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2016-01-28 23:55向晓菊湖北神农架林区检验检测中心湖北神农架4424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6期
关键词:微生物质量控制检验

向晓菊(湖北神农架林区检验检测中心,湖北 神农架 442400)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分析

向晓菊
(湖北神农架林区检验检测中心,湖北 神农架 442400)

【摘要】伴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逐渐应用到临床应用中。临床微生物检验人员不但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要有扎实的医学功底,选择比较适合的培养方法,这样才能对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本文主要对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因素及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最近几年来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生物学的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医学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其为临床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1]。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是影响临床诊疗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只有将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好才更有利于临床对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 常见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因素的分析

微生物标本进行检验时,对检验质量造成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结为以下几点:①微生物标本质量方面的因素。在对微生物标本进行采集时,工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②检验人员方面的因素。检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业务素质,准确判断微生物培养中的结果;③在运送微生物标本及对标本进行处理时,能否做到对标本进行规范化的管理;④在对方案进行设计时,培养基的选择是否正确及正确检验之前对污染杂菌的处理情况是否符合标准。

2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的分析

2.1 对微生物检验标本接种前进行质量控制:首先要保证检验项目的正确性。为临床的诊疗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是进行微生物检验的主要目的。因此一定要重视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这是确保微生物检验工作可以与临床进行有效结合的必要基础)。就目前临床微生物检验而言,不同的检测项目具有不同的临床价值以及意义,故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控制检验质量,在进行检验时务必要参考患者的切身情况以及病情病况,并以此作为检验项目选择的必要依据[2-5]。其次,要确定微生物标本收集方法的正确性。样本采集质量的有效控制是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必要基础,因此在进行微生物样本采集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并防止正常菌群对所采集标本造成污染,从而为微生物检测质量提供保证。如在采集血液样本做培养时,通常采血部位为肘静脉,使用消毒剂对皮肤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防止皮肤寄生菌污染,降低微生物检验质量。另外,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室温下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 h,4 ℃冷藏保存时间不得超过8 h,但应注意淋病奈瑟菌培养时标本不能冷藏保存。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应置于厌氧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2.2 微生物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首先,人应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外,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个人注重知识更新,要将检验质量控制好,就要增强培训实验室中的检验人员,实验室应具备一本标准的操作手册,内容有项目的操作方法和质控方法,要用比较规范的制度来对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进行管理;其次,培养基,试剂、染色液和抗血清的质量控制,每批培养基都需进行性能测试和无菌试验,试剂和染液需用阳性质控菌株和阴性质控菌株定期进行对照试验,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另外,药敏试验中的MH琼脂及药敏纸片亦需用质控菌株进行质量控制,仪器设备也需不定时的进行质量控制。

2.3 生物检验后的质量控制:微生物检验后的质控包括鉴定与药敏结果的报告、解释、复核及结果报告后的临床反馈。复核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菌种的复核,二是检查药敏结果与菌种是否一致。既分析药敏结果与鉴定出来的菌种是否一致,有无矛盾。一般来说各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其特定的药敏谱,不同医院的分离株又有一些特定的表现。倘若发现药敏谱与菌种的普遍表现有异常时,就的分析这异常到底是来自药敏实验差错或鉴定错误,还是来自与这株菌自身产生的变异或特殊表现。这时就得分析比较原始资料,看问题到底出自那一环节,弄清楚了再填写检验单和发报告。在配置有先进细菌鉴定仪的实验室可以通过内设专家系统得到有关鉴定菌与药敏结果的分析与报告。微生物检验报告的最后一步是临床反馈。通过对一些重要患者或特殊感染患者报告单发出以后临床对结果的接受情况及患者治疗效果的监测与回顾分析,以最后验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这可以进一步改进我们检验方法,提高检验质量。对临床科室间的沟通能力加以强化,使其可以相互自由交流,这样可以更好的对临床科室中的相关建议进行收集。此外,还可以在人员沟通过程中,帮助临床科室进行判断、鉴定污染菌株情况及正常菌株情况等。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时,注意要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加以说明,还要对检验工作即将面临的局限型及检验结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3 总 结

综上所述,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方面应注意对采集、运送以及接种,培养鉴定药敏试验等操作过程的严格控制,同时也要注意数据分析处理以及联系临床等多方面对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改进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服务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郭靓,罗岚,舒玲,等.基于临床微生物室的细菌预警数据初探院内感染监控[J].现代预防医学,2011,31(12):6632-6633.

[2] 张新秀.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0(5):396-397.

[3] 时芳芳.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35-136.

[4] 袁惠云.微生物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4):32-33.

[5] 刘荣华.临床微生物检验中质量控制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5):56-57.

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6-0293-01

猜你喜欢
微生物质量控制检验
电梯检验中限速器检验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究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浅谈机车总风缸的制作质量控制
小议离子的检验与共存
浅谈在公路桥梁施工环节的质量管理及控制
浅谈石灰土基层施工及质量控制
黄土路基台背回填的质量控制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期末综合复习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