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2016-02-15 17:45毛俊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烧杯生活化创设

◆毛俊生

(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中学)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毛俊生

(吉林市昌邑区土城子满族朝鲜族乡中学)

初中物理教学,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经验,采用生动、有趣、直观易懂的教学方式,创所有利于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让物理课堂变成学生思考“生活”的场所。

初中物理教学 生活化 兴趣

传统灌输式的物理教学,只会将学生拒之物理门外。在物理教学中,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成功的引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引入既要有亮点,还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高效的物理课堂教学奠定生动有趣的基调。

1.结合生活现象,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现象最具有说服力,学生在熟悉的实例中能增强对物理学习的热情。可以说,生动形象的物理学习情境都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比如,在“摩擦起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在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之间会产生吸引,在脱毛衣时也会听见噼里哗啦的声音。通过这些普通的生活现象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再如,“变阻器”教学中,可以结合电视机的亮度按钮对屏幕光线的调节或者舞台灯光的变化等现象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探究相关物理知识。

2.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有些生活经验与实际的物理理论是相悖的,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学生的物理前概念,将生活性和科学性素材进行加工和重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现象直观、真实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师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素材进行引入。比如,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后,自行车继续向前滑行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与学生认为有力物体才运动的认知出现差异,在带着悬念的情境中,学生求知欲也更强烈。再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可以播放“树荫下的光斑”这样一段视频,从学生熟悉却被忽略的生活画面中导入新课,学生自然倍感亲切。

3.利用生活实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物理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材料和物品作为实验材料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生活化的实验,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活与物理的理解,更容易自发地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两种相同的纸片,然后自然下垂纸片,在两种纸片中间吹气。经过这个有趣的生活化实验,学生会发现两张制片之间不断没有分开反而吸在了一起。或者利用两个并排放好的烧杯,将一个乒乓球放在前面的烧杯里,然后从水平方向向着烧杯口吹气,会发现乒乓球从一个烧杯跳到了另一个烧杯,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利用趣味故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对于初中生来说,对趣味性或者喜闻乐见的故事情节还是很青睐的。教师要善于设计故事化的问题情景。例如,在“压强”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授“千钉鞋”故事。为什么穿有千钉鞋子的人一点事也没有?从而引入新课的教学。

二、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让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生活化的物理课堂,必然是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物理课堂,在教师的循循善道、深入浅出的引导下,物理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生能够理解,课堂效果明显。

1.用生活经验理解物理概念

当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类似的生活问题,用迁移学习的方法再来思考物理概念,为学习提供认知支持。例如,在“比热容”教学中,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涉及到的物理量也比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生活中烧水的现象。思考:一壶水和半壶水从冷水烧开,哪个需要吸收的热量多?一壶水从冷水烧开,另一个壶水从温水烧开,哪个需要吸收的热量多?由此来引导学生认识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质量和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同时,再将一壶水和一壶食用油进行比较,明白还是物质的种类(密度)有关。这样再去理解“比热容”这个物理概念,就会轻松很多。

2.用生活实例理解物理规律

有些物理规律是很难理解的,教师如果仅仅讲授和分析规律,学生很容易感觉到晦涩难懂。但是,如果能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就会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平面镜成像”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可以结合生活中“照镜子”的现象,分析镜子成像的高度、大小以及像平面镜的距离变化等来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提高了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3.用实验活动进行物理探究

初中学生不善于从理论上进行推导,需要靠经验材料来分析事物,所以,教师必须提供给学生相关材料和活动的机会与场景,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知识。例如,在“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验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利用“天平、量筒、细线、水”来测出物质的密度。这样的生活化活动,学生都感兴趣,学习效果也比较明显。

4.用生活语言丰富物理教学

为了让物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平易近人,教师可以经常性的使用生活中的一些包含物理知识的谚语、诗句以及成语等。例如,在“运动和力”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中的谚语:一个巴掌拍不响;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磨刀不误砍柴工;四两拨千斤;人心齐泰山移;水往低处流;坐地日行八万里,等等,这样的物理课堂的生活魅力更加丰富。

三、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事例,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生活实践能力。

[1]谭龙飞.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与管理,2010,(07).

[2]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猜你喜欢
烧杯生活化创设
特别的“冰袋”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快速溶解物体
有趣的化学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