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切莫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试谈高中语文朗读策略

2016-02-17 01:45魏玲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早读课语感文章

魏玲

读书切莫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试谈高中语文朗读策略

魏玲

清代唐彪曾有言:“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句话贴切形容了反复朗读文章可达的境界之妙。但是反观当下的高中语文课堂,古人的话早已被抛到脑后,朗读教学推行得并不顺利。

一、当前语文朗读教学误区

1.缺少养成教育,放任学生散漫朗读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机械地布置自由朗读的任务,缺少针对性指导,朗读教学的目的完全没有达到。上好朗读课,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布置朗读任务缺乏目的性,学生完成任务也很随意,没有做到真正的融情入境,带着情感去朗读。

2.朗读教学时间有限,早读课上才进行朗读

学校都有早读课,学生的语文朗读几乎都是在早读课上进行的。但是想提高朗读技巧,只在早读课上进行朗读,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

早读课每天一小时,一周也只有五小时,时间已经不充裕。而且,高中课业压力大,在早读课上还要背诵其他学科的资料,语文之外,还有英语、历史、地理、政治需要背诵,平摊下来,每周早读课上分给语文的时间非常有限。一周只有一小时的朗读时间,缺少积累和沉淀,学生很难培养出什么朗读技巧。

3.机械化朗读,学生缺少情感体验

学生的朗读主要是在早读课和语文课上进行的,但是,回顾这两个阶段的朗读教学,不难发现,学生都没有入情入境地去朗读,丝毫没有体验到朗读的美妙体验。

在早读课上,学生要完成的是背诵任务,读的多是一些考试时需要考的文言文、古诗,虽然也是在读文章,但是根本没有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只是机械化背诵。其实,文言文和诗歌是最需要投入感情、入情入境进行朗读的文章。但是,在这方面,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朗读指导,甚至有很多语文老师从来不出现在早读课上。

在课堂上进行朗读任务时,教师要求学生大声朗读之后,就马上进入划分段落、总结中心的教学任务,学生机械进行朗读和总结,在朗读过程中缺少主体情感体验,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去进行朗读,缺少朗读激情。

针对高中语文课堂上出现的相应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进行有效策略,帮助提高朗读技巧,培养朗读语感。

二、语文朗读策略分析

1.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示范朗读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有效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适时给予指导,而不是放任学生散漫朗读。

教师在学生朗读之前,要为学生进行示范朗读,让学生知道文章的抑扬顿挫、音韵美感要怎么读出来。例如在进行《再别康桥》朗读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示范一次,读诗的题目和作者的名字时,用平淡、正常的语速读出来,“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较长的停顿之后,轻声读出第一节:“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读到三个“我”字,教师示范时,要读出短暂停顿感,“走了”与“正如”要连读,让学生感受到作者觉得在康桥的时间太短,不忍心离去之情……对于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来说,示范朗读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做好示范作用,学生才能得到有效的朗读指导。

在组织朗读之前,教师应该安排学生先预习课文,尤其是进行文言文教学时,学生要先查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进行标注,这可以帮学生熟悉课文,还节约了上课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2.增加朗读课时量,重视语文朗读

教师即便有再多的指导技巧,如果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朗读教学,学生也学不到这些技巧。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必须要增加朗读课的课堂时间。增加朗读课课时量,有很多出路可寻。

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多进行朗读教学,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说一千道一万,不如真正做起来。学生只听老师的话,一旦教师在课堂上对朗读重视起来,学生才会在朗读上投入相应的关注。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情感朗读大赛”。班级学生组成评审小组,对参赛同学进行点评,表现好的学生,教师要给与奖励。这种朗读比赛的方式,可以为朗读课堂增加趣味性,动员学生积极参与到朗读课上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朗读课有了兴趣,就能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朗读水平。平时的早读课上,语文教师也要多到早读课堂上走一走,看一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指导。

在早读课之外,学校还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开设晚自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朗读时间。

3.树立典型,细读感悟文章之美

在进行朗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体验。朗读是为了使学生感悟文章内涵,领悟文章的情感,在朗读的过程中入情入境,与原作的情感达成共鸣,获得美的熏陶。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朗读,在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基础之上,读出情感,感悟到文字中蕴藏的事理与情感。在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要读出作者的心胸宽广,所产生的豪放之情;在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要读出作者所表达的淡淡忧愁和离别情绪。学生必须尽心去读,沉淀下来,多读、细读,这样就能读出语感。学生在朗读时要吐字清楚,发音正确,声音明亮,掌握相应的情感,综合各类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表达作者的情感。教师可以选几个朗读较好的学生作为典型,指导学生进行模仿朗读,互相学习,这样也从另一方面建立了学生的朗读信心,知道朗读并不难,从而敢于开口,敢于朗读。

语文朗读课对学生培养语文素养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还能帮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基本内容,体会原作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对朗读投入关注,展开有效策略,读书切莫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提高朗读技巧。

★作者单位:宁夏灵武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早读课语感文章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提高语文早读课效率的途径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高效运用高中语文早读课的方法
提高早读课效率的五项举措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