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6-01-28 23:55罗晓华王成亭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山东潍坊261021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罗晓华 王成亭(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山东 潍坊 261021)



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罗晓华 王成亭
(潍坊市人民医院脑科分院,山东 潍坊 261021)

【摘要】目的 分析并研究综合护理在妊娠高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医治妊娠高压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护理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如心理、生命体征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 临床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产后血压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借助综合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妊娠期产妇较为常见的疾病,简称妊高征,临床表现主要为:妊娠期高血压、水肿等,可合并头痛、昏迷,甚至还会危及产妇脏器功能。因此,控制血压是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关键。临床护理中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可使治疗发挥最佳效果[1]。为了能够更好地研究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的护理效果,本文将选取我院所医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医治妊娠高压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年龄在22~35岁,平均年龄(26.5±2.5)岁;孕周在29~36周,平均孕周(32.1±2.6)周;初次生产患者50例,占总数的83.33%,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43例,占总数的71.67%,其余患者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对照组患者60例,年龄在23~35岁,平均年龄(25.5±2.5)岁;孕周在30~37周,平均孕周(33.1±2.9)周;初次生产患者47例,占总数的78.33%,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41例,占总数的68.33%,其余患者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等资料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比较。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产后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 基础护理:给产妇提供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保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过度嘈杂等对产妇造成的不良影响[2]。一般来说,妊娠高血压患者很有可能是受到强烈刺激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因此,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都必须做到轻柔。患者产后当天不能进食、饮水,手术后24 h可适当食用易消化流食,禁止食用牛奶、豆浆等食品;待患者胃肠道排气通畅后,可正常饮食。并且,还需在产后一段时间段内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逐步增加其活动量,产后早期活动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胀气,促进子宫收缩。

1.2.2 心理护理:产妇从妊娠到分娩过程中,自身体内神经因子变化波动大,导致情绪不稳,再加上新生儿性别、身体状况的影响,更是容易导致患者产生过度兴奋、恐惧等心理,表现:心绪不宁、失眠等。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保持和蔼态度,向患者讲解妊高征的发病过程和治疗方法,以便消除产妇不良心理。同时,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这样可帮助产妇转移自身担心,逐渐缓解紧张、恐惧等心理,并适当借助地西泮等药物进行镇静,从而减少产后子痫的发生。

1.2.3 生命体征护理:产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30分钟测量患者体温、血压等,待相关指标平稳后,改为每6~7 h监测1次。并给予患者持续吸氧,观察患者意识;产后立即排尿,因为,较为充足的膀胱不利于子宫的良好收缩,加大出血量。手术后血压平稳患者,可在24 h后将尿管拔出,鼓励患者多喝水,防止产后粘连的产生。病情较为严重患者,可适当延长生命体征检测时间。

1.2.4 出血护理:大多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前都会使用解除痉挛、镇静等药物,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症状。另外,羊水过多、巨大儿等也就加大其产后大出血的可能性。因此,胎儿分娩过程中需实施静脉滴注,以便帮助子宫收缩,并密切观察患者伤口、子宫收缩程度以及出血量,及时采取措施预防[3]。认真检查患者外阴是否存在裂伤,如有裂伤者需立即进行缝合手术,缝合过程中小心谨慎,防止反复缝合诱发血肿。

1.2.5 子痫护理:子痫一般发生在产后24 h或10 d内,发生原因:产妇产后子宫收缩程度加剧,致使血液流动现状改变,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刺激,产妇容易出现恐惧等情绪;手术创伤、伤口剧烈疼痛等,都会使神经过于兴奋,最终发生子痫。相关文献报道,环境温湿度的改变会影响动脉压,也就是说温度、适度等因素也可能诱发子痫。临床护理子痫过程中,应及时给予患者氧气,禁止患者进食、饮水,防止患者咬伤舌头等。子痫缓解阶段可让患者补充维生素、钙质,这样可帮助有效预防子痫的发生。

1.3 观察项目:①观察两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情况上的比较: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具体为:观察组:产后24 h: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患者22例,占总数的36.67%;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31例,占总数的51.67%;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患者7例,占总数的11.66%;产后48 h: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患者0例;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0例;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患者60例,占总数的100.00%;对照组: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患者25例,占总数的41.67%;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30例,占总数的50.00%;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患者5例,占总数的8.33%;产后48 h:血压在160/110 mm Hg以上患者0例;血压在140~160/90~110 mm Hg患者6例,占总数的10.00%;血压在140/90 mm Hg以下患者54例,占总数的90.00%。即两组患者产后24 h血压变化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产后48 h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上的比较:临床结果发现,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为58例,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50例,满意度为83.33%%,两组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本文试验研究的12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护理,临床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产后血压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提示:综合护理可帮助患者控制血压,缓解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该研究结果和黄凤玲[3]研究成果基本一致。

综上,借助综合护理对任何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可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孟利,孙婷婷.综合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4(6):138-140.

[2] 徐碧芳.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18(2):92-93.

[3] 黄凤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6(19):3251-3252.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74-02

猜你喜欢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综合护理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效果探讨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探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急性胰腺炎非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CRRT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及护理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