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采棉的质量分析

2016-02-02 21:21夏菊新第一师十二团棉花加工厂新疆阿拉尔843300
中国棉花加工 2016年1期
关键词:白棉机采棉回潮率

■夏菊新〔第一师十二团棉花加工厂,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机采棉的质量分析

■夏菊新
〔第一师十二团棉花加工厂,新疆阿拉尔843300〕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也是兵团各团场的经济支撑点,更是兵团各团场的经济命脉。棉花质量的好与差,直接决定了团场的兴盛与萧条。近年来由于兵团劳动力紧缺,棉花的种植模式大多以机采棉种植为主,因此,如何提高机采棉的质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笔者就多年来收集到的机采棉品质数据作如下质量分析。

一、籽棉的质量分析

(一)棉花品种的选育

机采棉的种植要求是棉株高矮适中、抗病虫害、抗倒扶、成熟早、吐絮集中、纤维内在品质好。虽然国家每年都在不断培育和推出新的棉花品种,但目前仍然没有培育出完全适合机采棉种植的品种,大部分团场仍然种植的是手摘棉品种,对机采棉的综合品质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棉花的种植

多年来,为了追求棉花的产量,大多团场在棉花的种植上都采用了高密植的种植模式,种植株数达到210 000株/hm2~240 000株/hm2(14 000~16 000株/亩),棉株过于密植,透光、通风性较差,对棉纤维的生长是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特殊年份(2015年7月到8月之间)新疆南疆大部分地区都处在持续半个月的40℃以上高温天气中,对高密植棉花的影响就很明显,果铃掉落影响了产量,纤维长度偏短、马值偏高严重影响了棉花的内在质量。笔者在收集了多年棉花质量数据统计后进行分析,棉花的种植株数在不超过165 000株/hm2(11 000株/亩)时,通过科学施肥、化控,棉花的各项品质指标会有明显提高。

(三)棉花的采摘

正常情况下,机采棉的采摘要求棉铃吐絮率达到95%以上、脱叶率达到90%以上。为了保证机采棉的产量,采净率要达到95%,但是因近年来还没有完全适合机械采摘的品种,棉铃吐絮不集中,且种植模式又实行高密植栽培技术,脱叶不充分等因素都影响了棉花的采摘质量。目前,正常采摘条件下,机采籽棉的含杂率大多在14%~19%。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机械采摘棉花时都会喷水采摘,如果喷水量控制不当,会造成籽棉回潮率偏高,不及时摊晒也会降低棉花的品质。当天采摘的机采棉回潮率最好不超过12%(籽棉探测仪测试结果),这样不仅能保证籽棉质量,也便于储存堆放。

(四)籽棉的收购检验

由于机采棉的一致性存在一定差异,兵团的大部分企业都因棉花的种植、管理模式是统一的,因此在籽棉收购检验时,大多是按照棉花的颜色级来判定籽棉的质量。但是,目前国家对机采棉的检验还没有专用标准,都是统一按手摘细绒棉标准执行,为此在收购机采籽棉时通常都以白棉三级为收购主体颜色级,这种检验结果与机采籽棉的内在品质有一定的综合质量差异。同时,在大量收购籽棉时,因各车次籽棉回潮率都不同,整车籽棉回潮率也不同,有的回潮率相差5%~8%,对棉花的综合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五)籽棉中的异性纤维控制

机采棉实行的是节水灌溉技术,膜下种植滴灌。地膜与滴灌带在经过了春、夏两季长时间的高温后,韧性和抗拉强度明显降低,在秋季人工揭膜时,边膜残留在棉田的现象很普遍,在进行机械采摘时很容易将残膜采入籽棉中。虽然各级领导与科研人员采取了多种控制办法减少地膜与滴灌带,如规范田间管理、采摘后人工挑拣、在加工环节增加三丝清理设备等措施,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异性纤维含量,但是仍然不能杜绝。为此,地膜的问题已成为影响机采棉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皮棉的质量分析

(一)皮棉的加工质量

目前,机采棉的加工大多采用2道~6道籽棉清理、1道~3道皮棉清理的加工模式,各加工企业都根据收购机采籽棉的采摘质量进行合理控制,使用籽棉的预处理工艺。轧花工艺对棉花品质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对皮棉中的疵点、纤维的长度、整齐度、加工质量、断裂比强度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合理调整轧花工艺、控制轧花速度,充分做到因花配车是保证机采棉质量的关键。就多年收集整理的数据和实践来看,收购机采籽棉的回潮率控制在12%以内(籽棉探测仪测试结果),籽棉的含杂率控制在18%以内,收购的籽棉堆垛存放10天~15天后再加工,这时籽棉加工可以停止烘干工艺、2道~3道籽棉清理环节。同时,当大垛籽棉的回潮率在10%以内时,轧花过程还可以只开1道锯齿皮棉清理就能满足加工要求,但是要控制轧花产量不能过高。以MY-171轧花机为例,产量最好控制在不超过15包/ h,这时加工出的皮棉质量较好,机械对棉纤维各项指标的损伤最小。

(二)皮棉的检验

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专门针对机采棉的检验标准,所有锯齿棉都执行细绒棉标准进行检验。在加工质量指标检验上就会有偏差,因为加工质量指标的检验仍然是采用感官检验,机采棉中杂质含量较高,大部分机采棉的杂质含量都在1.3%~1.7%,而手摘棉的含杂率大部分在0.9%~1.3%,所以在进行加工质量检验时,杂质含量的多少会对检验人员的判断结果产生影响。

关于棉花的颜色级检验,通常所有人都认为前期的棉花应该比后期棉花质量好,那么颜色级就高;但是在实际检验结果并不是如此。因为鉴于棉花的基色调是黄色,所以棉花颜色级的高低受棉花黄度的影响很大。机采棉的采摘是早、中、后期通采,加工后皮棉的颜色级大部分为白棉三级和部分的白棉二级;而手摘棉在前期大部分也都是白棉三级,只是到了中后期检验结果大部分为白棉二级,为此单从棉花颜色级这一项指标是不能判定棉花质量的好坏。同时结合执行新标准的三个棉花年度来看,棉花的颜色级高低对棉花内在品质的影响不大,相反,到了轧花后期出现一定量的霜黄棉时,棉花的颜色级反而高,并且机采棉颜色级的一致性明显好于手摘棉。这对检验人员在判定棉花质量的准确性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猜你喜欢
白棉机采棉回潮率
棉花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浅析储备棉的棉层高度对其回潮率及公定重量的影响
《句号小姐,我们好久不见》
筒车谣
以公定重量为例阐述棉花回潮率的重要性
新疆北疆植棉区机采棉品种筛选试验
机采棉打模机和运模车的故障维修
短季棉品种华棉3109在荆门的种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