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6-02-12 17:57华东杰宁波市图书馆浙江宁波315010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6年2期
关键词:宁波市宁波数据库

华东杰(宁波市图书馆 浙江宁波 315010)

·工作研究·

宁波市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华东杰
(宁波市图书馆浙江宁波315010)

文章介绍了近年来宁波市在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中的工作实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就公共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开展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宁波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地区地方文献的聚集中心,收集、整理各类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建设分门别类、各具特色、使用方便的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是保存好、利用好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

近年来,宁波市图书馆从本地实际出发,按照从古及今、从易到难、从本馆特色资源递进到全市地方资源的工作方针,认真调研、扎实工作,层层推进。目前,宁波市图书馆已制作完成了宁波市图书馆馆藏地方老报纸数据库、《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四明丛书》全文数据库、宁波文史资料数据库、宁波方志数据库、宁波名人数据库、宁波地方特色视频资源库等多个内容丰富、题材鲜明、极具史料价值的地方特色资源数据。

在这些数据库制作过程中,宁波市图书馆积极挖掘本地特色资源,认真搭建技术平台,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同时寻找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和配合,走出了一条建设地方资源数据库的特色之路。

1 宁波市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实践

1.1宁波市图书馆馆藏地方老报纸数据库

宁波市图书馆馆藏地方老报纸数据库是宁波市图书馆最早开始建设的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以宁波市图书馆收藏的各类地方老报纸为建设对象,采用商业外包的方式进行,于2005年建设完成。数据库用PDF格式对老报纸进行全文扫描并数字化加工,为方便读者使用,数据库可按新闻题名、新闻撰稿人、报刊名称和发行日期等关键字进行内容检索。

宁波市图书馆馆藏地方老报纸数据库收录了1899至1999年间在宁波出版的29种地方老报纸。这些报纸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上宁波地区的时事新闻和市井民情,原版原式的页面可使读者从中体会到一百多年来宁波的世事变迁。

1.2《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

《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是宁波市图书馆自主建设和开发的数据库,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Joomla!开源技术平台进行系统搭建和平台构建。数据库全文摘录了在《申报》(1872-1949)上刊载的有关宁波(包括旧宁属鄞县、镇海、奉化、象山、慈溪、定海及现属宁波的余姚、宁海)的报道与记载,并对《申报》中所有宁波史料进行摘录、分类、整理和校对。

数据库共摘录了有关宁波的信息11000余条,共300多万字,同时对各类信息按照官府官吏、国防军事,法治官司,工商经济、农业经济,教育考试,文化风俗、体育,民间组织、党派团体,医药卫生,社会万象、奇闻异事,天文气象、地理灾害,宗教,慈善等11大类进行分类,方便了读者的检索和使用。

《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可以增加人们对清末、民国时期宁波社会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可以成为科研工作者研究宁波地方文化的有效工具,具有较强的史料价值。

1.3《四明丛书》全文数据库

《四明丛书》是宁波地区较为知名、也是较为重要的大型郡邑类丛书,是由民国时期甬籍著名教育家、文献学家、财政经济家张寿镛先生辑刊的,其对宁波历代先贤著述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为后人勾勒出了四明学术的流变和风貌,成为广大读者了解与研究宁波传统文化的必读典籍,具有较强的收藏和使用价值。

宁波市图书馆采用商业外包的方式进行《四明丛书》全文数据库的制作,数据库含有与宁波相关的古籍地方文献170多种,可对照阅读和全文检索,共8集,约1200万字。

为建设好《四明丛书》全文数据库,宁波市图书馆引进了数字古籍管理发布系统。该系统采用《中易超大型中文网络国际平台》作为技术平台,支持Unicode 5.0 (ISO/IEC10646:2003、GB18030-2005)的超大字符集技术,提供针对7万余汉字的展示、全文检索等多种利用途径,同时配有在线《康熙字典》,双击生僻字即可查看释义,还可进行全文数据的简/繁体转换,为现代读者阅读古籍提供了便利性。

1.4宁波文史资料数据库

宁波文史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对象为宁波政协文史委历年编辑的32册《宁波文史资料》,宁波市图书馆对这些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分类和加工,并在Joomla!技术平台上进行数据库制作,该数据库可全文检索和单册浏览。

宁波文史资料数据库主要反映了自戊戌至1949 年5月宁波解放前,发生在宁波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史实;反映了建国后宁波市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各民主团体、社会各界与各条战线的重要人物和主要活动;以及宁波籍人士在海内外创业史和爱国爱乡事迹等。

1.5宁波方志数据库和宁波名人数据库

宁波方志数据库和宁波名人数据库是宁波市图书馆按照省文化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制作的地方类专题数据库,是浙江人文数字地图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制作好宁波方志数据库,宁波市图书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收集了100余册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地方志。在与浙江图书馆新编方志数据库查重后,确定了需数字化加工的44部地方志,宁波市图书馆以这44部地方志为主体制作了宁波方志数据库,宁波方志数据库于2013年5月建设完成,共计1109万字,1643幅图片。

2012年7月,宁波市图书馆开始制作以宁波籍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宁波籍优秀人才为内容载体,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宁波历史人文风貌的宁波名人数据库。经过前期项目调研、资源选择,元数据确定等工作,同时按照《浙江名人多媒体库录入规范》《浙江名人数据库元数据方案》《浙江名人数据库图片、视频等文件命名规则》等要求进行数据库建设。宁波名人数据库包括名人资料、名人成果、研究名人成果等三个子项,数据库共有6.8万字、332幅图片,总容量54MB。

1.6宁波地方特色视频资源库

视频资料是地方文献中比较珍贵的资源,可生动反映和再现一个时期的地区风貌和历史存在,同时由于其发行量少、保存难、易损坏等特性,越来越受到国人的重视。宁波市图书馆依托其区域公共图书馆的中心地位,和各县(市)、区图书馆一起收集、整理地方特色视频,目前已收集整理了350余部各个时期的宁波地方特色视频,包括甬剧、越剧、姚剧、宁海平调、广播剧、影视剧、文艺片、记录片等方面的视频资源。宁波市图书馆一方面对这些视频资源进行分类、数字化加工,另一方面在不违反版权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视频制作的统一要求和格式进行数据库制作。

2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思考

2.1从实际出发,确定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和方向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关键在于突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区域个性,这样才能确保“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在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时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积极挖掘本区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重视和培育特色资源的建设方向,建立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长效机制和中远期规划。

建设个体数据库时,要确定每个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数据库是向公众免费开放的还是在一定区域内公开的?是向用户提供下载服务的还是只能在线浏览的?是馆内保存的还是向上级部门提交的?要求不同,数据库的建设方向和各方面投入也不同,需要我们事先确定和考虑。

2.2寻求多方支持,确保数据库建设主体资源的多样性

数据库的建设,特别是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单靠一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制作。宁波市图书馆在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时,就与各县(市)、区图书馆及乡镇文化站等部门合作。资源的选择确定、数字化加工和平台的搭建维护等工作由市图书馆负责,各县(市)、区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负责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这样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确保了数据库建设的顺利开展。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时,也要寻求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不仅是资金和设备设施方面的支援,更重要的是有些资源建设对象需要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协调。2006年底,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专门下发了《关于直属单位无偿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信息资源的通知》,明确规定其下属单位需无偿向共享工程各级支中心(图书馆)提供由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创作、排演的各类剧(节)目;在公共财政支持下收集、整理、编辑的民间文化资源;由各单位独立创作或与民间团体、个人联合创作的群众文艺节目等资源。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时,也要寻找社会力量的支持和帮助。宁波市图书馆在建设《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时,与宁波大学孙善根教授进行合作,利用孙教授和他团队的智力优势和人才支持,对《申报》中有关宁波的史料进行摘录和整理。这是一项工作量极大的工作,正是有了他们的前期准备和资源整合,才顺利完成了《申报》宁波史料数据库的制作。

2.3合理利用经费,提高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质量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不但要有各类地方特色资源,还要有人力、物力和各类设备资源。虽然公共图书馆都有一定的经费扶持,但在当前既要购置一些商业数据库,满足用户需求,又要开发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现实环境下,如何合理确定两者的关系,分配和利用好有限的经费,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公共图书馆要经过认真的资源调研,每年应该拨出一定经费,开展一个或一项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这样既保证了经费的合理利用,也保证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进度。在经费确定后,公共图书馆要认真围绕特色资源的建设方向和主体,开展实施与落实工作,在确保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数量的同时,更要保证其质量。

2.4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和用户便利使用原则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要有专门的规范和标准约束,公共图书馆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文化部和各省下发的标准进行操作,每个项目的建设要有专人负责,全程跟踪特色资源建设的过程,以保障数据库资源建设的质量。

同时,要加强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根据用户要求和反馈,及时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替换、删除、修改,对已建设完毕且对外开放的数据库,要确定合理的资源更新周期,确保地方特色数据库资源的活力。

建设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用户更好地利用,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考虑便利用户使用的原则,要从广大用户的角度出发,让用户在特色资源库里方便、快捷地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同时,为方便用户,在资金和条件充许的情况下,可在数据库里配备和镶嵌各类在线软件。

2.5加强版权意识,防止法律纠纷

在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版权意识日渐增强,各项保护版权的法律法规也日益完善。在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要加强版权意识,防止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公共图书馆在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中,一方面可对过了版权保护期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针对在保护期内的文献资源要取得版权人的授权许可。地方文献资源一般为本地作者或本地公司生产的作品,公共图书馆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也要寻求社会各方的支持,本着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公益开放的原则,尽量取得版权人的无偿使用权和制作加工权,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

3 结语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公共图书馆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履行保存、开发、利用文献资源职责的重要举措。在公共文化服务新常态下,我们要本着特色意识、本地意识和精品意识,抓住发展机遇,争取多方支持,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摆在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位置,为保存、传播、发扬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1]陈宝昀.公共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与流程[J].图书馆学刊,2012(11):47-49.

[2]卜洁.地方特色数据库建设初探:以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名人故居”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1(10):48-50.

[3]刘祥国.版权保护与信息资源共享之间的关联与冲突[J].图书与情报,2009(1):85-89.

The Practice and Thoughts of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Ningbo libra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e of Ningbo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In the meanwhile,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public libraries to better carry out local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database construction.

local resource;database;Ningbo

G253

A

华东杰(1979-),男,宁波市图书馆馆员。

2015-05-06

猜你喜欢
宁波市宁波数据库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重建宁波市图书馆记忆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