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3株细菌院内分布及耐药分析

2016-02-09 10:25章小花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万古霉素克雷伯埃希菌

章小花 陈 松 陈 君

6213株细菌院内分布及耐药分析

章小花 陈 松 陈 君

细菌;敏感性试验;耐药监测

随着各种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耐药细菌也日渐增多,因此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为临床提供参考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本院临床分离的细菌,分析其菌群分布、耐药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细菌来源 选择我院2015年1月—9月临床分离的细菌,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不收集厌氧菌和真菌。标本来源有痰、尿液、分泌物、血液、胆汁。

1.2 方 法 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compact系统。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

1.3 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分别是青霉素(PEN)、苯唑西林(OXA)、氨苄西林(AMP)、氨苄西林/舒巴坦(SAM)、亚胺培南(IMP)、红霉素(ERY)、克林霉素(CLI)、庆大霉素(GEN)、高浓度庆大霉素(GEH)、环丙沙星(CIP)、复方磺胺甲恶唑(SXT)、四环素(TCY)、万古霉素(VAN)、美罗培南(MEM)、头孢吡肟(PEN)、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头孢哌酮/舒巴坦(SCF)、哌拉西林(PIP)、哌拉西林/他唑巴坦(TZP)、阿米卡星(AMK)、左氧氟沙星(LVE),莫西沙星(MXF)、利奈唑胺(LZD)、头孢呋辛(CXM)、氨曲南(AZT)。

1.4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 按2015 年CLSI推荐方法用CTX(30μg)和CTX/克拉维酸(30μg/10μg)两组纸片检测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ESBLs,复合制剂与但要抑菌环相差5mm判为ESBLs(+)。

1.5 结果判断和数据分析 药敏判断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2015年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耐药、中介和敏感,以WHONET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 果

2.1 病原菌分离构成比 去除重复,只计算首分离共计6213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株1746株,占28.1%,革兰阴性菌株4138株,占66.6%,金葡菌339株,占5.0%,肠球菌属741株,占11.9%,肠杆菌科细菌2787株,占44.8%,非发酵菌1332株,占21.4%,其他尚有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菌分离构成比见表1。

表1 6213株病原菌分离构成比

2.2 细菌分布 细菌分布依次为痰31.5%(1959/ 6213),尿液22.5%(1401/6213),分泌物9.1%(567/ 6213),血液6.7%(417/6213),胆汁1.7%(111/6213)。

2.3 细菌药敏分析

2.3.1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33.6%,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喹喏酮类耐药率较高,除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性均较高以外对其他所测试的抗菌药物,MRSA敏感率明显低于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aureus,MSSA),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没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见表2。

2.3.2 肠球菌 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仍较敏感,敏感率达96.6%,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极敏感,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别为100%%和90.9%,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别为97.5% 和99.1%。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低于粪肠球菌。见表3。

表2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表3 肠球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2.3.3 肠杆菌科细菌 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除头孢他啶以外的第1、2、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可达9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可达9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仅有92.0%。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 ESBLs株分别占 46.8%和32.3%。见表4。

2.3.4 非发酵菌 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的耐药率普遍较高,铜绿假单孢菌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接近30%,多重耐药率(MDR)为12.44%。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多重耐药率达到30.5%。见表5。

表4 肠杆菌科细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3 讨 论

葡萄球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国内有很多监测一直在跟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如GPRS、SEANIR等。本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33.6%,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1]。MRSA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苷类、喹喏酮类耐药率较高,MRSA敏感率明显低于MSSA。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没有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近年来,有关万古霉素异质性耐药金葡菌(heterogeneous vancomycin-interme-diates taphylococcus aureus,hVISA)的研究显示[2-3],hVISA在万古霉素的压力下还会转化为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为防止VISA和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的出现,医院应监管万古霉素治疗用量。

表5 非发酵菌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肠球菌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常见菌。万古霉素也是治疗肠球菌感染的常用药物。本研究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低于粪肠球菌。本次监测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18株。我国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VRE)发生率不高,低于5%[4],但其导致的感染病死率较高,且可将对万古霉素的耐药基因传给其他细菌,如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警示我们必须更加严格执行院内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VRE的发生。

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数量仍居前列。质粒介导的ESBLs和AmpC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的主要耐药机制。产酶菌株感染的患者在病死率、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上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感染的患者[5-6]。本研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产ESBLs株分别占46.8%和32.3%。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第1、2、3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对酶抑制剂复合药物敏感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可达90%。本研究中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的敏感率达99%,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仅有92.0%。近年来耐碳青霉烯的肺炎克雷伯菌常有报道,特别是KPC-2型碳青霉烯酶在浙江等地似有流行趋势[7]。这提醒我们必须合理应用碳青霉烯抗生素,防止在抗生素压力下筛选出耐药的肠杆菌科菌,一旦这类菌株暴发流行将给临床治疗造成极大的困难。在药敏特点上,多黏菌素B、黏菌素和替加环素对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菌的MIC均较低,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选择。

铜绿假单胞菌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近年来比较稳定,由该菌引起的菌血症死亡率达到70%。本次监测中,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株发生率为12.44%。鲍曼不动杆菌是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第2种常见的非发酵病原菌。本次监测中,发生率为35.5%。鲍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不容乐观。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整体较差,并且由多药耐药向泛耐药菌株发展。因此临床医生对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可能会感到更为棘手。目前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需依赖药敏实验结果选药并联合用药。对于泛耐药菌株,应引起各医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控措施。

[1]郭宇,王辉,赵春江,等.2013年中国革兰阳性球菌多中心耐药监测研究[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6(38):373-381.

[2]Ho PL,Lo PY,Chow KH,et al.Vancomycin MIC creep in MRSA isolates from 1997 to 2008 in a healthcare region in Hong Kong[J].J Infect,2020,60(2):140-145.

[3] Musta AC,Riederer K,Shemes S,et al.Vancomyein MIC plus heteroresistance and outcome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bacteremia:trends over 11 years[J].J Clin Microbiol,2009,47(6):1640-1644.

[4]郭宇,王辉,赵春江,等.2012年中国16家医院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监测研究[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6):401-408.

[5]Tumbarello M,spanu T,sanguinetti M,et a1.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used by extended-spectrum-β-1actamase-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risk factors,molecular epidemiology and clinical outcome[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6,50(2):498-504.

[6]杨彬,张坚磊,郭影,等.2011年第四季度天津市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6):3639-3642.

[7] Cai JC,Zhou HW,Zhang R,et al.Emergence of serratia marcescens,klebsiellapneumoniaeand escherichia coli possessing the plasmid-mediated carbapenem-hydmlizing beta-lactamase KPC-2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from a Chinese hospital[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8,52 (6):2014-2018.

(收稿:2015-12-26 修回:2016-01-22)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杭州 310009)

章小花,Tel:13656713427

猜你喜欢
万古霉素克雷伯埃希菌
2018年-2020年凉山彝族地区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性检测分析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
2017年至2020年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
神经外科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局部应用硫酸钙+万古霉素预防脊柱手术部位感染的效果观察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美国多个州大肠埃希菌感染暴发即将结束
论万古霉素的规范使用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