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战备文职人员能力素质的现状思考及对策

2016-02-08 09:27冯雪莲李宗美沈延泓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战伤文职人员卫勤

冯雪莲,李宗美,张 丽,沈延泓,陆 萍

· 理论研究| THEORETICAL STUDY ·

卫勤战备文职人员能力素质的现状思考及对策

冯雪莲,李宗美,张 丽,沈延泓,陆 萍

结合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参加卫勤战备实践能力,分析其使命意识、身心素质、急救战伤救护能力、政治意识等现状,探讨提高卫勤战备的能力水平的对策,以期为新时期卫勤保障能力的提高提供一定借鉴。

卫勤战备;文职人员;能力素质

随着军队体制编制的改革,文职人员参加卫勤战备训练的数量逐渐递增,这对其战伤救护能力、身体素质、军事素质、政治觉悟、组织纪律观念、奉献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局部战争的特点是快速反应、速战速决,短期内达到战争目的。通过分析我院参加野外驻训、亚欧博览会安保、高原寒区使命课题训练等卫勤保障任务的文职人员情况,发现文职人员在军事素质、战伤救护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服从意识、野外生存本领等方面与现役军人存在差距,因此有必要制订规范性、针对性的基础理论辅导及军事体能训练,以进一步促进和提高战备训练质量,确保军队文职人员在执行各种战备卫勤训练、演习、保障任务,面对各种困难时,圆满完成任务[1]。

1 文职人员保障卫勤战备素质能力现状

1.1 政治觉悟低 部分非现役文职人员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对部队的特殊性要求认识不到位,因而有的在思想上存在认为自己是“合同聘用制人员”,在思想政治素质、奉献意识、服从意识、吃苦耐劳、战斗意识等方面仍和现役军人存在一定的差距。

1.2 体能素质薄弱 在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军事行动能力和生存能力至关重要,它能保障人员在面临死亡威胁、超时间超负荷工作时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文职人员部分是地方院校毕业经过考核应聘至相应岗位的,未经过类似新兵连的军事训练,在执行处突任务和卫勤保障任务时,其反应能力、身体素质、适应能力和所需要求不相适应。

1.3 战伤救护理论、实践能力不足 目前,根据日常战备卫勤训练及处置各类反恐维稳活动的特点,要求文职人员除了有娴熟的急救、止血、抗休克、搬运伤员等护理能力外,还要对核、化学、生物等新型武器有鉴别、预防和洗消能力[2]。现代高技术战争复杂残酷,要求卫勤战备保障人员具备一专多能的本领,对皮肤病、传染病、心理疏导等知识了解并能做出紧急的判断和处理。在军事行动中,文职人员的战伤救护理论、实践能力不足是由于其大都是非军事学校毕业,且目前医院战备训练中这些训练内容的计划落实也不够充分[3]。

1.4 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文职人员大部分为护理岗位人员,部分人员平时体能训练及节假日卫勤战备拉练以上班或病假为由,未系统地参加过政治理论辅导,且未正规地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法规制度,对卫勤战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其组织纪律观念淡薄。

1.5 心理素质不过硬 部分文职人员在参加长时间野外驻训任务时,因不适应酷暑或严寒等外界环境,身体条件不佳或生病,家中老人和小孩无人照顾等,常会出现焦虑、烦燥、苦闷感;处理突发事件或参加维稳任务时,担心随时可能出现意外,不能担当此重任,不会灵活应变等,常会出现茫然、紧张、害怕、恐惧感。

1.6 军人职责意识不强 随着处突维稳形势的严峻变化,卫勤保障任务越来越艰巨,抽训抽检的方式不断增多,野外驻训条件艰苦且无节假日休息,春节、节假日战备排班频繁,而且要求24小时值班。参加卫勤保障的部分文职人员对此不能接受,认为占用了自己大部分休息时间,带着逃避或不满情绪,未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缺乏军人的履职尽责和大局意识。

2 提高文职人员卫勤战备能力的对策

2.1 提高政治觉悟 建立文职人员管理制度,是为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4]。文职人员虽然无军籍,但却是军队的重要组织成员,应定期加强对文职人员的培训,内容包括军队的性质、宗旨、使命任务、条令条例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奉献意识,树立“国家危忘,匹夫有责”的思想认识。

2.2 提高军事体能素质 好的军事体能素质是完成战争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保障和前提,在抽组文职人员时应严格把关,对军事体能素质严格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参加保障卫勤任务。加强文职人员平时规范化战备训练,统一建档管理,制订日周月年训练计划,定期严密组织考核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使其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军事体能素质的重要性,以期达到人人达标。

2.3 增强军事行动中战伤救护理论、实践能力 美军对在编非现役文职人员采取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值得借鉴。如组织非现役文职人员观看军事化训练、野战救护录像,采用分组演练的方式进行急救止血包扎、急救搬运等实战操作。理论方面集中辅导文职人员对核、化学、生物等新型武器的鉴别、预防和洗消能力,聘请专家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讲座,如皮肤病、消化病等,同时安排相应的军事、卫勤知识讲座,战地救护培训等,从而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技术强的卫勤保障骨干。

2.4 增强组织纪律观念 文职人员将自己定位在“外来人”的地位上,对处突任务热情不高,原因之一还在于对自身作用、地位缺乏较好的认识。随着我军任务拓展,有必要对文职人员参与卫勤保障任务做出具体明确的要求,促使其学习军队的条令条例、法规制度,制定出参与的奖罚激励机制,明确条款和约束办法,并坚持不懈对其进行教育,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强化军人的使命感,使其充分认识到卫勤保障任务的重要性。

2.5 提高心理素质 首先选拔心理素质过硬的文职人员参加卫勤保障训练的前提是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其次,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对长期参加野外驻训的文职人员应提前进行环境适应性训练、技能趣味性训练,在生活及思想上多进行关怀和宽慰,组织上做好其家人的照顾、看望与联系,解除其焦虑不安、恐慌感,增强归属感。经常性的进行反恐训练演习、地震伤员的救治演习等,提高其急救技能与自我防护知识,使其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与应对能力,并不断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

2.6 增强军人职责意识 做好全面培训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中明确规定了非现役文职人员根据部队需要参加作战、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处置突发事件。听党指挥是我军的建军原则,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因此,应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作为对文职人员政治教育的根本,开展“听党话、知党恩、跟党走”主题教育,以服从党指挥为原则,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任务为任务,铸牢军魂意识,在参与卫勤保障执行任务时,奖励处罚、评功评奖公平公正,增强其职业认同感。

总之,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是战争行动卫勤保障的基础。提高文职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文职人员的卫勤保障应急能力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战时的救治任务,为做好新时期卫勤保障工作奠定基础,做好平转战的卫勤保障准备。

[1]Aberle C J, Bethards K J, Orsega S M, et al. Designing a medical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course for advanced practice nurses in the uniformde services [J]. Mil Med,2003, 168(9): 729-732.

[2]Rose M A, Larrimore K L.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concerning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errorism: continuing education implications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2, 33 (6): 253-258.

[3]唐秀花, 徐 丽, 陆 萍, 等. 武警部队部分护理人员卫勤战备能力的调查与分析[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 29(12A): 9-11.

[4]王鹏飞. 军队应对突发事件中对文职人员管理的思考[J]. 管理观察, 2015(13): 21-25.

(2016-01-29收稿 2016-03-11修回)

(责任编辑 李 欢)

Reflection on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of competency of civilian staff in medical service readiness

FENG Xuelian, LI Zongmei, ZHANG Li, SHEN Yanhong, and LU P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General Hospital of Xinjiang Military Regio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Zongmei, E-mail: Lizongmei123456@126.com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competency of medical service readiness of non-commissioned civilian staff in military hospital, the author analysed the status quo of their sense of missi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first aid ability an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explore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etency of medical service readiness, hopefully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improvement of the competency of medical support.

medical service readiness; civilian staff; ability

R197.32

10.13919/j.issn.2095-6274.2016.07.012

冯雪莲,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E-mail: 13565881792@ 163. com 作者单位: 830000 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总医院眼科 通讯作者: 李宗美 ,E-mail: Lizongmei123456@126.com

猜你喜欢
战伤文职人员卫勤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规范完善探讨
关于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强化基层军医战伤外科培训的思考
军用飞机战伤抢修技术体系建设发展论证研究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解读世界“第二军人”:外军文职人员你知多少
为战斗力“把脉”续航 海军青岛第二疗养院开展战伤救护岗位练兵掠影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提升抗震救灾部队卫勤保障能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