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2016-01-28 23:55李春雪王丹丹邹业华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吉林13200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护理

王 锐 李春雪 王丹丹 邹业华(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

王 锐 李春雪 王丹丹 邹业华
(吉林市人民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1)

【关键词】留置针;临床应用;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又称其为套管针。作为头皮钢针的更新换代产品,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不但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大大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其管路可以随时保持通畅,方便于急诊急救。依据患者的血管情况、输入药液的性质及治疗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型号的静脉留置针,其临床操作不但简单,而且又方便安全,套管又柔软有韧性,能留置较长时间,越来越被患者所接受。现将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操作方法

1.1 留置针型号的选择:临床上静脉留置针常用的规格有18G、20G、22G 和24G四种型号,常见的有Y型和直型两种,通常药物没有配伍禁忌的情况下,由于治疗的需要,可以2路静点同时使用,直型往往用于手术中的患者,可以保证大量的液体快速的进入患者体内,便于抢救。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输液无特殊要求,药业黏稠性不大,常常选用24G的静脉留置针,其优点是其管腔小,便于穿刺,可以减轻由于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疼痛感,一针穿刺成功率高,尤其是婴儿使用时作为首选。

1.2 穿刺静脉的选择:穿刺前首先对患者的血管进行充分的评估,最好选用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关节和静脉瓣,尽量减少或避免在下肢静脉进行穿刺,因此处除不便于观察外,由于患者活动易造成脱管,此外,静脉炎的发生率也很高。禁止在患有皮肤病和感染的皮肤处为患者进行穿刺,依据临床观察,静脉留置针在前臂中上和中下的三分之一处保留的时间较其他部位要长,并且穿刺成功率也高,其并发症相对减少,方便固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影响。

1.3 穿刺方法的选择:首先将患者安置在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点,在穿刺点上方约10 cm处系止血带,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积要比头皮针穿刺的面积大,嘱患者握拳,以使静脉充盈,增加穿刺成功的机会,待干后,取下针帽,旋转一下留置针的外套管,调整好针尖的斜面,左手将患者的皮肤绷紧,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捏住留置针回血室旁的针柄,保持针尖斜面向上,与穿刺处皮肤呈30°进针,见回血后,将穿刺的角度调整到10°左右,顺着静脉走行的方向将穿刺针再送进2 mm左右,然后用左手固定好针芯,右手将留置针的外套管部分全部送入血管内,解开止血带,用无菌贴膜充分固定,注明留置时间及责任人,如为Y型留置针建议在Y 形管的下面垫上纱布,以免压坏皮肤。

在临床工作汇总,我们总结出儿童和中青年的血管弹性较好,因其周围有丰富的肌肉组织包裹,容易固定,穿刺成功的概率高,老年患者因动脉硬化,加之血管弹性差,脆性大,皮肤松弛,皮下脂肪较少,按照以往的穿刺方法,极容易造成穿刺失败。所以在静脉穿刺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评估,通常采取2人配合的方法,此时穿刺部位消毒的面积要大,为了保证相对的无菌,操作者与助手最好消毒手指,扎好止血带后,操作者以左手拇指绷紧穿刺下方的皮肤(距穿刺点5 cm左右),助手此时固定并绷紧穿刺点以上的皮肤,操作者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平行推进少许,此时,改为由助手固定穿刺点以下的皮肤,其力度与方向要与操作者保持一致,操作者以左手固定留置针的针芯,右手轻轻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力度要均匀,置管成功后,将止血带轻轻打开,以免力度过大,植入的软管碰破血管壁,导致置管失败,最后以无菌贴膜固定,注明留置时间及责任人即可。此种方法有效的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

2 封管的方法

患者输液结束后,现临床上经常选择肝素稀释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很少使用其他液体进行封管,以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反应。在日常工作中,采取的封管方法不同,其取得的效果也有明显的差异。我们通常将一支剂量为12500 U的肝素原液加入到250 mL的氯化钠液体中,待患者输液结束后,用5 mL注射器抽取配置好的肝素钠稀释液3~4 mL,用酒精棉片以顺时针、逆时针的顺序反复消毒肝素帽后,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肝素帽,以脉冲式的方法进行封管,待封管液剩余近一半时,边推注余液,边夹闭留置针延长管的远端,防止血管内的血液逆流回套管针内,血液凝固引起导管堵塞。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封管结束。如果患者病情不允许使用肝素稀释液进行封管,我们经常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在患者停止输液期间,每4 h封管一次,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正压留置针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在不使用肝素稀释液的条件下,在患者不输液的情况下,可以选用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大大的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3 并发症的护理

在不输注特殊药液的前提下,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 d,如输注刺激性较强的化疗药物或浓度较高的药液时,建议每天更换静脉留置针,每天更换血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进行穿刺保留,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在留置针保留期间,护理人员一定要认真观察穿刺部位,严格的进行交接班,并认真的倾听患者的主诉,观察穿刺点的皮肤情况,如果沿静脉走形出现条索状红线,或穿刺侧肢体出现肿胀,应警惕静脉炎的发生,此时,应拔除留置针,以50%硫酸镁湿敷患测肢体,每日最少2次,辅以红外线烤灯照射,每次至少20 min,在涂抹上黏多糖软膏,效果极佳。如若穿刺处出现皮肤发红后,触之有硬结,且患者出现痛觉,提示穿刺部位感染,此时也应将留置针拔出,严格消毒感染部位后,涂以红霉素软膏,每日换药一次,直至痊愈,但我科目前视患者的病情常常使用静脉也贴或独角膏,以成功的治愈数例患者。

4 总 结

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经广泛的应用于临床,给广大的护理人员及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已成为临床治疗给药和急诊急救的输液路径,为了保证留置针的正常使用,作为护理人员的我们一定要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认真的观察穿刺点并做好交接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宣教,可以适当的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提上患者的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46-01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