] 闵鹏.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20-321.

[3] 马丽华.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9):1248-1249.

[4] 苏小妹,贺珊,吴志红,等.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0):130-131.

[5] 唐勤熔.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急诊全程优化护理的应用探析[J].现代养生B,2015(10):79-80.

[6] 杨兆华.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救治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7):125-126.

[7] 魏宝英.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811-812.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08-02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