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整合,构建开放式写作教学体系

2016-02-15 16:53朱雪梅张新华
中学语文 2016年16期
关键词:课外题目作文

朱雪梅 张新华

多元整合,构建开放式写作教学体系

朱雪梅张新华

语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线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以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情景创设、自主探究、课堂扩展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开放式写作教学体系,从而达成有效性教学。

一、妙设情境,强化细节

随着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体验式教学”因其对学生认知规律的高度契合,逐渐成为教学主流。通过现在日益发达的教学设备,创设相应的教学场景,可以让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深刻体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一次写作课上,我让学生们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文章。题目看似比较“老套”,但是作为作文训练课的经典题目还是很有训练价值的。刚开始,学生们都并不知道该怎么写,因为父爱亲情学生习以为常,难以下笔。在这种情况下,我给学生们放了几段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视频中的细节。其中有一些《常回家看看》之类的公益广告,还有一些经典的电视剧片段,如《家有儿女》中的某些片段。在观看这些视频时,我注意到了学生情绪的变化,从一开始无动于衷,到被视频中的情绪所感染。学生接下来动笔写作时,文思如泉涌,一改刚才愁眉苦脸的模样,与题目刚布置下去时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课后很多同学向我反映,刚拿到题目不知道该怎么写,但是看过那段视频之后,里面很多细节触动了自己,突然就想起了父亲的点点滴滴,就有很多的话想说出来,整篇文章就一气呵成了。

二、翻转课堂,自主探究

在“人本主义”教学思想下,教育绝对不只是一种单向的提供知识的行为,更应该是一种发掘学生自身潜能的方式和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放弃原有的权威式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以自由,将自主探究融入到课堂中,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使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在高中作文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做到自主探究呢?下面举例说明。

我曾上过这样一节作文展示课。这节课不是由我来讲,而是由学生们来讲。每个人把自己最熟悉的、自己引用率最高的一两个素材整理出来,分享给同学们,并说明你为什么喜欢这个素材,具体应该怎么用,它还可以用到什么题材的文章中去?现在有很多杂志针对高中生都出版了专门的素材集,但是如果学生们只是单纯去阅读的话,收获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如果由其他同学来讲解,记忆就会比较深刻,而且听了其他同学的讲解,自己也能够灵活运用这个素材。如果能记住每位同学讲解的素材,那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可以收获60个典型又好用的素材了。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上台展示自己的机会,每个学生都是这节课的主人,这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增加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兴趣。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培养学生们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素材时多思考,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链接课外,知行合一

语文学科教学维度广阔,尤其是在写作教学环节,学生的视野不能仅仅局限在课本和课堂范围内,教师要重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发散性思维,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扩展课堂空间,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化,与课外知识进行链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

在高中阶段,一篇好的作文不仅要有华丽的词句,还要有严谨的结构,最重要的就是内容一定要丰富,文章中引用的素材一定要鲜活而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多联想。

教师可通过链接课外知识的方式,每上一节新课,就为学生们准备一些新鲜的素材,这样可以节省学生自己去寻找素材的时间。而且,老师找的素材一般都比较经典,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在使用时也能更加自如,有效避免所用素材和所写文章不够契合的情况。

以上是笔者在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些课程教学经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三点有机结合起来,贯穿始终,有利于实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

[作者通联:江苏宜兴市张渚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课外题目作文
学会思考,尊重每一道题目
小满课外班
唐朝“高考”的诗歌题目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追根求源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