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2-17 01:45高建军
中学语文 2016年33期
关键词:形象思维理解能力思维能力

高建军

论语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建军

初中是学生思维形成的重要阶段,是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迅速发展的黄金期,初中语文教学便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担。初中生与小学生相比,尽管年龄上稍长,但是他们的认知还是以感性认知占主要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便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变,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并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等三方面入手探讨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以便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一、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不仅能够降低教学的难度,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和负担,还能增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中遇到难点容易突破,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整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济南的冬天》这篇文章时,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音乐的方法来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并在教师的提点下,想象冬天的美丽画面:漫天的雪花?草木凋零?空气中渗透着沁人心扉的冷?济南的冬天与其它地方的冬天有什么不同?……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在脑海中勾勒出冬天的景象,帮助学生加强形象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思考,展开飞翔的翅膀,拓宽思维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热情。

二、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课时,就要调动身体的各个器官对语文知识进行接收和整合,在吸收、整合的过程中,就必须运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理解和分析,然后把听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接着能在实际运用中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采用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从而使学生表达出他们对一件事情的看法,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时,教师提出问题:“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通过想象和联想的手法描写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诗中的街灯又隐喻着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启发学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天上的街市》进行改写,把诗改写成散文,锻炼学生语言驾驭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实现知识的有效输出,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三、学生思维创造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实现

创新意识的培养为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新鲜的血液,有了创新思维,学生就不会再墨守成规,而是寻求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注重自身全面素质的发展,这完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教授《苏州园林》这篇文章时,作者运用细腻的手法描绘了苏州园林的景观,使得没有去过的人也能从文字的阅读中仿佛身临其境,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所在。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要求学也仿照作者的描写风格写一处景观,从而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检测学生的作业发现,有的学生模仿作者的写法来进行景观的描写,而有的学生就会结合其它的写作手法将景物描写与拟人、夸张、比喻等修辞方法进行整合,使得自己的语言更富有活力,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意识。此时教师就要表扬学生的创新做法,发挥典型示范的作用,刺激其它学生进行效仿,也让学生明白学习语文并不是一味地接受和模仿,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感受创新带给学生精神上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还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提升。因此,初中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思考方式,灵活的运用到知识学习中,从而实现巩固学习成效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靖江市团结初中。

猜你喜欢
形象思维理解能力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培养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培养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中疏与密的处理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形象思维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