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

2016-02-14 10:24湖北袁咏平
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电算化所学会计专业

湖北 袁咏平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

湖北袁咏平

【摘要】就会计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提出了构想,旨在和同行们一起交流会计教学经验,落实培养高职学生职业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会计网络教学

一、高职会计课程建设现状

1.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

理论课程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性,重点教授财会分录的编制方法;实践课程只是实验性模拟实习。在教学时间安排上,理论教学占用时间段较长,一般每门课程持续近一学期;实践教学一般在理论课结束之后集中一到三周之内完成,占用时间段较短,教学实施的结果偏重于理论教学。

2.理论与实践相分离,课程结构不合理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各自为战,人为地割裂了二者之间的联系,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在结构上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前后衔接和融合,不能使专业知识直接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

3.缺乏会计信息化模拟

会计信息化模拟是指应用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将现实企业的会计业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下进行模拟,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计算机和网络环境中会计核算职能是如何实现的。使学生了解企业供、产、销过程中会计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以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去理解会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企业管理模式、工作流程等带来的变革,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会计工作流程、工作方式和方法。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由于经费问题尚未建立会计信息化模拟实验室,而无法进行会计信息化模拟。致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融会贯通,所学信息技术无法应用到会计中来,更不用说利用企业的内、外部网络实现信息共享了。

4.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活动较少,缺乏智能培养课程

要使学生具备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多提供锻炼机会。但与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社会调查研讨及与实业界专业人士一起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专题讨论、专题讲座等活动几乎没有,教材中也很少有这方面的内容。这样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能提高毕业生的技术应用水平。

高职财会专业的课程实质上并未突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只是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模拟实习内容。要达到财会专业高职教育的目的,必须从实践界聘用经验丰富的教师,并打破旧有的课程模式,重新进行课程设计,进行仿真模拟教学。

二、构建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案

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竞争加剧。因此,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并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尝试设置一些专业选修课,引导学生培养专业个性,提高他们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1.开设会计专业实验课程

会计专业实验,可以模拟企业一定期间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学生以一个会计的身份,使用真实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按规范化的会计核算要求,处理核算业务,编制会计报表,分析与评价财务报告的教学活动。通过会计专业实验活动,以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会计操作基本功的训练,使学生不出校门也能完全仿真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突出实训,加强对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培养。

目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训改革,没有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不利于学生扎实掌握实践技能。如何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核心技能实训进行有效结合,并最终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课外实训平台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解决途径。

第一,开设的实训课涉及面要宽:不仅要有专业技能方面的实训,如会计模拟实操等,还要涉猎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如CBE职业实训等;不仅要有会计方面的实训,让学生熟练掌握工业企业财务常规管理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编制各类会计报表,熟练地处理企事业单位日常生产经营账务,利用有关资料参与企业财务成本分析,编制企业财务成本计划,还要有电算化方面的实训,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及财务分析的能力,初步具有电算化财务软件的维护、修改工作的能力。

第二,实训的教学要贯穿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始终,如,开设基础会计学实训、财务会计学实训、成本会计学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中级考证等。

第三,开展会计案例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会计与理财实际问题,改变学生所学理论知识是条块式的分割状态,使各门课程的内容相互渗透,综合运用,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大限度地缩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从事社会实际工作的“适应期”。

3.技能考核方式“证书化”

要开展“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即在课程设置时将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嵌入到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进行学历教育又进行认证教育,在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

参考文献:

[1]梁小红.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同步核算’实训模式的构想[J].教育财会研究,2010(6):23-24

作者简介:

袁咏平, 男, 1974年出生,研究生,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高职教育

作者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电算化所学会计专业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非所学
非所学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探讨
会计电算化模式下财务工作探析
浅议电算化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