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2016-02-06 04:59高振洋
山西青年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高振洋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高振洋*

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随着一波又一波全球化、信息化浪潮的来袭,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价值多元,形式多样的复杂格局,教育的手段,方式也正面临着一次深刻转型。大学生作为承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其思维方法,处事方式的形成与网络有着密切的关联。我们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能够摆脱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教育的困境,突破现实的壁垒。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平台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所在

尽管高校借助网络这一新的载体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崭新的局面,但总体来看,由于发展历史还不长,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方式还处在摸索和探索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校园门户网站未能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赢得固定的大学生群体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想发挥实效作用,首先要将吸睛效果做到极致,目前高校的一些门户网站在栏目的内容,网站的整体风格等方面还很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迟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学生门户网站的魅力之一就在于栏目内容的丰富性以及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内容空洞乏味,不能及时跟新的门户网站,是无法吸引大学生群体的,还有一些高校门户网站的栏目很多,但没有有效的派专人去维护,导致一些栏目的内容长时间不能得到更新。这样就会严重削减访问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便会大打折扣。

(二)校园网络资源兼容性弱,渗透空间狭小

学生门户网站要想实施寓教于信息,服务,娱乐,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方式,前提条件是应该具备海量信息,和多元服务的特点。但大多数学生门户网站没有充分整合校园的网络资源,造成各个网站的内容都很单薄,将完整的信息游离化。这不仅不能满足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也使得学生很难成为网站的持久用户,寓教于信息,服务,娱乐之中的影响方式也无从得以实践。

(三)对网上红色思想政治教育新舆论阵地建设存在重视度不足,投入度不够的现象

一些高等院校对于大学生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舆论新阵地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校园舆论信息平台搭建的经费投入,机构设置,管理制度,人员配置等相关意识的缺位,导致正面地,积极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不能主导校园网上舆论主阵地。各种混杂的网络舆论削弱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效应。

二、积极开展多元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以过去看未来,洞悉现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过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刻板单一,授课内容索然乏味,缺少生机。未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感化效果。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向大学生灌输红色理论思想应遵循恰当的方法,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要及时采用顺应当代大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成长规律,才能翻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一页。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教育便有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是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引导中的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即教育者能够把控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脉搏,将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逐渐规制到符合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逐渐形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品德。而教育方法的创新程度最终决定了主体程度的实现,要想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演绎好执行者的角色,就必须在教学的手段方法上不断寻求突破,探求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路子。

(三)不断探索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有利于青年大学生实现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

一方面,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社会教育的主渠道,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校内网络信息平台,及时将红色信息通过这一媒介发布到网上,就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加深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达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由于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乏味,静态,孤立。缺失去了网络自身与社会联系紧密、多主体建构等动态特点,已经不能对大学生起到应有的作用,唯有推陈出新,擅于求变,将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日臻完善,时刻紧跟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才能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在实践中领悟到所学知识的精髓,解决现实的问题,实现对自我的社会教育。

另一方面,结构合理的信息内容形式,可以起到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时下青年大学生比较认可互动性比较强的版块设计,同时也希望积极参与到相关信息的讨论中去,传统的由教育者单方面抉择的信息形式终将被迅速淘汰。只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言论的交互性,让大学生参与其中,大学生才会积极接受教育,并在与之比对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判断,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教育创新的路径探索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要取得教育的实效性进展,以下几个方面尤为值得关注。

(一)注重整体设计,提升吸引力

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抓住大学生群体同质性强的特点。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施加的正面影响得到少数大学生的认同,则会很大程度上强化群体间甚至群体外的认同。网站的整体设计包含栏目内容、网站风格、网络语言的使用等方面,网站的整体设计效果是吸引大学生注意力,向他们施加重大影响的前提。在栏目的内容上,可以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在校学子,可以将高校的一些先进典型事例和广大校友的先进事迹作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教材,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更容易感化大学生,可以唤起他们心底的共鸣。在网站风格上,应追求多元,在网络语言使用方面还应擅于使用大学生惯用的语言。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们更愿意接纳跟自己具有相似特点及相似学习生活背景的事物,注重运用符合大学生学习生活习惯的网络语言,这样才能贴近学生本身,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富有生机,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带来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从而成为网站的持久、忠实的访问用户。

(二)重视网络舆论引导,开展网上信息调研,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坚守住网上舆论阵地就必须始终做到用积极正面的观念感染每一位大学生,切实做好为大学生思想问题排忧解难工作。当前许多大学生网络舆论参与者由于受到自己的信念和经验限制,应当对一些社会性问题持什么观点和态度尚不明确,因而此时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作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风向标,参照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教育者的自觉性和主导力,围绕大学生们所关心的热点问题提供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要求的评论和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还应重点把握即时数据的收集,进行数据调研并加以分析,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调研队伍,开设类似“在线意见调查”的反馈板块,这有助于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并在网上及时反馈意见,进而消除学生的不满和对立情绪,以此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同时高校还应该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派相关人员进行实时的网络监护,并拿出一套快速的应急预案,以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持续地,稳定地向大学生输入。

(三)不断完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保障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的完备性,是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打造一支师资深厚,能够迎接网络社会挑战的精兵强将,逐渐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种常态,融进自身的思维理念当中。另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机制,实现教师队伍水平的高素质化和专业化。

高校相关各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高校的各个层面要从政治领导,工作指导,建设规划,组织保证,思想武装,舆论支持,制度创设,投入报站,科学研究,检查监督各方面重视和关心队伍建设,同时加强全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导评估工作。最后要设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的顺利运行。

[参考文献]

[1]刘想树.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

[2]张瑜等.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1.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1-0097-02

*作者简介:高振洋,男,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聋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对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变”与“不变”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