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关内人口迁移对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6-02-11 20:34王延荣
知与行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东北移民

吴 军,王延荣

(1.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科研处,哈尔滨 150090; 2.黑龙江省图书馆 典藏借阅部,哈尔滨 150090)



基金成果传播

近代关内人口迁移对东北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吴 军1,王延荣2

(1.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科研处,哈尔滨 150090; 2.黑龙江省图书馆 典藏借阅部,哈尔滨 150090)

19世纪中叶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关内向东北内地进行大规模迁居,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次大的人口迁移,二百年封禁政策的解禁使清末东北三省人口总数超过1 600万,1927至1929年民国时期,关内居民移居东北每年迁居人数高达70万,伪满时期日本对东北资源的疯狂掠夺需要,又形成了近代东北的又一次移民高潮。移居至东北的关内移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改变了当地农业落后的现状,使耕种土地面积增加,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日渐繁荣,东北地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近代关内移民;东北;社会发展

自清末民国以来,我国大量关内移民涌入东北,使东北地区人口得以快速增长,也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移民和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提升,城镇化步伐加剧,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得到迅猛发展。可以说近代关内移民对东北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一、“移民”及“近代关内移民”

“移民”一词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在《周礼》《管子》等书中都有过相关记载。而关于“移民”的定义,史学界一直存在多种说法。葛剑雄《中国移民史》一书对移民的定义是:“具有一定数量、一定距离,在迁入地居留了一定时间的迁移人口。”[1]对于这种阐述,笔者比较认同。“近代关内移民”则是对移民的外延进行了相对的限定。首先是时间上的限定,本文所涉及的移民指的是近代以来的移民,大致时间分界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至民国结束这一历史时期。其次是地域方面的界定,专指关内移居东北的移民。“关内”历史上基本认定为山海关以内,包括我国山东、河北、河南乃至江浙等中原地区。所以本文中所指移民,仅限定为近代自中原地区迁居东北的移民。至于此范围外的清末以前移民、新中国成立后的北大荒移民以及国际移民等,在此不再赘述。

二、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

关内向东北地区移民,历史悠久。近代关内移民大规模迁居东北是明清以来就出现的东北三省移民运动的高潮阶段,历经民国时期、伪满洲国时期的集中迁移,最终形成目前的状况。

(一)清末时期关内移民

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是近代东北地区人口增长的初始阶段。特别是乾隆、嘉庆年间,人口快速增加,加之连年的自然灾害,致使关内灾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成为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诱因之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清咸丰、同治年间,不得已改乾嘉时期的“封禁”政策为“弛禁”,允许关内灾民到东北谋生。而且这一时期沙俄发动对我东北地区的入侵,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侵占了我国东北的大片疆土,使清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也促使其加快了移民实边、抵御外侵政策的出台。清咸丰十年(1860年),清廷下谕,准景淳瑞麟奏请开荒一折,昭示清末东北地区招垦政策的出台。到19世纪70年代末期,清政府下令取消了禁止汉人移居东北的所有法令,更于光绪六年(1880年)颁布了放荒、免税及补助的一系列法令,鼓励关内民众到东北垦荒。自乾隆以来在东北地区实施了近二百年的封禁政策终于被彻底解除。在清政府鼓励招垦政策的引导下,大批关内移民纷纷涌入东北。1887年黑龙江人口为40.8万人左右,1895年为150万人,8年间增长近3倍[2],关内民众移民东北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

(二)民国时期关内移民

1.关内移民促使东北人口剧增。自民国成立开始,迁入东北的关内移民不断增加,形成近代东北第一次移民高潮。1912至1923年十余年间,东北移民年增长数量在20万至30万人之间,这其中关内移民占据绝大多数。1924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前的7年时间,东北移民急剧增长,前往东北的移民累计达到500多万人,特别是1927至1929年,关内居民移居东北人数每年都保持在70万左右,1927年移民人数甚至达到了百万人以上,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东北地区关内移民的高峰期。

2.关内移民动因:移民垦荒政策及生存压力。民国建立之初,政府颁布《国有荒地承垦条例》等措施鼓励关内移民来东北垦殖。在政府的鼓励和倡导下,东北移民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导致大量关内居民移居东北有如下几方面的内因:一是来自原居住地的生存压力。中原地区历来就是中国人口集中地区,至民国时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已经变得愈发尖锐,而军阀混战、各种苛捐杂税的收取更令百姓苦不堪言。而且这一时期又经历了连年的自然灾害,致使受灾地区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遭遇如此困境,许多灾民为了生存只能选择远走他乡。二是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生存环境相对优越,吸引了大量关内移民来此定居。正是在关内恶劣生存环境逼迫和东北优越生活条件吸引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大量关内移民迁移东北并定居下来。

(三)伪满洲国时期关内移民

1.政策限制导致移民人数骤减。“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的近代移民高潮被迫中断。日本侵略者为了永久占据我国东北地区,计划将本国国民逐步移居东北,开始对关内移民移居东北采取种种措施加以限制。先是取消了民国以来实施的移民乘坐铁路的减价优惠,之后又专门成立大东公司管理移民事务,对移民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只有核发护照的移民才能获准进入东北。这些政策的实行,致使东北移民人数每年较先前减少了数十万人,并出现大量移民回迁现象。1932至1937年间,关内人口移入东北总数为2 596 708人,而迁出人数为2 358 381人,离去人数居然占移入人数的87.5%[3]。

2.第二次移民高潮。1938年后,日本对东北资源再次进行疯狂掠夺,为解决劳工不足的实际问题,取消了关内民众进入东北的限制,大力招募劳工,用于开采矿山、修筑铁路及军事设施等需要。东北地区的关内移民数量又开始回升。1938至1942年间,迁入东北人数和迁出人数与前几年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存留占比基本上都在40%以上,1939年甚至达到了60.3%[4],形成了近代东北第二次移民高潮。这其中包括大量被日本强制征集和招骗来的军事劳务移民和产业移民,这些移民与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主动性移民不同,并非出于自愿,加之生存环境险恶,因此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回迁率也很高。

三、关内移民推进东北地区社会发展

清末民国时期关内移民迁居东北,历经数十年,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虽是短短一瞬,可是却给这一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土地面积增加,人口迅猛增长,工商业、交通运输业日益繁荣,东北地区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而这些发展和进步中饱含着关内移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的辛苦和付出,改变了东北地区的落后面貌,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社会的发展。

(一)移民促进东北农业发展,土地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1.垦地面积大幅增加。我国东北地区土质肥沃,耕地广阔,发展农业经济先天条件优越。在清末以前,这里地广人稀,交通闭塞,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迟滞。1861年清政府“弛禁”以来,大批关内移民涌入东北垦荒种地,加速了东北地区土地开发。到清末民初,奉天全省垦地面积445.6万垧,吉林省垦地面积达493.2万垧,黑龙江省亦达211万垧[5]。至民国年间,移民大潮更是势不可挡,大片的荒地得以开垦种植。到1933年,辽、吉、黑三省均为全国十大农业省之一。同时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迅猛增长,“1912年东北粮食总产量为8 002 305吨,1930年增为18 865 000吨,18年间共增加10 862 695吨,每年净增603 483吨”[6]。

2.农垦公司纷纷兴办。移民对东北农业的开发不仅体现在劳动力的增加和土地面积的扩大上,同时改变了东北地区传统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促使其向机械化作业方式转变。“东北农牧垦殖公司发端于清末放垦,民国初年得以迅速发展。”[7]极大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宣统元年(1909年),黑龙江先后设立了移民农业公司和农业利民公司,引进国外机械,雇佣移民开垦荒地。这种全新的带有资本主义特征的生产方式,提高了粮食产量,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很多的内地商人看到商机,纷纷到东北兴办农垦公司。自1912至1920年间,东三省先后创办了137家农垦公司,其中奉天71家,吉林51家,黑龙江15家[8]。这些农垦公司兴办带来了发展所需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机械农具播种和收割,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东北农业区域化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3.农产品步入商业化轨道。清末以前,东三省用于农耕的土地很少,数十年来,在关内移民先进管理经验、大规模机械农具的运用下,东北地区的土地得以快速开发和利用。到民国时,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东三省开始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东北的大豆、玉米、高粱、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产量跃居全国前列。大豆作为东北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输出量也是最多的。为了满足国际需求,东北亦向国外大量出口大豆及豆制品,1907年中国豆饼输出共为278 801吨,价值730万美元。同年还输出大豆89 124吨,共计2 560 790美元[9]。这些农产品的输出,给东北地区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使东北农产品发展步入商业化轨道。

(二)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蓬勃兴起,实业经济快速发展

1.工商业发展迅速。晚清以来,大批关内移民进入东北,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东北地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一方面,农业快速发展,粮食生产在满足当地人口供应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存储量,为农产品加工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东北移民人口的快速增加,也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用工和广泛的消费人群。可以说,这两者是相互依托、互为条件的。东北地区在晚清以前,只有少量的手工作坊,工商业发展可谓一片空白。随着关内移民人口的持续增加,农产品出现剩余,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农具、制油、造酒等相关加工业也相继出现。就东三省而言,沈阳以南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尤为快速,大连、营口、沈阳等城市不仅制造业发达,同时也是商业中心。与此同时,包括哈尔滨等东北北部地区的城市也得到了相应发展,榨油、酿酒等工厂不断涌现。

2.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建成。关内移民的大量迁入在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北地区人口迅猛增长,经济发展渐具规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已势在必行。除了技术、设备和材料等因素,修筑铁路公路等必然需要大量的建筑工人,而这些用工的来源多是迁居这里的关内移民。以中东铁路修建为例,“1897年刚刚修建时,沙俄就在中国招募了近1万名农民从事筑路工作,到1900年时,参加筑路的工人已达17万人,全部从事木工、石工等笨重的体力劳动。从1898年到1900年应招修建中东铁路的劳力中,仅山东人就达20万”[10]。所以说中东铁路的建成,是和东北移民的辛苦劳作分不开的。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铁路交通运输网络,将东北地区的工厂、矿山及港口等相互连接,彻底改变了这里的交通闭塞状况,为东北经济的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城市化步伐加剧

1.人口增幅呈逐年上升态势。从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是近代东北人口增长的开端。咸丰、同治年间,由于清政府实施“弛禁”政策,移民人口开始逐渐增多。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政府更是下令黑龙江地区全部开禁,并在黑龙江和吉林两地分别设立招垦局,对关内移民实施减免车船路费、不增加土地租金等优惠政策。在政府的倡导下,关内移民纷纷涌入东北,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黑、吉、辽三省人口已达1 600多万。民国时期,移民数量更是急剧增长,每年至少在30万人以上。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东北地区人口约为200万至300万,“民国”十一年(1922年),增至2 200万,“民国”二十年(1931年)超过3 000万[11]。由此可见,从民国初年到1931年,短短20年时间,东北地区的人口与清末时比增长了一倍多,总数已超过3 000万人。

2.城镇化渐具规模。近代以来东北地区人口急剧增加,土地得到大规模开垦和利用,农业、工商业、交通运输业逐步发展,连接工厂、矿山、港口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无不为这一地区城市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咸丰年间“弛禁”政策后,清政府开始先后开放呼兰、三姓(依兰)、宁古塔(宁安)、绥芬河等处,并设置招垦总局,提供各项优惠政策,促进了这些地区土地的开发和利用。肥沃的黑土地,宽松的政令,吸引了大量关内移民的聚集,渐渐形成村落。村落不断发展壮大,慢慢演变为城镇,城镇进一步繁荣,又吸引了更多的移民来此生活定居,最终形成了城市。而1897年中东铁路的兴建,更使东北地区步入了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包括哈尔滨、齐齐哈尔等一批大中型城市迅速崛起。

3.东北边防得以巩固和加强。东北地区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剧,客观上也起到了巩固边疆、抵御外侵的作用。自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边疆也觊觎已久。清咸丰年间,为缓解关内人口与土地间的矛盾以及化解边疆危机,清政府全面开放了东北,鼓励移民垦殖。此后几十年间,东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边防实力也得到了增强。 正是由于移民的涌入加大了东北边防的稳固,使外国侵略者对东北的窥视得以受阻。

(四)关内文化与东北文化相互结合,加速东北社会文化发展进程

近代关内移民不仅在东北地区经济建设方面贡献卓著,同时也促进了移民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相互交融,在东北地区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移民文化,推动了东北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1.两地文化相互融合。东北的移民大部分来自山东、河北地区,因此在移民文化中包含很多齐鲁文化的元素。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中原文化始终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主流地位,同时也是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形态。因此,在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中,应当说是中原文化对满族当地文化的影响更为深远。关内移民对东北文化的影响在语言词汇的运用、饮食习惯的形成、性格特征的养成等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汉语在当地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汉族的语言也逐渐替代满语成为当地的主要语言。此外,移民对东北地区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东北地区原本是游牧渔猎民族,饮食上多以肉食和鱼类为主。在东北开禁以后,关内移民的饮食习惯对当地居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东北土著居民也开始慢慢习惯进食粮食和蔬菜,营养更加均衡合理,对自身身体素质提高和智力发展都更有裨益。反过来,当地的土著文化同样对关内移民产生影响,如关内移民也像当地人一样睡火炕,烧火墙,改吃当地的高粱米和玉米面等。移民对东北文化的性格养成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关内移民初到东北,身处异乡,紧密团结、互帮互助,逐渐形成了东北文化中重亲情、讲义气、待人以诚等性格特点。

2.人口素质明显提高。东北地区在清末以前,交通较为闭塞,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基本上过着比较原始的游牧和渔猎生活,近亲通婚等现象不利于人口的持续性发展。而关内移民的迁入,大量汉民与东北少数民族聚居一处,为异地和异族间的通婚提供了可能,从人口进化学的角度来讲优化了人种,提高了当地人口的素质,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而且两地人口间的相互流动,势必增进相互间的文化、技术交流,移民将较为先进的文化观念和生产技术融入当地,同时充分吸收当地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形成了更为先进的东北移民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文化发展和进步。

清中期以后关内人民由于种种原因迁入东北地区,他们带来的先进的理念、优秀的生产工艺、中原的儒家文化,加速了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和人口增长,促进了工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实业经济的发展,使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巩固了东北边疆防务,遏制了国外侵略者的入侵,融合当地土著文化形成了移民文化,推进了东北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史上续写了华彩的篇章。

[1] 葛剑雄,曹数基,吴松弟.中国移民史(第一卷)[M]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10.

[2] 王晓菊.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9.

[3] 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9:63.

[4] 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东北经济小丛书·人文地理[M].北京:京华印书局,1948:43.

[5] 衣保中.论清末东北经济区的形成[J] .长白学刊,2001,(5):77.

[6] 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J]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 ,(2):61.

[7] 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J] .中国农史,2006,(2):53.

[8] 马尚斌.奉系经济[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1,(5):9-10.

[9] 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840-1911)(第1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656.

[10] 郑伟.晚清以来关内移民东北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51.

[11] 东北文化社年鉴编印处.东北年鉴[K].沈阳:东北文化社,1931:1266.

〔责任编辑:徐雪野〕

2016-10-18

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东北移民文化变迁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4DH50)

吴军(196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从事党史党建、政治学研究。

C924.24

A

1000-8284(2016)11-0111-04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东北移民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大东北的春节
签证移民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