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后进生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2016-02-15 15:17◆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习成绩因材施教后进生

◆李 本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对初中后进生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李 本

(吉林省四平辽河农垦管理区第二中学)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一个难题:一个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成绩相差很大,总有一名甚至是几名学生总是在“拉后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后进生”,为此,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后进生学习成绩就显得十分重要。后进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多数是由于后天因素造成的,只要教师能够耐心教育,是完全可以转化后进生的。将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提高数学后进生学习成绩的几点措施。

初中数学 后进生 学习成绩 因材施教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相比,在教材的知识结构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初中数学的学习比小学更加复杂化、抽象化,开始有了代数、几何等新知识,对于这些新知识的学习,要求学生们在短短的几周之内就要转化以往传统的思维,这对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会有很大的难度,也就产生了我们所说的“后进生”。

一、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形成主要表现

1.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不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概念、公式、定理等基本的数学理论,并且不细读课本,对教材理解的不透彻,不能清楚的说明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例如,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学生们分不清哪个概念是探讨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形状关系,哪个图形是探讨图形本身的特殊形状等。

2.学生自学能力较差。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出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不会灵活的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提不出自己的疑问,并且阅读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扰,学习被动,没有自觉性。

3.课堂缺少发散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会主动思考,布置的课堂练习题不愿意积极主动解答,遇到难题没有解题思路,解题过程没有步骤,只知道结果,不知道过程。

4.作业练习马马虎虎,没有复习计划。在作业的过程中,马虎应付,不能使用已学过的知识点来解决作业难题,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定理、公式,或死搬硬套,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作业或试卷,更有甚者,抄袭了事。

然而,对待这样的学生群体,教学者又应该怎么去处理呢?视而不见肯定不行;当堂批评,不但会增加学生的逆反心理,而且有损他的自尊心,可能会加深他对数学课的厌恶情绪。那么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改变他们的这种状态呢?下面,笔者就来谈谈提高“后进生”学习成绩的几点方法。

二、教师平等对待,因材施教

因为学生个体的生理和生活差异不同,所以,教师要及时疏导“后进生”的心理负担和思想负担,避免使学生产生嫌弃厌恶的心理,没有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不被重视,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更大厌恶心理,甚至是自暴自弃,这会给学校的教育带来很大困难。对此,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后进生,要付出比平常学生更多的努力和关心,给他们更多的爱护,解决他们在生活以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做他们的良师益友,让他们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希望他们成才,在心灵深处会唤起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同时,教师要因材施教,在教学前必须先掌握足够的信息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知识框架,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相关准备知识、基础、能力,在讲课时才能从他们熟悉的知识入手,才能使他们能够听的懂,会理解,基础掌握了,再一点点地渗透后面的难点,这样才更容易理解,带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记忆能力。后进生由于思维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灵活多变,从易到难,尤其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语言要避免晦涩难懂,而是要通俗易懂,加强直观的教学,培养学生动手以及动脑的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的学习从好奇、喜欢逐步升华为兴趣、愿意学,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一节数学课的开始,在前面的导语引用部分,教师可以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还可以促成学生对新知识的有效学习和深刻记忆。

四、实施鼓励评价,给予信心

教师要对后进生实施鼓励性的教学评价,成功时要及时表扬,失败时也要鼓励,给学生以勇气和信心。教师对学生的失败不能一概否定,尤其是对于后进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在意识到失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找到失败的原因,并在原因中吸取教育,寻找其成功的因素,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错误情况,仔细研究自身的教学模式,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更重要的,是不可以对学生进行打击挖苦,而是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支撑者,充分相信学生,鼓励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树立继续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信念。当然必要的批评是需要的,关键在于把握好“度”。无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提出适当的要求,指明前进的方向。

总之,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爱心,还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难度,分散难点,注重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永远是一个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师个人价值的双重重点问题。作为教师,只要在以上各方面多能为后进生花点工夫,后进生也会变成优秀生。

[1]顾志跃.全面性、差异性和主动性: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关注的三个问题[J].人民教育,2002,(08).

[2]汤竹云.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4).

[3]余军.浅谈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3).

猜你喜欢
学习成绩因材施教后进生
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谈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名落孙山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