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区百合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2016-02-01 07:30宋向文陈乃富韩邦兴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6年1期
关键词:大别山区生产现状百合

宋向文,王 魁,陈乃富,韩邦兴

(1.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中药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2. 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大别山区百合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

宋向文1,2,王魁1,2,陈乃富1,2,韩邦兴1,2

(1. 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中药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2. 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 六安 237012)

摘要目的:研究大别山区百合生产现状与存在问题。方法:实地调研并查阅文献。结果:大别山区百合生产规模大,栽培加工技术成熟,产量质量稳定。存在问题有品种退化,病毒积累,连作障碍,高温减产等。结论:选育优良品种,脱毒技术运用,防治病害,施肥与轮作,加强科研,野生抚育栽培等是解决百合生产问题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大别山区;百合;生产现状;存在问题

大别山区位于安徽、湖北、河南3省交界处,处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丰富,适宜百合生长。百合栽培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和生产发展的变化,百合的主产区已经发生重大改变,根据百合的栽培现状,目前中国百合四大产区分别为安徽省霍山和天长、湖南龙山、湖南隆回、江西万载,其中以安徽省霍山县栽培面积最大[1]。笔者于2012年8月—2014年10月多次对大别山区百合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地调查,栽培品种主要为卷丹LiliumlancifoliumThunb.,霍山县大面积栽培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至2013年栽培面积达历史最大,经过近20年的持续发展,大别山区已成为中国百合新兴主产区。

1生产现状

1.1产地发展

大别山区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百合生长,农户常将野生百合移栽房前屋后。随着百合市场需求的增加,当地逐渐形成如今的大规模农田栽培模式,201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霍山县漫水河百合,已经成为大别山区优质百合的代表,栽培产地也从最初的漫水河镇,发展至霍山全县栽培。现在栽培范围以漫水河镇为中心,发展至周边200 km范围内的六安、金寨、舒城、岳西、英山、罗田等地。

1.2栽培方式

大别山区百合主要用鳞茎繁殖,选择地势较高、土壤肥厚、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有机肥1 000 kg/667m2均匀施于地面,深耕整地,耕深25 cm以上,按1.5~2 m宽整畦开沟。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栽培,行距25~30 cm,株距20~25 cm,选择饱满、色白、无病、重量约200~250 g,具有4~5头鳞茎的百合作种。需将鳞茎位置放正,茎顶向上,否则延迟出苗,影响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翌年5月中旬及时打顶(当地称“断头”),能有效提高百合的产量和质量[2];5月下旬和6月上旬高温、多雨季节,要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

1.3采收加工

鲜品采于端午时期,虽然不是百合的最佳采收期,作为食用蔬菜,销往上海、江苏等地,价格高,收益好。但产量较低,无法留种,当地农户此期根据市场需求适当采收;干品于中秋期间采收,此时产量和质量最佳,为百合传统采收期。当地主要为人工采收加工,极少使用机械。刚出土的鳞茎除去茎秆、沙土、须根,剥去外层老皮,进行分拣,不同大小的鳞茎进行分装,销往外地;或堆放在通风、避光、干燥处贮藏;百合干的加工,首先人工分瓣,由于百合片与百合心耐热程度不同,分瓣时要将百合片与百合心分开放置、清洗、蒸煮,煮透后捞出,晒干或烘干,置阴凉、干燥处贮藏,一般3~4 kg鲜品可加工成1 kg百合干,作为食用主要销售到湖南、湖北等地或出口至韩国,作为药用主要销售到亳州药材市场。百合粉是当地近年加工出售的一种收益最高的新产品,主要出口韩国等地,将鲜品分瓣清洗后,放入打粉机中打粉,并放入水中沉淀,将淀粉取出晒干即成,一般100 kg的鲜品可加工成10 kg的百合粉,其中珠芽也可加工成百合粉,但产量极低。

1.4销售概况

近年,大别山区百合的销售价格波动较大,2008—2011年,鲜品8~10元/kg,百合干60~80元/kg,纯收益6 000~10 000元/667m2;2012年百合价格创历史最高,鲜品30元/kg,百合干100~120元/kg,药商直接到百合田地收购,销售最好;2012年百合价格刺激农户大面积扩种,导致2013年百合价格的急剧下滑,优质鲜品价格6~8元/kg,一般鲜品仅1~1.2元/kg,种植户损失惨重。百合粉的价格基本稳定在140~160元/kg,销售至国外价格高达200元/kg。珠芽产量约50~100 kg/667m2,鲜品价格虽然在2009年创下历史最高5元/kg,但平时价格仅1元/kg,珠芽采收费时费力,农户多不采收。

2存在问题

大别山百合产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存在种源混杂、种性退化、病害严重、连作障碍、高温危害、产品较少等问题。

2.1种源混杂

大别山百合产区主要采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当地农户多为自留种源,很少从外地购买种源,但随着产区20年的栽培发展变化,当地种源栽培世代过长,种性退化,不可避免的外地引种加剧了产区种源的混杂。产区初期主要采用野生百合的鳞茎进行栽培,现在的种源大部分仍是当地野生百合世代栽培留种而来。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开始从其他优质产区,如湖南、江苏、江西等地引种栽培[3],其他产区选育出许多百合栽培新品种。引种的品种与当地品种混合,导致了百合栽培品种的混杂。

2.2种性退化

产区种源无性繁殖时间较长,农户自留自种,缺少种源处理技术,从外地引种百合种源质量难以保证,这些都导致生长不良,病虫害多发,性状退化,产量与质量下降[3],影响农户的利益和产品的声誉。从外地引种解决种源性状退化,可暂时维持百合的产量和药材性状,但引种的百合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差,栽培后种性退化较本地百合严重。缺乏专业的百合种性提纯复壮和退化原因的深入试验和研究,农户盲目的引种和不断的换地,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性退化,而且加剧了种性退化的速度,给产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3病害严重

近20年的鳞茎繁殖,鳞茎在生长过程中极易携带病毒,而且更易感染土壤中的病原菌,使得百合植株在高温多雨的5~6月容易发生灰霉病、疫病、基腐病、炭疽病、叶尖干枯病等混合病害;百合虫害也较严重,主要有蛴螬、地老虎、蚜虫等。百合鳞茎病毒的积累和虫害的多发造成产量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农户防治病虫害多靠农药维持,但由于防治方法过于单一、药物使用浓度大、次数多,导致病菌耐药性增加,污染环境,百合农残超标,更增加了百合病毒的交叉感染[4]。

2.4连作障碍

大别山区多在水稻田上栽培百合,首年产量高、质量佳,次年产量和质量下降,第三年则出现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产量质量锐减,产生严重的连作障碍[5]。

2.5高温危害

野生百合自然生长在林下,气候凉爽湿润,喜阴畏热,16~24 ℃生长最好,高于28 ℃生长受到抑制,当温度持续高于33 ℃时茎叶枯萎死亡。农田栽培百合,生态环境由阴生变成阳生,6~8月高温季节,出现大面积早枯现象[4],地下鳞茎和地上植株也极易产生病虫害,极端高温环境下时,百合植株甚至大面积死亡,导致减产或绝收。

2.6产品较少

大别山区百合的产品有鲜品、百合干、百合粉。鲜品是产区的主要销售产品。没有其他深加工产品,未能合理利用当地百合资源[6]。

3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通过以下途径进行解决。

3.1选育优良品种

在大田选出抗病植株,集中培育,选育出适合当地种植抗病性强的植株进行栽培[5]。还可选择野生优良性状的百合鳞茎进行试验栽培,也可保持百合3~5年内持续高产。百合珠芽带病毒少,采用珠芽在试验田进行百合育苗,在大田栽培后3-5年可达到高产,并且可以持续高产3年左右。三种方法不仅能有效解决百合品种混乱和优良性状退化问题,还可以保证百合持续高产,是解决百合种源混乱和性状退化的有效方法。调查发现有部分农户采取此法进行育种栽培百合,病虫害明显减少。但是野生百合种源有限,而珠芽进行育苗需要3年的等待期,难以满足大面积、短周期生产的需要。

3.2脱毒技术运用

百合鳞茎病毒积累严重,利用脱毒技术对百合茎尖进行脱毒培养,组培的脱毒百合植株生长好,病害感染少,是解决百合病毒多发和连作障碍的科学方法[7]。皖西学院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别山区当地研究所都对百合的茎尖脱毒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取得了成功,脱毒组培的百合在试验田进行了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并且在大别山区部分产地进行了大田栽培,显著增加了产量,保证药材质量,脱毒百合的栽培也是今后安徽省百合产区发展的新趋势。

3.3防治病害

栽培前用多菌灵等对百合鳞茎进行浸泡处理;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排水方便的砂质壤土进行栽培,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3];对重茬的栽培地进行深翻,并利用药物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也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栽培中及时清除被病毒感染的植株,大面积发生时采用毒性小,残留少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忌用残留高的化学药物,科学合理的防治,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3.4施肥与轮作

产区在沙土上栽培百合,适当增施钾肥和硼、锌、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可以提高百合的抗病能力,降低发病率,因此合理的搭配施肥可以较少病害的发生[5];百合在未开垦的荒地和头茬作物地栽培,植株长势好,病虫害少,产量高,质量佳,通常可连作一年,如果继续栽培则会发生严重的连作障碍,因此荒山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采用开恳荒山的方法栽培百合,荒山资源不足的地方,可以和其他农作物进行合理轮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以减轻连作障碍的发生[3]。

3.5加强科研

与当地科研部门和高校合作,进行科研,选育产量大、抗病强、质量优的新品种,建立百合种源生产企业,生产推广优质种源,解决种源混乱。加大百合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建立百合深加工企业,生产百合口服液、片剂、糖浆剂、饮料、啤酒等药用和保健品[6],改变当地以出售原百合药材为主的现状,增加百合的经济价值。

3.6探索生物学特性

百合喜林下凉爽湿润气候,适度的覆盖遮荫和模仿野生环境,可以延缓百合早枯增加产量。当地农户在高温季节可以行间覆盖稻草,可以培肥地力、保墒控草、防止大雨冲刷、调温保湿,防止土地板结,可有效延缓百合早枯现象[4];根据百合生物学特性,可以结合当地的生产实际,可以与油茶,茶等经济林发展套种,可以有效遮阴,减少高温危害,这种符合野生百合生态的套种模式,符合百合的生长规律,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土地,还能增加农户经济收益,发展前景较好,是非常适合大别山区百合产地的生产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3.7野生抚育栽培

野生百合,生长多年,而不退化、病虫害发生少,无连作障碍,品质优良,仿野生抚育,可以减少高温、病虫害、连作障碍等对百合的影响,野生环境下的温度、湿度、落叶可以调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组成,减少人为的影响;林下环境不仅能满足百合生长对光照的需求,还可以遮阳降温;并且枯叶还可以为百合的生长提供了养料,符合百合的生物学特性;百合的地上植株可以作为肥料给下茬百合提供养料,更可以促进百合珠芽的合理生长,达到最大的资源合理利用,而且林下仿野生抚育具有产量高、质量优、管理少、效益高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致谢:衷心感谢安徽中医药大学王德群教授对本论文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杜弢,陈红刚,连中学,等.中药材百合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药材,2011,34(2):165-168.

[2]储成虎,武丽,许自文,等.皖西大别山区食用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68-2069.

[3]张健,许自文,何新祥,等.霍山县百合品种退化原因及对策[J].上海蔬菜,2006(3):13-14.

[4]刘利初,周新华,李强,等.百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技推广,2005(10):38-39.

[5]邓余良,彭慧,金鑫.皖西山区卷丹病害流行原因及其防治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06(9):21,28.

[6]许全宝,刘志超.霍山漫水河百合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6):111.

[7]张传海,孙传伯,谢升旺,等.皖西食用百合茎尖脱毒培养[J].皖西学院学报,2013,29(2):1-4.

Produc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Liliumlancifoliumin Dabie Mountains

Song Xiangwen1,2,Wang Kui1,2,Chen Naifu1,2,Han Bangxing1,2

(1. College of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West Anhui University,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Lu’an 237012,China;2.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of Plant Cell Engineering,Anhui Province, Lu’an 237012,China)

AbstractObject: To study the production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Liliumlancifoliumin Dabie Mountains. Method: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ing. Result: The production scale ofLiliumlancifoliumin Dabie Mountains is large, 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iques are mature, and the output and quality are stable.The problems include degeneration of seed strains,virus accumulation,continuous cropping obstacles,high temperature reduction and so on. Conclusion: Breeding of superiorLiliumlancifolium, virus-elimination culture of the shoot-tips, prevent disesse, fertilization and rotation, increasing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wildlife tending cultivation are the main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production ofLiliumlancifolium.

Key wordsDabie Mountains;Liliumlancifolium; production status; existing problem

收稿日期:2015-05-18

基金项目:环境保护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安徽大别山北坡药用植物多样性调查[生多调查(环)];六安市定向委托皖西学院一般项目(2013LW018)。

作者简介:宋向文(1987—),男,主要从事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E-mail:sxw198704@163.com *通讯作者:韩邦兴。E-mail: hanbx1978@sina.com

doi:10.3969/j.issn.1006-9690.2016.01.014

中图分类号:S6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90(2016)01-0049-04

猜你喜欢
大别山区生产现状百合
风吹百合香
清心消暑话百合
百合依依
基于微观视角下旅游发展对农户家庭福祉的影响研究
上海市小白菜高效安全生产现状与建议
大别山区跨省际边界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富贵像风吹过百合
安徽大别山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