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芭比娃娃的男孩

2016-02-14 18:41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王沁凌
早期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两本书芭比芭比娃娃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 王沁凌



喜欢芭比娃娃的男孩

南京市鼓楼幼儿园王沁凌

案例

下午四点钟后,班上的孩子陆续被各自家长接走。不一会儿就只剩下男孩小龙一个人了。他对我说:“王老师,我不想玩玩具了,我想去看一会儿书。”我说:“好的。”小龙从阅读区拿来了两本书,坐在桌边准备阅读。我看见那是两本《芭比娃娃系列丛书》。我笑了笑,随口说了一句:“小龙,你喜欢芭比娃娃啊?”听到我的问话,小龙立刻将手上的两本书丢得远远的,并说道:“其实我一点儿也不想看这两本书。”“那你怎么会拿了这两本书呢?”“我拿错了,我要去换两本。”我说:“好啊!”小龙将这两本书送回后,又拿了另外两本书阅读,这次他很主动地拿着书放在我面前,告诉我:“王老师,我看的书是《神奇校车》。”我和他聊了一会儿《神奇校车》书本的内容,他很放松,侃侃而谈。大概十分钟后,妈妈来接他了。妈妈和我聊了一会儿,看到小龙还没有从阅读区里出来,就喊了他一声“小龙”。小龙听到妈妈的呼唤,从阅读区里跑了出来,这次我清楚地看到,他的手中拿着一本看了一半的刚才他说拿错了的《芭比娃娃系列丛书》。看到我和妈妈,他又立刻讲书塞到了阅读区的书架上。妈妈问他:“你刚才拿的什么书啊?好像没有放整齐,我们一起去把它摆摆齐,好吗?”“不要,不要。我要回家,快点走嘛!”小龙一反常态地拽着妈妈,匆匆离开了教室。

通过和小龙妈妈的交流,我了解到他平时和邻居家的两位姐姐玩得比较多,而姐姐们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打扮芭比。为了能更好地融入姐姐们的游戏之中,小龙开始关注有关于芭比的一切信息。一次,小龙在商场的芭比柜台专注地研究芭比娃娃的时候,营业员阿姨说:“啊?男孩子也喜欢芭比啊!”旁边的大人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小龙羞得满脸通红。从此,他再也不敢在人前表现出对芭比的关注。

反思

一般来说,3周岁以前的幼儿性别意识模糊,但5、6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了男女之间的差别。我们成人对男孩、女孩养育标准有着自己的模式,在我的潜意识里,男生就该玩汽车、机器人等,娃娃则是女生的玩具。于是,我们成人在看到小龙选择了芭比系列的游戏时,不由自主地表现出了惊讶与不认同。而小龙一系列反应就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是男孩子,而男孩子是不能玩芭比娃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男孩为什么不可以喜欢芭比玩娃娃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我们应从儿童的需求出发,倾听儿童的心声,支持儿童的思想,支持儿童的行为。于是我在班级的墙角边开辟了一个“秘密花园”区域,那里放置了一顶小帐篷,从外面看不到里面,谁是今天“秘密花园”的主人,谁就可以待在小帐篷里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你可以邀请你的朋友、老师游戏,也可以独自享受安宁。当轮到小龙做帐篷小主人时,他在帐篷里阅读了5本芭比娃娃的图书,再也不用担心别人是否会取笑他。再次轮到他时,他带了一个从邻居姐姐家借来的芭比娃娃,帮芭比编辫子,更多是捣鼓怎么拆卸她的胳膊腿,怎么把她的头扭到身后……在他当了五次“秘密花园”的小主人后,他对芭比娃娃渐渐失去了兴趣,没有再在帐篷里玩过有关芭比的游戏。但那五次“秘密花园”的芭比探索旅程,每次我们都感受到了他发自内心的愉悦与放松。

成长

当孩子在活动中表现出特殊的兴趣时,在游戏中发现了奇怪现象时,在提出了自己想知道却不知道答案的问题时,正是教师应及时捕捉的教育契机。在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中,一定暗含着他所感兴趣并需要追求的东西。我们要支持孩子的思想,就要基于孩子的生活经验,善于发现并满足孩子的真实需求。我们眼里有孩子,心中有孩子,就能接纳认同孩子的想法与做法,提供给每个幼儿尝试的机会。我们只有学会蹲下来,以孩子的视角细致观察,用心倾听他们的心声,解读他们行为表现背后的真实意图,才能真正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猜你喜欢
两本书芭比芭比娃娃
有趣的“拔河”比赛
小熊和芭比
我的芭比娃娃
一起玩真开心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芭比娃娃
一口“仙气”
两本书
热点芭比
50%天使×50%芭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