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发挥应急作用

2016-01-28 09:33恒文昌市广播电视台海南文昌571300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广播媒体

杨 恒文昌市广播电视台,海南文昌 571300



广播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发挥应急作用

杨 恒
文昌市广播电视台,海南文昌 571300

摘 要2013年4月22日,“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开播。这是国家发生重大灾害时,首次以“国家应急广播”为呼号,对灾区民众定向播出的应急广播,为灾区群众及时提供权威信息、行动指导、科普知识、沟通渠道和心理抚慰。本文主要简述了应急广播在突发性公共危机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广播媒体;应急广播;抗风救灾

1 广播在公共危机中发挥应急作用

应急广播是指当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危机时,应急广播可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讯息传输通道,在第一时间把灾害消息或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传递到民众手中,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应该怎么撤离、避险,将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台风“威马逊”2014年7月18日登陆海南文昌,作为文昌人民广播电台FM91.0,如何来发挥广播的应急作用面对这场台风,成为头等大事。文昌人民广播电台这支队伍在2013年1月8日正式组建全新发声,平时做节目人手都严重不足,此时要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没有经验和样板,一切都是新的,如果全市停电、无手机信号,这对外的最新的信息宣传、发布就只有广播媒体。而作为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和榜样的力量,和群众一起奋斗,出色完成大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作为广播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这种责任尤其重大。

2 广播作为传统媒体公信力依然值得信赖

作为应急广播,它是在面临公共突发事件时,通过广播向公众传递紧急信息的一种应急手段。

在2014年7月16日,文昌人民广播电台改变既定播出方案,文昌人民广播电台FM91.0启动应急报道预案,将“抗击威马逊我们是追风的广播”灌入主题思想。广播媒体改变了常态定位,在2014 年7月17日,文昌人民广播电台台风宣传片、台风科普、特别节目、微信、QQ宣传全线推出,一时间“追风”概念迅速传播,在播报中体现与群众同呼吸、共患难的应急广播特色。

在非常态环境下,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文昌人民广播电台打破常规,所有节目全部打开窗口,进行超时长直播特别节目,因为文昌市全市停电、手机、电视无信号,此时只有广播才能起到宣传的作用。全天候播出《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威马逊》大型直播节目,全天15个小时关注台风“威马逊”最新动态,及时发布文昌市委、市政府等最新的消息,不断的插播前方记者和救援团队的最新信息。这是文昌人民广播电台有史以来最长直播节目,截止2014年7月25日,播出台风新闻稿件518篇,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正是这场直播让文昌人民重新认识了文昌人民广播电台的力量,也真正发挥应急广播的作用。

面对真假难辨信息,受灾群众最需要哪些信息,这是传统媒体代表——广播媒体的得天独厚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进而做好第一时间权威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从2014年7月18日到7月27日,所有广播主持人、编辑连续10天10夜超负荷加班工作,四位主持人全天候在直播间轮班主持,编辑实时关注各种有关最新台风资讯,随时、及时和主持人进行沟通,并且安排各路电话连线。主持人等还深入抗风救灾第一线,为听众带回最及时的相关报道。

3 广播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救助、舒缓群众心理方面作用不可替代

在广播栏目设置上,在2014年7月18日开始全天候播出《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抗击威马逊》大型直播节目,并同步广播官方微信、官方微博平台。文昌人民广播电台接到了很多来自省内外的爱心听众打来的电话和发来的信息,很多爱心听众纷纷表示要捐献物资以及爱心款项。

文昌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时间分批次跟随海口、琼海、定安、文昌等地的爱心听众运送物资到受灾地区一线,并通过微信平台同步进展情况。

文昌人民广播电台组织爱心听众的物资有大米、豆油、饼干、方便面、矿泉水、服装、三色布、蚊香、蜡烛、发电机等物资共12批次,价值约138万,第一时间地给灾区群众带去急需物资。另外,主持人于丽为文昌争取到由歌手陈楚生委托新浪网捐赠的105台发电机,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灾区奉献了爱心,扩大了媒体影响力的同时也传播了文昌广播媒体的正能量。

4 与权威部门合作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外宣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由于广播没有专职记者,台风来临由主持人充当记者,深入台风一线,进行追风连线报道和连线,发出最及时、最现场的第一手新闻,因为此时对外宣传工作只有广播媒体了。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湖南金鹰955台、海南新闻广播、海南交通广播、海南民生广播、国际旅游岛之声、海南音乐广播、三亚天涯之声等媒体,累计外宣连线发稿146篇,把文昌最及时的信息传播出去,并严格准确把握、核实每日宣传重点,从安全防范、到撤离转移、再到救援安置、以及受灾情况和灾后自救的宣传报道,把文昌的正能量传播出去,得到了同行的一致称赞。

在2014年7月24日、25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报道组和文昌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共同深入翁田、昌洒等灾区一线进行采访报道。在采访中,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进行协商,决定第一时间利用文昌人民广播电台直播间共同推出《心系文昌 电波传情》国际大联播直播节目,由于节目中需要国际、国内连线,文昌台的导播间临时开通国际、国内专线,直播前排除一个个困难,顺利开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人汪鑫、文昌人民广播电台杨恒、主持人于丽,大家分别讲述着自己深入一线所见所闻的生动故事感动了所有听众,三位主持人泪洒直播间感动了不少听众,同时,国际台金话筒主持人周微、吉林台记者、四川台记者也通过电话连线讲述了与文昌的深厚感情以及进行对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同时,新西兰中文广播电台台长胡杨、英国专栏华人作家赵雪湄克服了当地的时差,也通过电话连线参加了这次直播,带来了海外华文媒体、华人华侨的鼓励。此次《心系文昌 电波传情》直播特别节目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华网、国际在线等平台把文昌的正能量传到了全世界,也是文昌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进行大型跨越国内外的大直播节目。

5 总结:应急广播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文昌人民广播电台在公共突发事件中,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完成应急广播报道任务。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广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超常规处理,既需要具有应急管理能力的领导型人才,也需要非常态环境下,高素质采编播队伍,作为文昌的应急广播,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参考文献

[1]王小坚.气象部门加大与国家应急广播电台的合作[J].中国广播,2013(9):12.

[2]崔巨峰.应急广播系统实现概述[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38(12):40-44.

[3]曾国欢.论公共突发事件的媒体应急管理[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10):23-26.

[4]孟建.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与舆论引导研究[J].中国应急管理,2008(11):10-14.

[5]王凯山.突发公共事件中广播媒体的作用不可替代——以国家应急广播为例[J].中国广播,2013(8):81-83.

作者简介:杨 恒,天津大学项目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1-0119-02

猜你喜欢
广播媒体
弘扬身边的感动 凝聚向善的力量
媒体融合时代广播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探析
新时期广播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探讨
浅谈广播媒体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媒体的新思考
重建用户连接打造广播的“生活形态圈”
关于在脱贫攻坚战中广播如何发挥先锋作用的思考
广播媒体广告价值最大化探析
试论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广播媒体绩效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