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家长开放日活动新路径

2016-02-14 18:41无锡市震泽实验幼儿园张桐嘉
早期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开放日幼儿园家长

无锡市震泽实验幼儿园 张桐嘉



微探家长开放日活动新路径

无锡市震泽实验幼儿园张桐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的观点已被人们广泛认同。如何帮助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如何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如何满足家长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各种需求等等,就此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既是幼儿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摆在幼儿园管理人员面前的一个长期的、重要的、基本的研究课题。

一、家长开放日活动的传统做法

长期以来,幼儿园一般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幼儿园也藉此来选择、吸收家长中的有利资源,并进一步辐射施以影响。而各地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形式也都大同小异,比较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集中讲座。就是把家长集中起来,邀请专业人士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进行授课。这种形式可以将有限的优质资源发挥最大化,使得家长群接受最权威、最专业的教育理念的灌输和指导,加大受众面,集体提升家庭教育观念。

2.家委会。家委会由幼儿园相关领导以及各班推选的优秀家长代表组成,及时传递家长愿望和信息,发挥一定的管理作用,达成家园有效沟通。

3.家长会。分全园家长会和班级家长会。全园家长会一般以园部介绍幼儿园整体发展情况居多;班级家长会由班级老师组织开展,形式宽松,话题直接,对相关问题更利于达成教育共识。

4.家长半日活动。这是家长了解和感知幼儿在园生活、学习、游戏和发展情况的最直接的窗口。通常班级老师会安排家长参与“半日活动”中的某些环节,旨在配合教师教育引导。

5.家教咨询。幼儿园设立接待日,随时接受家长的来访,满足家长个别咨询的需要,有效实施家园一对一的对话,答疑解惑,化解家园矛盾冲突。

二、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的不足

1.活动对象主体意识薄弱。作为家长只是被动地接受邀请参加活动,听取活动中的任务安排,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缺乏主体意识。家长半日活动,实际上也只是“被”动起来,活动的目的、流程、形式等完全是由老师设定的,家长也仅仅是被操纵的一部分,而无家长主体意识的参与。

2.活动组织者观念受限。学校仅仅把家长当成了需要教育的对象,仅为合作者、参与者,而非教育者、管理者。家长是看客,因此也就谈不上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

3.活动形式缺乏互动性。家长开放日活动往往成了单向性的活动,即由幼儿园发起,家长只是被动参与。缺乏与家长的深度互动和实际沟通。

4.活动内容无选择性。家长开放日活动一般都是由学校事先确定好活动的内容后再通知家长参加,活动单一没有选择性,也不特别针对哪一类型的人群,群发通知,集体参加。

三、丰富和完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学前教育发展新形势迫使我们在分析传统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不足的同时,静下心来对家长群进行观察和了解,进一步引发对新时期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思考。

1.撒手不管型。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父母无关,好赖都是学校的责任,平时对学校提出的家庭教育要求也是不理不睬,不配合,不支持,出了问题找学校。这属于极不负责任的家长,也使孩子丧失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的环境。

2.溺爱包办型。出于“爱”孩子,对孩子的不正确行为听之任之,甚至给孩子撑腰,当着孩子的面让老师下不来台,使老师威信扫地,影响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这类家长的言行往往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独特见解型。对教育有自己“独特”的观点,经常谈论国外的教育如何如何,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怎样怎样,不顾幼儿的发展和教育的规律对老师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强迫老师屈从,给实施教育的教师人为带来很多困惑和阻力。

4.理智信任型。这一类型的家长通常比较配合,能信任学校,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对学校布置的育儿任务积极完成,甚至主动要求承担相关的教育教学项目,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协助参与学校的管理。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家长和传统家长开放日活动存在问题的分析,当前丰富和完善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家长主动性和个体能动性,设计个性化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满足不同知识层次家长需要,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帮助家长转变教养观念和教养方式势在必行。

(1)项目申领,菜单自选,全面满足需求。

园部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全园家长的喜好、特长和需求,再进行归类,筛选出健康、生动、活泼又能激发家长兴趣的活动。再由家委会成员首先进行认领,自主发起和自由组织,进一步列表成菜单,让全园家长对照后进行自由选择。整个活动,从策划到网上动员报名,到参与活动组织等,都有家长团队集体完成,园部则从前台退至幕后,配合给予场地、音响、拍摄等后勤方面的协助。

“撒手不管型”和“溺爱包办型”这类主体教养意识相对薄弱的对象,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自主沙龙的方式来吸引他们,让他们在宽松自在的环境中与其他有见地的家长进行接触,并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例如:自主沙龙——手工制作DIY、甜点秀秀秀、家庭才艺展、亲子阅读分享等。改变了以往活动内容单一无选择,家长被动参与的格局,深受众多家长的喜爱和推崇。

(2)志愿参与,发挥余热,巧妙盘活资源。

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在这里是指乐意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园无偿为幼儿及幼儿园提供服务或参与活动的家长。这也是基于家长对幼儿和幼儿园热爱前提下的资源的合理整合和利用。

调查发现:“理智信任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全职太太”,这是一种新型的社会角色。以职业眼光来看,她们担当着理财师、营养师、学前家庭教师等多种角色,知识层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时间充裕。幼儿园向她们发放“支教意向书”,根据自身能力、爱好选择志愿,填报参与的项目及岗位。这一方面满足了她们参与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内在需求,另一方面也盘活了家长的教育资源,可谓一举多得。

(3)因势利导,委以重任,建立“统一战线”。

即由幼儿园组织成立家长社团或家长俱乐部,邀请家长中有思想、有见地的人员担任社长、副社长,通常邀请上述“独特见解型”的家长参与,委以重任,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转变观念,建立起教育的“统一战线”。

“独特见解型”家长往往有着很强的管理欲,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学历与才干,言辞犀利但未必不通情理。可以通过策划组织成立“好妈妈合作社”“好爸爸合作社”等,以园部的名义向他们发放邀请函,邀请来园个别沟通,从教育的一致性、教育的科学性等角度晓以大义,据理力争,并委以社长、副社长的头衔,让他们加入到幼儿园教育管理的队伍中来。

(4)吸引热点,合作策划,实现家园共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因此,要充分体现家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人翁精神。比如:在组织亲子假日游、亲子运动会等类似的活动时,事前要充分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邀请家长代表和园部一起来设计活动方案,鼓励家长出谋划策,表露观点。这样可以使活动更加完善周到,并能为家长所接受。

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家长为主体之一参与的活动,以上四种形式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克服了传统家长开放日活动活动对象主体意识薄弱、活动组织者观念局限、活动形式缺乏互动性、活动内容无选择性的弊端,引领和改变了家长开放日活动内容的形式,是当前较为新颖的、有价值的活动。

家长群的力量是无穷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满足各类家长群体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让家长发挥主体意识,才能使家长的作用得到正面发挥。作为幼儿园的一名管理者,只有时刻站在观察者、研究者、实践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全面树立服务意识,不断积累家长活动的创新思路,才能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的水平,真正做到家园共育,推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健康、科学、高效地发展。

猜你喜欢
开放日幼儿园家长
魔法学校开放日
我爱幼儿园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欢乐的幼儿园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长开放日
爱“上”幼儿园
悦于形 匠于心——百超天津工厂开放日顺利举办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