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的期刊出版——兼谈《回族文学》的新媒体之路

2016-01-28 09:33黑正宏回族文学杂志社新疆昌吉8311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期刊新媒体

黑正宏《回族文学》杂志社,新疆昌吉 831100



新媒体视角下的期刊出版——兼谈《回族文学》的新媒体之路

黑正宏
《回族文学》杂志社,新疆昌吉 831100

摘 要以新媒体视角研究文学期刊,解读文学期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回族文学》为研究参照,分析文学期刊在新媒体领域的几次创新应用,对于中国文学期刊发展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期刊;回族文学

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时代,新媒体已融入并试图改变人们的生活,利用新媒体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重要的方式。一场基于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移动出版浪潮,以一种无可阻挡的趋势向期刊界走来。文学期刊作为最重要的期刊出版形式,如何适应互联网下的新媒体环境,并跟上新媒体出版的浪潮,已成为期刊出版界不得不认真面对的问题。

所谓新媒体,是指,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五代媒体,主要是利用移动互联网为读者提供终端服务。我们知道,纸媒时代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主要是通过发行量去衡量。而在新媒体时代,除了传统的发行量,更重要的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向读者提供阅读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准确计算出一部作品被多少人看过,而且还能细分读者的性别、年龄、学历等,甚至可以做到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位一体的及时互动,而这就是文学期刊遇上新媒体后面临的最直接最根本的现实境遇。

文学期刊肩负着传播文化的重任。具有民族性质的文学期刊,在承担收集、整理、传播和再创造民族文化重任的同时,更是肩负着树立和塑造本民族整体形象这一民族使命。我们知道,少数民族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然成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恰恰是这一部分,丰富并滋养着中国文学呈现多样化的发展面貌。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刊物剑指何处,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刊物何去何从,关系到中国文学的未来走向。

新媒体不是文学的敌人,也不是文学的救星,它是文学的新工具。每一次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对文学产生显著的影响。今天这个时代,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在内的新媒体的兴起,无疑会对文学的生产和流通产生重大影响。虽然,新媒体对文学内容、文学精神无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作为文学期刊,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作为办刊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输送有品位的作品。毫无疑问,新媒体如果没有优秀的内容,也只能是空转。所以文学期刊即使借助了新媒体的力量,其核心任务还是发现、催生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优秀的作家。编辑和作家共同生产出了优质作品,读者才能利用新媒体获取源源不断的文学养分。

谈到文学期刊,尤其是以汉语出版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最具代表性的有《民族文学》、《回族文学》和《满族文学》。作为全国唯一以“回族”命名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回族文学》,自1979年在新疆创刊以来,经过作者、读者和编辑37年的苦心孤诣,这本期刊如今不仅成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界的佼佼者,就连《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散文选刊》等国内核心选刊,每年也要从《回族文学》选载小说、散文等十多篇。一本地处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长时期能在主流媒体保持这么高的选载量和选载率,一方面是《回族文学》所发作品的质量比较高,另一方面是《回族文学》能够紧紧依托新媒体,能够将好的作品及时推介给这些选刊。因此,随着《回族文学》在新媒体领域的广泛应用,编辑和作者只要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刊物本身在地理空间上的边缘化已然不再是刊物发展的瓶颈,跟地处北京等文化核心区域的文学刊物在传播时间上已经没有什么区别。

作为办刊人和职业编辑,我们深深地意识到当前这个时代是一个新媒体和互联网+的时代,《回族文学》作为一份地处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时刻在观察和考量自身所处的这个办刊环境,坚持自己的现实主义风格,坚持用文学的形式记录回族、描绘中国,通过更多的叙述方式,为时代和人民呈现一份独特的文学刊物。

其实,《回族文学》的新媒体之路始于21世纪初期,其标志性事件是设立官方电子邮箱。2006年,《回族文学》有了属于自己的官方网站,2008年有了自己的官方博客,掐指一算跟网络的亲密接触也已经十年有余了。尤其是近年来,《回族文学》在新媒体领域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跟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等大型数字平台合作,拓展了期刊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上的读者群体。2015年,又与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图书馆超星集团合作,将《回族文学》向着新媒体领域又推进了一步。不仅如此,2015年《回族文学》的官方网站也做了全新改版,新设计制作的网站不仅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显著,而且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读者。比如,改版后发表了一篇国内著名作家张承志的散文,点击量就突破了5 000。不论是从文学的传播速度考量,还是从文学传递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成本计算,这种新媒体时代的阅读模式,是传统意义上的纸介质期刊无法比拟的。

随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理念的传播,去中心的思维强调多元发展,随之边缘的文学和文化被推向了公共话语的空间。《回族文学》读者遍布全国各地。这些读者正是通过新媒体的力量阅读这本刊物,进而了解和认知着一个全新的新疆,一个全新的民族。而作为办刊人我们也深知,新媒体作为读者瞭望远方的重要工具,必须做到常谈常新,紧跟时代步伐。2015年下半年,《回族文学》在已有各种新媒体阅读模式的基础上,新创办的微信公众号也跟广大读者和作者见面了。《回族文学》微信公众平台一经推出,其关注度和订阅量一路飙升。新疆本土作家刘亮程描写新婚的一篇散文在微信推出后,关注人数一度超过3 000。在纸介质文学期刊日渐衰微的今天,利用移动互联网这一新媒体阅读文学期刊的模式,显然已经成为时尚、主流和必然。

不可否认的是,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势力渗透纸介质文学期刊,因其高互动、快阅读的特点,目前仍然是对传统文学期刊起一个补充的作用,还没有到彻底替代纸介质期刊的地步。那么,文学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境遇,又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呢?

我们知道,新媒体的最大优势还是作者、编者和读者三位一体的互动模式。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在运用新媒体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办好刊物。不仅如此,灵活多样的图文并茂排版方式也是新媒体时代读者的新期待,《回族文学》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在栏目的编排上做了调整,以适应读者的需求。

除了继续办好官方网站和博客,对新开通的《回族文学》微信公众号投入更多的编辑和技术力量,力争每周推出两期微信,持续培育关注度和粉丝数的增长,以便进一步扩大对杂志本身的宣传。继续探索新媒体的杂志发行路径和宣传方式,不断将纸质杂志与新媒体发展紧密结合并推向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新媒体是媒体,《回族文学》也是媒体,并且属于传统媒体。在当今这个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并不是矛盾的、对立的,而是相互统一,互相依存的。传统媒体只有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新媒体只有借助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两者才能并行不悖。“因为没有一种媒介具有孤立的意义和存在,任何一种媒介只有在与其他媒介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自己的意义和存在。”[1]

面对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说:“文化精品需要载体,目前看除了纸质别无更好选择。也许过一段时间会被多媒体代替,但是从选稿、编辑、审稿、校对的认真严谨程度上看,从保证质量和可留传度上看,纸质杂志无可替代。”作为地处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学期刊的办刊人,我们深知新媒体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换代,而在这种变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学期刊不论面临什么样的新媒体,“内容为王”应该是永远无法撼动的核心所在。因此,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只有源源不断地生产出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同时利用新媒体的传播速度和力量,才能保证少数民族文学与主流文学一起建构中国文学全貌。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40.

作者简介:黑正宏,《回族文学》编辑,作家。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大学中文系2014—2015年度访问学者结业课题(二)。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1-0054-02

猜你喜欢
文学期刊新媒体
新媒体时代文学期刊编辑思路的调整对策
新媒体视野中的文学期刊及其发展道路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文学期刊从未,也不曾离开
新形势下文学期刊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小说,就是往小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