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并发症分析

2016-01-29 19:41李洪武辽宁省阜新市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阜新123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10期
关键词:垂体瘤并发症

李洪武(辽宁省阜新市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0例并发症分析

李洪武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目的 探讨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 将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10例并发高血糖,10例并发垂体功能下降,20例并发尿崩症,2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所有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糖、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下降、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微小腺瘤容易出现高血糖和尿崩症,临床上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均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关键词】垂体瘤;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并发症

垂体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颅内肿瘤,在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头痛、视力减退、眼底改变、肢端肥大等症状,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和脑膜瘤[1],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在治疗垂体瘤时,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其中手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经蝶入路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治愈率高、病死率低等特点,被广泛运用在垂体瘤的临床治疗上。但是,经蝶入路切除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不利于预后恢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处理措施,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21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年龄(41.5±29.6)岁,病程2个月~7.6年,平均病程为(4.3±2.1)年,其中15例为微小腺瘤,16例为大腺瘤,9例为巨大腺瘤。在临床症状表现方面,18例为肢端肥大、3例为视野缺失、视力下降,20例为头痛、头晕,17例为性欲减退、闭经泌乳。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全麻后,取患者头后仰卧位,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将肿瘤切除。将特制牵开器放入一侧鼻腔,使蝶窦前壁充分暴露,将鼻中隔根部折断,运用针式单极电凝将鼻中隔黏膜弧形切开,再使用电动磨钻将蝶窦腹侧壁磨开,将鞍底打开,对硬膜进行穿刺,鞍底硬膜切开后,使用环形刮匙将肿瘤组织彻底刮除,确保肿瘤组织彻底清除。

2 结 果

手术后,2例并发脑脊液鼻漏,其中1例为大腺瘤,1例为巨大腺瘤,经手术修补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0例并发高血糖,1例为巨大腺瘤,2例为大腺瘤,7例为微小腺瘤,经过胰岛素注射治疗后,8例血糖恢复正常,其余2例在接受降糖药治疗和饮食控制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10例并发垂体功能下降,其中3例为巨大腺瘤,3例为大腺瘤,4例为微小腺瘤,发生时间为手术后3~4个月,在临床上表现为反应迟钝、精神不振、不思饮食、记忆力减退、下肢水肿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状,并且男性患者还合并早泄、ED等性功能障碍。其中4例糖皮质激素下降,6例甲状腺素下降,8例促黄体激素下降,临床上运用外源性激素(性激素、甲状腺素以及氢化可的松)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术后20例并发尿崩症(尿量>4000 mL/24 h,尿比重<1.005),3例为巨大腺瘤,4例为大腺瘤,13例为微小腺瘤,其中12例为轻度(尿量≤5000 mL/24 h),5例为中度(尿量5000~10000 mL/24 h),3例为重度(>10000 mL/24 h)。临床上运用垂体后叶素、氢氯噻嗪等药物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18例症状得到明显控制,2例患者形成永久性尿崩症,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术后,2例患者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例为巨大腺瘤,1例为大腺瘤,1例在临床上表现为恶心、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症状,1例在临床上表现为左侧肢体肌力下降、意识障碍等症状,临床上给予腰穿引流、营养神经以及血管痉挛解除等对症治疗后,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3 讨 论

Ciric等[2]研究表明,临床上给予垂体瘤患者经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后,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6%~5.3%,本次研究中,2例并发脑脊液漏,发生率为5%,与报道基本一致。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究其原因可能与手术过程中没有及时修补脑脊液漏或术后蝶窦、颅内感染、鞍内局部感染以及颅内压增高,从而导致鞍隔破损或填充物脱落、破坏以及侵蚀等有关。临床上在治疗脑脊液漏时,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填充时可以采用明胶海绵,并使用生物胶进行封闭;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以运用异体或自体移植物进行修补。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较巨大腺瘤和大腺瘤患者而言,微小腺瘤患者手术后出现高血糖的概率较高,其中60岁以下患者并发高血糖的病情比较容易控制,而超过60岁以上者,则容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者酮症酸中毒,严重的情况下,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垂体功能下降可能与手术造成垂体损伤有关,可逆性较多,如果手术中切除过多的正常垂体,则容易导致垂体功能长期低下[3]。手术的过程中,应该对正常垂体组织和肿瘤组织进行辨认,避免过度挤压和牵拉正常垂体组织,使垂体组织得到更好地保护。本组10例并发垂体功能下降,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刘轶刚等[4]报道,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发生尿崩的概率约为45%,其中永久性尿崩的概率较低,约为8%,本次研究中,20例并发尿崩,发生率为50%,2例为永久性尿崩,约为10%左右,与报道基本一致。实施手术时,应该掌握好操作技巧,运用器械将肿瘤逐层切除,避免对垂体柄造成损伤。术后,患者确诊为尿崩症后,应该及时给予垂体后叶素、氢氯噻嗪等药物对症治疗,使水电解质保持平衡,通常连续治疗3~5 d后,基本恢复正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主要为切除巨大腺瘤或大腺瘤时使鞍隔破裂出血所致。大垂体腺瘤朝鞍上生长,容易与下丘脑、第三脑室产生粘连,将肿瘤切除时,鞍隔过快塌陷,从而导致粘连部位出血[5]。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术后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诱发急性下丘脑反应,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手术的过程中,应该掌握好手术指征,避免盲目刮除肿瘤。

综上所述,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糖、尿崩症、脑脊液鼻漏、垂体功能下降、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其中微小腺瘤容易出现高血糖和尿崩症,临床上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均能得到很好地控制。

参考文献

[1] 张东波.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分析(附42例报告)[J].山东医药,2012,11(2):46-47.

[2] Ciric I,Ragin A,Baumagartner C,et al.Complications of transsphenoial surgery:results of national survery,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personal experience[J].Neurosurygery,2013,40(11):225-237.

[3] 杜奇勇,任林强,胡永光,等.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其并发症[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1(8):2924-2925.

[4] 刘轶刚.纯内窥镜下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后短期并发症[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09.

[5] 楚俊利,赵志伟.分析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特点及其处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473-474.

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0-0090-02

猜你喜欢
垂体瘤并发症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治疗不同类型垂体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垂体瘤卒中及垂体瘤头痛的关系研究
鞍区巨大不典型室管膜瘤误诊垂体瘤1例
路雪婧教授补肾养阴法治疗垂体瘤术后视野缺损病案1例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垂体瘤经鼻切除术患者护理路径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